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彥開 楊玉巧 郭皓 燕鋒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成為血站血液報廢的主要因素。本血站自2010年3月全面開展流動采血車ALT初篩檢測,旨在降低因ALT陽性而致的血液不合格,現(xiàn)將2010年3月至10月經采血車初篩后血液與2009年同期血液進行對比,進一步探查ALT初篩對減低血液報廢的必要性。
1.1 標本來源 2010年3至10月的無償獻血者48088人經體檢合格后在采血車上進行ALT初篩,采集經ALT初篩合格的血液后,留取樣本作規(guī)定指標的初檢和復檢。2009年3月至10月無償獻血者44684人,未作初篩而直接采集血液,留取樣本作規(guī)定指標的初檢及復檢。
1.2 試劑與方法 ALT初篩時采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檢測試劑(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檢復檢時采用速率法,試劑ALT試劑盒(上海榮盛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主要儀器 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荷蘭威圖公司,Microlab300),Olympus Au 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奧林巴斯公司,日本)。
1.4 ALT異常判定標準 半自動生化分析儀 ALT>40 U,速率法ALT>40 U。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初篩+初復檢不合格率與初復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初篩后采集血液初復檢不合格率與初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010年不合格標本14例,說明ALT篩查可有效排除HCV等漏檢。見表1~3。
表1 兩種模式的ALT檢測情況
表2 經初篩后采集血液作初復檢情況
表3 2010年3至10月與2009年同期ALT合并感染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0年本地區(qū)運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初篩后再進行初、復檢的獻血者,ALT陽性率合計為15.84%,2009年未經采血車初篩采集后的血液經初、復檢ALT陽性率為16.36%,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經初篩后避免ALT不合格6612人。表2中經初篩后采集血液再進行初、復檢,ALT不合格率為2.43%,有效降低了因ALT陽性造成的血液報廢。表3中,2009年未經篩查采集血液經初、復檢ALT合并感染標本140例,2010年經初篩后采集血液經初、復檢ALT合并感染標本14例,進一步說明ALT的篩查有效排除了HCV、HBsAg等肝炎病毒的漏檢。在采血車上進行ALT篩查有以下優(yōu)點:(1)有效排除了ALT不合格獻血者,同時降低了ALT合并感染的其他指標,已有實驗證明ALT篩查對排除HCV、HBsAg等肝炎病毒檢測窗口期或隱匿性感染導致漏檢有一定作用[1],我們的化驗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2)提高了采集后血液的合格率,減少了血液的報廢率。(3)降低了采集后因ALT不合格血液的化驗成本。(4)通過化驗結果,對獻血者進行了ALT方面的宣傳和講解,使獻血者更深入了解了獻血前的注意事項,提高了再次獻血的血液合格率。(5)提高了獻血者對暫時不符合獻血情況的自我排除能力,減少了獻血者因不了解ALT原因造成的獻血者流失情況。綜上所述,進一步說明在采血前進行ALT篩查是有必要的。
1 任芙蓉,王憧憬,趙海燕,等.我國5城市合格獻血者血液 HIV及HCV殘余風險研究.中國輸血雜志,2007,20:46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