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金,吳 杰,王新華,黃 震,金 影
(遼河油田中心醫(yī)院 放射科,遼寧 盤錦 124010)
患兒女性,于2009年末足月出生,發(fā)育尚可。生后5 d,聽診可于胸骨左緣聞及收縮期雜音,無紫紺。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各房室腔內徑及室壁厚度均在正常范圍,各瓣膜形態(tài)及活動良好,大動脈連接關系及心包腔內未見異常。室間隔膜周部回聲中斷約4 mm,房間隔中部回聲中斷約3 mm,胸骨左緣大動脈短軸切面及胸骨旁四腔切面均顯示右心房內可見一隔膜樣回聲(圖1),于劍下切面顯示該隔膜一端起于下腔靜脈緣,另一端終止于房間隔右心房側中下部,將右心房分為兩個腔,分別為與腔靜脈相通的副房和與三尖瓣口相通的真房。真房與副房間可見一直徑約6 mm的交通口(圖2),副房與左心房間借房間隔缺損相通。多普勒檢查:除室水平探及左向右的過隔血流,房水平探及雙向過隔血流外,從副房通過交通口至真房的血流出現(xiàn)匯聚現(xiàn)象,亮度增加。1年后該患兒于外院復查時發(fā)現(xiàn)下肢水腫,因其同時存在房間隔及室間隔的缺損,故患者家屬選擇手術治療。手術證實為右側三房心。術中所見:右房內可見一纖維肌性隔膜組織,隔膜中部見一個交通孔,直徑約0.5 cm。右心房呈二房化,隔膜周邊為肌束樣組織。冠狀靜脈竇的血液直接流入真房,上、下腔靜脈血液均先流入副房,經過交通口引流進入真房,再經過三尖瓣進入右室。真房與左房間的房間隔有一直徑約0.5 cm的組織缺損。室間隔膜周部組織缺損直徑約0.6 cm。手術剪除右房內的隔膜組織,經三尖瓣口進入右室,縫補室間隔缺損;縫補房間隔缺損。術后恢復良好,無并發(fā)癥。3個月復查超聲心動圖顯示房、室間隔補片位置固定,心內無異常血流。
圖1 右心房內隔膜將右心房分成兩部分
圖2 隔膜中部有交通口
三房心是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形態(tài)學上左心房或右心房被纖維肌肉隔膜等異常結構分為兩部分,形成兩個腔室,即兩側心房共有三個腔室[1]。本病屬于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發(fā)病率較低,占先天性心臟病總數(shù)的0.1%~0.4%,男女之比約為1.5∶1[2]。而右側三房心則更為罕見,其國內外的相關報道較少[3,4],產生機理目前尚不清楚。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右側三房心是記錄尸檢或手術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5]。其病理解剖變化多樣,副房與真房之間可有一個或多個交通口,多為側孔,形狀亦多不規(guī)則,較嚴重者可形成體循環(huán)靜脈淤血,合并右心室發(fā)育不良,故其臨床表現(xiàn)與交通口的大小有關,并無特異性。超聲心動圖可診斷此病,具有無創(chuàng)傷,費用低,可反復檢查,無痛苦等優(yōu)勢。右側三房心手術治療指征、手術時機的選擇國內外尚無標準,介入治療行球囊擴張術亦未見有報道。本例行室間隔、房間隔缺損縫補術,術后恢復良好。
參考文獻:
[1] 丁康,王樹賢,羅玉君.右側三房心并房間隔缺損介入治療成功1例[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5,2(6):479-480.
[2] 劉延玲,熊鑒然.臨床超聲心動圖學[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16.
[3] 王如興,錢大均, 李肖蓉,等.Ebstein畸形合并房間隔缺損、右側三房心及右側顯性房室旁道一例[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2):148.
[4] 陳明森.彩超診斷右側三房心3例[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3,24(7):664.
[5] Modi K,Reddy P,Madhusudanannair V. Diagnosis of a very rare variant of cor triantriantum dexter by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a case report[J]. Echocardiography,2009,26(2):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