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獄中的東星航空總裁蘭世立近日通過其家屬召開發(fā)布會,對現(xiàn)任武漢常務副市長袁善臘提出舉報,舉報內(nèi)容包括袁善臘巨額受賄,包養(yǎng)多名情婦,挪用公款借給黑社會放高利貸等等。蘭家人稱,舉報信已于7月遞交有關部門,但未見回復。
據(jù)報道,蘭總裁跟袁市長曾一度私交甚篤。對蘭世立的舉報,袁善臘稱:“這是誣蔑,誹謗,我非常氣憤。”并表示,由于工作忙,暫由其秘書和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答記者問。而該主任給媒體的說法是:“從沒聽說袁市長有情婦,也沒聽說他放高利貸。我以人格擔保,袁善臘絕對沒有問題。”
如此高調(diào)的實名舉報,是真是假現(xiàn)在雖很難說,但理所應當?shù)玫絿烂C調(diào)查,無論是官員本人,還是紀檢監(jiān)察部門,都該第一時間站出來說話,而且是拿證據(jù)說話。假如確實沒有貪腐,那該還誰清白還誰清白,潑臟水的人也應受到重罰。市長工作忙,但再忙也得自己直面質(zhì)疑,方能消除惡劣的社會影響。調(diào)查貪腐需要時間,但負有查處之責的部門也得及時接觸并回復舉報人,不能給社會留下一個按兵不動的錯誤印象??梢哉f,面對舉報,無論是于情、于理、于法、于常識,都不該由一個下屬來幫市長“打保票”,用“從沒聽說”、“拿人格擔?!敝愓f辭證明誰“沒問題”,或誰“誹謗”了。
公開舉報官員,近年來新聞不少,形式越來越新,影響越來越大。召開發(fā)布會者有之,基層官員“以下犯上”者有之,舉報動機固然紛繁復雜,舉報內(nèi)容也無不有待證實或證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舉報對打擊貪腐的作用巨大。但遺憾的是,正如媒體報道的那樣,一些舉報沒有得到有說服力的回答。而如果“有沒有那回事”缺乏權威說明,總是由記者刨根問底,即便刨出一個“沒有”的結果,以正視聽的效用也大打折扣。
舉報,哪怕是不實的,都不可怕,沒有勇氣面對或把處理過程捂在蓋子里才可怕。實名舉報不能以有關部門積極澄清真相的方式結局,就會讓老百姓懸心,給腐敗分子壯膽。就像已獲死刑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在“悔過書”里說的:“在十多年違紀違法過程中,群眾不時舉報,組織上也敲過警鐘,但我錯誤認為,群眾掌握的只是皮毛,結果膽子越來越大……”這話,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