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移安,陳智龍
(黃石市中心醫(yī)院,湖北黃石435000)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dǎo)致終末期腎病最主要的原因。2009年3月~2011年5月,我們對早期DN患者hs-CRP與微量白蛋白尿的相關(guān)性進行了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文早期DN患者227例,均符合文獻[1,2]標準。其中男135 例、女92 例,年齡 (53.2±9.4)歲,病程4~11 a。根據(jù)白蛋白尿檢測結(jié)果將患者隨機分為正常白蛋白尿組97例及微量白蛋白尿組130例。按照血清hs-CRP水平四分位法又可將患者隨機分為H1~H4四組,H1組(hs-CRP<0.76 mg/L)65 例,H2 組(hs-CRP 0.76 ~1.69 mg/L)53例,H3組(1.70~4.06 mg/L)47例,H4組(hs-CRP 4.07~9.83 mg/L)62例。各組年齡分布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病史詢問,檢測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血壓(SBP、DBP)、空腹血糖(FP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等基礎(chǔ)臨床指標,同時檢測尿白蛋白肌酐比、hs-CRP。比較不同分組方法患者的臨床特征。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正態(tài)分布數(shù)據(jù)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發(fā)生率以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微量白蛋白尿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入組患者基礎(chǔ)臨床特征比較 見表1、2。
2.2 微量白蛋白尿與hs-CRP相關(guān)性 隨著hs-CRP升高,微量白蛋白尿比例依次升高,正常白蛋白尿比例順次下降,H1~H4組患者微量白蛋白比例分別為 13.1%(17/130)、23.8%(31/130)、24.6%(32/130)、38.5%(50/130),四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9.09,P <0.05)。以微量白蛋白尿為因變量,以 BMI、SBP、DBP、FPG、TG、TC、hs-CRP 為自變量進行l(wèi)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hs-CRP及SBP為微量白蛋白尿的獨立危險因素(OR值分別為2.660、1.991,P <0.01或 <0.05)。
表1 根據(jù)白蛋白尿分組后兩組患者基礎(chǔ)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根據(jù)白蛋白尿分組后兩組患者基礎(chǔ)臨床指標比較(±s)
注:與正常白蛋白尿組相比較,*P<0.05
?
表2 根據(jù)hs-CRP四分法后4組患者基礎(chǔ)臨床指標比較(±s)
表2 根據(jù)hs-CRP四分法后4組患者基礎(chǔ)臨床指標比較(±s)
注:與 H1組比較,*P <0.05,**P <0.01;與 H2組比較,△P <0.05
組別 n BMI(kg/m2) SBP(mmHg) DBP(mmHg) FPG(mmol/L)TG(mmol/L)TC(mmol/L)BUN(mmol/L)Cr(μmol/L)H1 組 65 24.1 ±2.5 132 ±16 77 ±10 8 ±4 1.6 ±0.8 5.1 ±1.2 5.9 ±1.6 66 ±18 H2 組 53 25.3±3.2* 137±17 80± 9 9±3 1.8±1.1 5.5±1.0 6.1±1.4 64±19 H3 組 47 25.9±3.8** 141±21* 83±11** 9±4 2.0±1.2* 5.5±1.1 6.0±1.9 69±20 H4組 62 26.7±3.1**△ 144±19**△ 83±15** 9±4 2.3±1.2*5.4 ±1.2 6.2 ±1.6 68 ±19
研究報道,逐漸進展的微量白蛋白尿是DN損害最早的臨床指標[3],也是預(yù)示DN進展最好的指標。
hs-CRP是慢性亞臨床炎癥的重要標志,其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包括增強白細胞反應(yīng)性、補體結(jié)合、清除細胞碎片等。大量研究證據(jù)顯示,hs-CRP與代謝綜合征及2型糖尿病顯著相關(guān)。本研究中,在以微量白蛋白尿及hs-CRP四分法分組后,患者BMI及血壓值在不同分組檢測中均顯示了統(tǒng)計學(xué)差異。鹿斌等[4]在其研究中明確了年齡、BMI、腰圍、SBP、DBP、TC、TG、白蛋白尿與log hs-CRP具有相關(guān)性。本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患者hs-CRP水平顯著高于正常白蛋白組,回歸分析提示hs-CRP是早期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獨立相關(guān)的危險因素之一,這與國內(nèi)研究報道相符,表明在早期DN階段hs-CRP與腎小球、腎小管損傷獨立相關(guān)。同時,本研究確證了高血壓,尤其是SBP難以控制是早期DN的微量蛋白尿量增加的危險因素,SBP與微量蛋白尿量嚴重程度相關(guān)性非常明顯。提示抗炎藥物及血壓控制能干預(yù)早期DN的疾病進程,大多數(shù)降壓藥物都可以通過降壓作用減少尿蛋白。
[1]中華醫(yī)學(xué)會糖尿病學(xué)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J].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2008,88(18):1227-1245.
[2]Molitch ME,DeFronzo RA,F(xiàn)ranz MJ,et al.Nephropathy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4,27(Suppl 1):s79-s83.
[3]Adler SG,Kang SW,F(xiàn)eld S,et al.Glomerular mRNAs in human typeⅠdiabetes:biochemica evidence for microalbuminuria as a manifesta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Kidney Int,2001,60(6):2330-2336.
[4]鹿斌,楊葉虹,楊志紅,等.上海中心城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應(yīng)蛋白與白蛋白尿相關(guān)性研究[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1,3(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