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才兵,鄧正春,楊 宇,彭永勝,彭 杰
(常德市農(nóng)業(yè)局,湖南 常德 415000)
草莓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各國普遍栽培的一種漿果植物。草莓營養(yǎng)豐富,甜酸可口,芳香濃郁,不僅適于鮮食,而且可以加工多種制品。富硒草莓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醫(yī)療保健作用明顯,銷售價格較普通草莓高20%以上,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大棚富硒草莓生產(chǎn)技術(shù)簡便易行,管理方便,生產(chǎn)成本低,產(chǎn)量高,收益好?,F(xiàn)將富硒草莓生產(chǎn)關鍵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一是歐美草莓品種:杰尼亞,圖得拉、卡爾特1號、愛爾桑塔、森嘎拉、全明星、哈尼、早光、早明亮、草莓假日、羅莎等。二是日本草莓品種:豐香、幸香、女峰、櫪乙女、章姬、鬼怒甘、寶交早生、北輝、佐賀清香、紅臉頰等。三是我國選育的草莓品種:明晶、長虹2號、石莓1號、石莓2號、碩豐、碩露等。以上品種各地可因地制宜進行選擇試種。
8月上中旬,選擇草莓匍匐莖上的健壯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缽中進行育苗。移栽時應注意:一要定向移栽,即弓背朝外,有利以后花序抽出;二要雙行三角形(品字形)栽植,有利通風透光扎根;三要把握深度,做到下不露根,上不埋苗心,有利分蘗;四要帶土移栽,有利成活;五要晴天下午栽, 陰天全天栽;六要加強水肥管理,栽后立即澆透定根水,澆水時可加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七要及時查苗補苗。同時,要求育苗床土或缽土保水性、透氣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蓋遮陽網(wǎng)降溫。草莓活棵后適當控制肥水,到9月份,及時除去遮陽網(wǎng)以防徒長。
定植前,對定植大棚內(nèi)土壤進行耕翻,同時,施基肥腐熟人畜肥3 000~4 000 k g/667m2,復合肥50~60 kg/667m2。然后作畦,畦寬(包溝)1 m,畦溝深25~30 cm,溝寬30~35 cm。畦面上的土壤整平整細,并稍呈龜背形,然后覆蓋地膜。9月中下旬選擇新葉正常開展,小葉對稱,葉色濃綠,葉柄粗,葉片大,長勢健壯,豐產(chǎn)性好的幼苗進行定植。每畦栽兩行,行距25~30 cm,株距15~20 cm,栽7 000~8 000株/667m2。
草莓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8℃,超過36℃或低于5℃都不利于草莓生長。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之間,不要超過30℃,晚上以7℃為宜。草莓果實發(fā)育的最適溫度為18~25℃,初花期保持25℃,成花期掌握在23℃。棚溫低于5℃時,應在大棚內(nèi)設小拱棚復扣膜,遇極端低溫時應盡早防范,采用三層膜保溫措施;出現(xiàn)30℃以上高溫時要及時通風降溫。
棚內(nèi)濕度開花前控制在80%以下,開花至果實膨大控制在60%為宜。遇高溫,應在中午前后進行通風換氣,同時要噴施藥劑以防止高溫高濕發(fā)病。到第二年4月份氣溫明顯回升后,可拆除大棚兩邊的圍膜,加大通風量,起到降溫降濕作用,延長果實的采摘期。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較耐陰,冬季在薄膜覆蓋的情況下葉片仍然保持綠色,第二年還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但光照不足會導致植株生長虛弱,從而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下降。為了維持草莓植株后期的生長勢,生產(chǎn)上采用人工補光方法來延長光照時間。一般在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下旬這段時間內(nèi),大棚內(nèi)需要安裝100瓦的白熾燈40~50個/667 m2,每天日落后補光3~4小時或者在夜間補光3小時。
草莓可以在各種土壤中生長,但在疏松、肥沃、濕潤、通氣良好、重金屬含量低及有機質(zhì)豐富的土壤上易獲得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草莓不耐鹽堿,適宜在pH值5.5~6.5的土壤中生長。草莓根系分布較淺,土壤是否適于草莓生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表層土壤。
根據(jù)草莓生長情況,及時補充磷、鉀肥及多種微量元素。大棚草莓結(jié)果期長,為防止脫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并及時追肥。在中后期施藥的同時可追施葉面肥,以促進果實的發(fā)育,并提高果重及含糖量。第二年開春后隨著氣溫回升,生長速度加快,為避免草莓果實酸化,應增施鉀肥0.3%硫酸鉀5 kg/667 m2。另外,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分別噴施“壯果蒂靈”+0.3%~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液,補充果實生長所需養(yǎng)分,提高果實品質(zhì)。在施肥上要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適當增加磷、鉀肥,有利于提高草莓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草莓根系分布較淺,加之植株小而葉片大,蒸發(fā)面積大,在整個生長期都要求充足的水分。草莓苗期缺少水會阻礙莖葉的正常生長;結(jié)果期缺水會影響果實的膨大發(fā)育,嚴重影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草莓繁殖地缺水,匍匐莖扎根困難會降低出苗率;但水分過多時,土壤空氣減少,氧氣不足,會影響根系的生長,長時間積水會使植株窒息死亡,所以雨季應及時排澇。
結(jié)果期對下部衰老葉及過量的匍匐莖要及時摘除,以保證果實發(fā)育有充足的營養(yǎng),因為衰老葉制造的光合產(chǎn)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對草莓的生長和漿果的發(fā)育不利,匍匐莖的過多發(fā)生也會消耗母體營養(yǎng)。另外,在開花前后要疏除一定數(shù)量的高級次花果,這樣不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養(yǎng)分供應低級次花果發(fā)育,使果實增大,提高整齊度。
采用大棚種植草莓雖然優(yōu)點很多,但也有不足之處。棚內(nèi)高溫多濕,易為病蟲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防治大棚草莓病蟲害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即通過采用脫毒壯苗、高壟栽植、地膜覆蓋、水旱輪作及避免干旱、高濕等措施預防病果、爛果的發(fā)生;田間發(fā)現(xiàn)病爛株葉和果實要及時清除,嚴防擴展蔓延;開花前后不能采用藥劑防治,以免影響授粉,畸形果增多,同時采果期要盡量少用藥。以下是對幾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1)灰霉病,在高溫高濕以及草莓生長旺盛期最易發(fā)生,可用50%速克靈1 000倍液,或65%硫菌霉威1 500倍液防治,7~10天一次,連續(xù)噴藥2~3次;(2)白粉病,可用20%粉銹寧乳油1 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7~10天一次,連續(xù)噴藥2~3次;(3)蚜蟲,能吸取植株汁液使果實生育受阻,其排泄物會污染葉片和果實,同時蚜蟲也是傳播病毒的媒介,可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防治;(4)紅蜘蛛,葉片初期受害時出現(xiàn)小灰白點,隨后逐步擴大,使全葉片布滿碎白色花紋、黃化卷曲,植株矮化萎縮,嚴重影響生長,可噴20%雙甲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
科學施硒是富硒草莓生產(chǎn)的關鍵技術(shù),主要是運用生物工程技術(shù)原理,在草莓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葉面及幼果表面噴施“瓜果型鋅硒葆”(原瓜果型富硒增甜素),通過草莓果實自身的生理生化反應,將無機硒吸入草莓植株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有機硒富集在草莓果實中,經(jīng)檢測硒含量≥0.01 mg/kg時即成為富硒草莓。
富硒制劑的使用方法:將“瓜果型鋅硒葆”21 g,加卜內(nèi)特5 m L或好濕1.25 m L,對水15 kg,充分攪拌均勻,然后均勻地噴灑到草莓葉表面及果實表面。在草莓現(xiàn)蕾期、開花期及幼果膨大期分別施硒一次,每次噴施硒溶液30 kg/667m2。宜選陰天或晴天下午4︰00后施硒。噴施要均勻,霧點要細。如施硒4小時內(nèi)遇雨,則應補施一次。宜與卜內(nèi)特或好濕等有機硅噴霧助劑混用,以增強溶液粘度,延長硒溶液在葉面和果面的滯留時間,從而提高施硒的效果。富硒制劑可與中性、酸性農(nóng)藥或肥料混用,但不能與堿性農(nóng)藥或肥料混用。采收前20天應停止施硒。
大棚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必須在70%以上果面呈紅色時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溫度低,要在果實成熟時采收。早春過后溫度回升,采收期可適當提前。采摘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6時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zhì)。采摘時要輕摘、輕拿、輕放,不要損傷花萼。
果實采摘后,要進行預冷處理,保持果實新鮮度和品質(zhì),防止霉爛。預冷方法有自然預冷和人工預冷。自然預冷是把采收的果實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自然散熱;人工預冷是把采收后的果實放在0℃以上、4℃以下的冷庫冷藏,降低果實溫度。果實冷卻后進行分級、包裝、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