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容昱
我們都知道,正在上映的《丁丁歷險記》是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最新一部真人捕捉電影,在很久以前,他就有了把“丁丁”拍成系列的想法。而我們不知道或者不曾留意的是,早在1975年,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大白鯊》不僅是第一部北美票房過億的電影,更創(chuàng)造了“大白鯊”這個恐怖驚悚片的經(jīng)典招牌,續(xù)集接連而出。他導演的《奪寶奇兵》系列讓印第安納·瓊斯彪炳影史。他是《變形金剛》系列的監(jiān)制,他還是夢工廠出品的王牌系列《怪物史瑞克》的未署名執(zhí)行制片人。別忘了,他名下還有《侏羅紀公園》這樣一個同樣金光閃閃的招牌。
有人曾經(jīng)評價“斯皮爾伯格精神上最重要的前輩是沃特·迪斯尼,一個認真制作‘瑣碎’娛樂并將自己塑造成為品牌的創(chuàng)造性人物?!辈蝗邕@樣理解,正是諸多電影品牌的創(chuàng)造才塑造了“斯皮爾伯格”這樣一個響當當?shù)拿枴?/p>
2011年底,《丁丁歷險記》在歐洲上映,好評如潮,稱這部影片好比動畫版的《奪寶奇兵》,這一點無疑給出品方派拉蒙和索尼制作續(xù)集給予了最大信心。因為,1981年斯皮爾伯格的《奪寶奇兵》雖然在全球掀起了“尋寶熱”,但在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優(yōu)越感的法國人眼中,也僅僅是向自家的《丁丁歷險記》致敬的作品罷了。斯皮爾伯格至今也沒有忘記當時看到那篇影評時的心情,文章甚至說印第安納·瓊斯的形象都源于“丁丁”。而當時的他甚至連這套漫畫的作者埃爾熱是誰都不知道。
出于好奇,他立刻讓助手買了幾本丁丁的漫畫,雖然他不認得法語,但是靠著畫面、人物表情和動作,還是明白了整個故事內(nèi)容、人物性格,甚至對其中的幽默了然于心。從好奇到佩服,整套《丁丁歷險記》在斯皮爾伯格看來實在是套了不起的杰作!他找來多年的制片人伙伴凱瑟琳·肯尼迪,打聽如何才能讓這個自己為之著迷的故事登上銀幕。而肯尼迪給他的建議是,去見見埃爾熱吧。但就在兩人準備會面的前幾周,埃爾熱與世長辭。滿心熱情的斯皮爾伯格并沒有放棄,繼續(xù)努力說服埃爾熱的遺孀范妮·羅德威爾,并終于在1984年拿到了“丁丁”的電影版權(quán)。
然而好事多磨的老套的故事不能免俗地上演了,因為技術(shù)問題,斯皮爾伯格不確定依靠當時的技術(shù),他能拍出一個什么樣的丁丁,更何況埃爾熱本人生前對于丁丁的大銀幕本來就興趣無多。拍攝計劃被擱置。
1989年,似乎到了他認為的把“丁丁”搬上銀幕的最佳時機。但是,劇本的問題卻讓他大為光火。這一版的劇本在斯皮爾伯格看來很糟糕,糟糕到讓他再也不想看一眼,寧可去拍攝自己的《奪寶奇兵3》。而漫畫的電影改編權(quán)也因此重新回到埃爾熱基金會。似乎,斯皮爾伯格與“丁丁”永遠處在有緣無分的階段。
進入新紀元之后,電影技術(shù)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從模型制作到CGI一直到大熱門的電腦·捕捉,這一系列更新最終讓斯皮爾伯格下定決心重新買回“丁丁”的版權(quán),并從24本漫畫中挑出《獨角獸號的秘密》改編成電影。2002年,他找到剛剛拍攝完《指環(huán)王》的彼得·杰克遜——這位《丁丁歷險記》的超級粉絲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兩人各自執(zhí)導一部《丁丁歷險記》,第三部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導演,或許會來一次聯(lián)合執(zhí)導。
但是,斯皮爾伯格還是沒有想好1983年讓他擱置計劃的問題:他到底要拍一部怎樣的“丁丁”?是一部帶有動畫狗的真人電影還是一部純粹的動畫電影?如果是影迷很可能會選擇前者,一部制作精良的真人電影。但是漫畫迷們則會要求在大銀幕上欣賞一部原汁原味的埃爾熱的動畫電影。這個時候,斯皮爾伯格最需要感謝的就是彼得·杰克遜:他親自打扮成阿道克船長的樣子與威塔工作室制作出來的數(shù)碼動畫狗白雪來了一段對手戲。這讓斯皮爾伯格下定決心,做一部現(xiàn)在最熱門的既非真人也非動畫的真人表演捕捉電影。
于是,這部投資一億二千萬元、2011年最受關(guān)注的大制作經(jīng)歷了6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但對斯皮爾伯格來說,這只是開始,目前《丁丁歷險記2》的劇本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完畢,而彼得·杰克遜也非??春迷虑蛎半U的篇章作為第三和第四部的內(nèi)容,一切跡象都表明,無論對于斯皮爾伯格還是他的新搭檔彼得·杰克遜,更或者是“丁丁”,這不過是個起航……
《變形金剛》的制片人之一,唐·墨菲在接受采訪時說過當他拿著影片計劃去游說各大電影公司的時候,當時并沒有得到回應,反而是在這些高層將計劃轉(zhuǎn)達給公司內(nèi)部相對年輕的決策者們的時候才得到了響應,因為他們都是伴隨著這系列形象的玩具長大的。然而,讓《變形金剛》以最快速度提上日程的真正促進者,其實是斯皮爾伯格。
如果說斯皮爾伯格是“變粉”一點不為過,雖然以他的年紀來說,并不合時宜。但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一直都是變形金剛的粉絲,我的意思并非只是為了討好我的孩子,給他們買‘變形金剛’的玩具而已,我自己也閱讀相關(guān)的漫畫書,收集模型。我經(jīng)常在家陪孩子們一起玩這些玩具,就是因為我自己也為這里衍生出來的故事深深著迷。有關(guān)‘變形金剛’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我的收藏。而且,我固執(zhí)地認為‘孩之寶’玩具公司遲早會授權(quán)將它制作成一部暑期檔熱門的大制作電影?!庇写讼敕ǖ牟⒎侵挥兴粋€人,孩之寶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布萊恩·格納德和制片人羅倫佐·迪·邦奈凡杜拉早有此意,還有“孩之寶”的另一位決策人湯姆·德桑托也試圖讓唐·墨菲加入制作《變形金剛》,可以說,斯皮爾伯格的加盟,是有效地利用了他在好萊塢的王牌地位加速了此系列電影的日程。
然而斯皮爾伯格所作的不僅僅是這些。幾位制片回家惡補“變形金剛”知識,他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意識到,拍攝電影版的《變形金剛》,是向這個被許多人喜愛的主題表達敬意的方式,它背后有著非常強大的粉絲團支持,“變形金剛”影響了他們中很多人的一生。于是,斯皮爾伯格找來了夢工廠的約翰·羅杰斯做編劇,因為他不僅僅是個漫畫家,在這個領(lǐng)域中,他可以說是個狂熱分子。他總是把自己的心態(tài)維持在12歲的心態(tài),在辦公室里組合、拆裝“擎天柱”的模型。而斯皮爾伯格對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創(chuàng)作一個人性化的故事。
邁克爾·貝也是應斯皮爾伯格之邀而來,他對于這一系列的成功起到了多么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已經(jīng)毋庸置疑。然而在最初的提議階段,邁克爾·貝對這個計劃并不感興趣,但當他意識到斯皮爾伯格對這個題材不多見的認真后,他同意了去羅德島拜訪孩之寶公司的基地。到了那里,邁克爾·貝幾乎是只用了三秒的時間就改變了主意。
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左)
2007年,《變形金剛》一炮打響,在全球拿下了7億票房,第二部的全球票房更是高達8.36億。這都要歸功于斯皮爾伯格對于此系列的定位:讓那些從小玩這些玩具長大的孩子們,現(xiàn)在的成年人,再度去回味當年玩玩具時候的那種感動。今年,《變形金剛3》成為此系列的完結(jié)篇,因為邁克爾·貝有了自己的新計劃。但斯皮爾伯格并沒有放棄這個系列:“我只能說對于這個故事而言,到《變形金剛3》就已經(jīng)停止了。前面三集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暫時沒有繼續(xù)拍攝的計劃。但我覺得無論從影迷的角度還是公司的角度,這個系列都值得再延續(xù)下去,但邁克爾·貝有許多想法,他需要抽出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其他電影,所以我很尊重他的選擇,也許我會執(zhí)導,也會和其他導演碰頭商量,這些都還是未知數(shù),可以肯定的是,《變形金剛3》是目前這個故事的終結(jié)。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它還會以新的面孔出現(xiàn)在大眾眼前?!?/p>
比起由他自己開創(chuàng)、續(xù)集交由他人執(zhí)導的《大白鯊》和《侏羅紀公園》系列,《奪寶奇兵》是唯一一部始終由斯皮爾伯格完成的系列電影。與斯皮爾伯格經(jīng)手的其他系列電影不同,這系列是他“被動”完成的。
1973年,喬治·盧卡斯完成了《印第安納·史密斯歷險記》的劇本,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此片并未真正進入拍攝階段。1977年,盧卡斯的《星球大戰(zhàn)4:新希望》獲得了巨大成功,當年5月,為了躲避媒體,也是完成一部電影后盧卡斯的個人習慣,他受斯皮爾伯格之邀來到夏威夷度假。兩個閑來無事的人一起在沙灘上用沙子做起了碉堡,順便聊聊電影的話題。此時的斯皮爾伯格剛剛完成了《第三類接觸》,他無意中說出自己對“007”系列的向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盧卡斯似乎看到新的“007”的誕生,于是他努力說服斯皮爾伯格不要去接拍這個經(jīng)典系列,就好比是在吃別人的剩飯,反不如自己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品牌來得更有成就感。他甚至說,自己已經(jīng)塑造出一個比詹姆斯·邦德還出彩的人物,還把已經(jīng)完成的《印第安納·史密斯歷險記》的構(gòu)思和盤托出,并且宣稱已經(jīng)有了三級故事。果然,斯皮爾伯格對這個印第安納的故事更感興趣,并且稱主人公是“沒有武器的007”,只是他覺得史密斯這個姓氏太不合適,于是盧卡斯想到了自己心愛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瓊斯,最終定名為印第安納·瓊斯先生。
度假歸來后,兩個人就開始商討起這部電影,幾乎是連續(xù)五天每天都要討論9小時。影片中巨石追趕瓊斯的情節(jié)是盧卡斯想出的,而斯皮爾伯格則想到了潛艇和會行納粹禮的猴子。他們的會議記錄長達100頁,最終,還不得不刪減掉一些對當時的電影制作來說過于宏大的想法,比如礦井中的追逐、在上海的逃亡和從飛機上跳下等,但最終這些都被安排在了續(xù)集里。
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在人物性格上產(chǎn)生了分歧,盧卡斯認為瓊斯先生應該與邦德先生一樣,都是花花公子,但斯皮爾伯格卻堅持他應該是集學者和探險家于一身的“傳奇”。當然,一如我們所看到的,斯皮爾伯格樹立的瓊斯形象風靡了全球。影片在1981年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票房冠軍。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盧卡斯與斯皮爾伯格成了多年的最佳搭檔,連同哈里森·福特一起將瓊斯先生的冒險故事5次搬上銀幕。雖然第五集還在秘密籌備中,但已然列在斯皮爾伯格的導演作品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奪寶奇兵》必然會成為斯皮爾伯格個人歷史上對之最長情的系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