文/沈文忠
(作者為上海市文聯秘書長)
上海市文聯組織近20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赴四川都江堰、汶川采風,所見所感令人難以忘懷。
從成都蜿蜒西行,向車窗外望去,霧繞岷江、綠樹蔥蔥,只見江上一橋橫架霧中,果真是個山清水秀、清新怡人的好地方。一下車,寬闊整潔的街道盡展腳下,兩邊嶄新的樓房整齊地排列著,富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店鋪鱗次櫛比。當地文聯負責人向我們敬獻了紅白雙色哈達,民族兄弟之情溢于言表。這里本是羌藏回漢融合之地,多民族水乳交融。
在都江堰,我們參觀了上海援建的醫(yī)院、小學、文化中心、居民安置區(qū),其設備之先進,場地之寬敞,功能之完備,設計之新穎,均超越上海。四川文聯的同志告訴我們,重建是一項偉大工程,使這里一下子提升了數十年,速度之快,質量之好,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四川災區(qū)的親切關懷、全國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誼。我們所到之處,幾乎都能望見家家戶戶屋頂上飄揚著感恩的紅旗,這讓我們?yōu)橹?、驕傲,深感祖國強盛、民族團結、精神守望。
在受災最重的映秀鎮(zhèn)漩口中學廢墟前的地震儀式廣場上,我們向遇難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犧牲的英雄們敬獻了鮮花,隨后我們分組來到鎮(zhèn)上安置戶家中采訪。我們組采訪的是一位憨厚的中年漢子,他家原有16間房,其中3間為鋪面,地震中,夫人、女婿、外孫遇難了,房子也全震塌了,現居住的新房有5間,共90多平米,他花了8萬元買的,貸款了2萬元。提起這些時,這位漢子的臉上比較平靜。如今堅強而樂觀的他重新成了家,在一樓的臨街店鋪里專營各種普通旅游紀念品,家人也在店里幫忙??吹竭@一家和睦生活的場面,我們不由為他們高興。然而,當我們問起近況時,店主的臉色卻沉了下來,嘆氣道,“現在店鋪的經營情況不好,好的時候,一天百多元,不好的時候,一筆生意也沒有。而且現在也沒有土地耕地。”我們又問道,這兒山川清麗,但也多災多難,是否因難舍難分,才考慮就地安置。他很直接又有些無奈地回答道:“易地還是就地,由政府決定,別的地方想去也沒法去,房價太貴了,買不起啊?!闭f起這些,這位中年漢子的臉色有些茫然。望著門可羅雀的店鋪,我們暗暗嘆息,臨走前,我們以超額的價格一人買了一兩條圍巾,聊表一點心意,卻也明白只是杯水車薪。我們不禁感嘆,現在他們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也住上了好房子,但有了好房子更要過好日子,映秀鎮(zhèn)旅游業(yè)如何更好地開發(fā),災區(qū)社會、經濟、文化如何協調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映秀普通百姓如何過上無憂無慮的小康幸福生活,這條路還很長很長。
有位藝術家告訴我,他們采訪的女主人的兩位女兒至今還埋在河對面幽暗的漩口中學廢墟下,恐怕永遠挖不出來了。聽到這里,我心中不禁一震,再堅強的女性總難舍骨肉之情,這位母親將終生承受巨大的心靈傷痛。這讓我不由想起,臺灣大地震后,臺灣新故鄉(xiāng)文教基金會主要用心理輔導的辦法幫助桃米社區(qū)建成了桃米生態(tài)村的一個跨域治理多贏模式,從這個成功案例可以看到,我們的社會工作者包括提供精神食糧的文藝工作者,在援助災區(qū)建設上任重而道遠。
真心希望所有的生命與自然都可以在美麗的地球上一起和諧快樂地共存下去;真心希望我們的文藝作品能給所有在廢墟上重新站立起來的人們帶來更多的心靈撫慰和快樂幸福;真心希望涅槃重生的人們能找到一條真正充實、富足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