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小楊
戰(zhàn)爭離不開大炮,而大炮的種類也是層出不窮。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最大的大炮是哪門呢?它便是“古斯塔夫巨炮”(Gustav Gun),希特勒出品。
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正在尋求穿越法國馬其諾防線的辦法。這條位于法德、法意邊界長達700千米的防線由防御工事、坦克障礙、火炮和機槍掩體構(gòu)成,可謂固若金湯。最后,希特勒決定硬闖!他向德國弗里德里奇·克魯普軍火公司發(fā)布一道命令,要求他們設(shè)計出一種“可以穿透1米厚的鋼、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級炮彈”。直到1941年,該公司的武器專家們才向希特勒呈獻上了這門“古斯塔夫巨炮”—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制造的最大的大炮。
這門“古斯塔夫巨炮”重達1350噸,整門大炮有4層樓高,寬7.1米,全長47.3米。雖然機動軌道車可以承載它的重量,但人們還是必須將它拆解,以保證不會對列車雙軌造成太大的壓力。并且操作“古斯塔夫巨炮”簡直就是后勤部門的夢魘,因為需要1名兩星少將指揮、500名士兵一起合作才能搬運和移動這個“超級怪獸”。在花費近3天的時間(準確地說是54小時)后,它才能被裝配好,并進入實彈射擊階段。而且,在射擊時士兵們得抓牢帽子,以防被其震落。
古斯塔夫巨炮直徑近800毫米的炮膛可以發(fā)射兩種炮彈,一種為10584磅(4.8噸)重的高爆彈,另一種為16540磅(7.5噸)重的混凝土穿刺彈。你可以這么理解:這兩種炮彈的重量等同于一輛校車(可載71人)空車時的重量。更讓人吃驚的是,如此沉重的炮彈,它的出膛速度竟可達到每秒823米!
巨炮的炮膛允許48度的旋轉(zhuǎn),其中的高爆彈能擊中29英里(46.7千米)外的目標,而一般的碉堡克星炸彈的射程只有23英里(37千米),因此它堪稱當時的“超級武器”。如果這枚高爆彈能命中目標,那么它將產(chǎn)生30英尺(9米多)深的彈坑,并且可以穿透厚達7米的鋼筋混凝土。
古斯塔夫巨炮所具有的強悍破壞力有目共睹,那它是否成為希特勒手中最有力的戰(zhàn)爭機器呢?
在古斯塔夫巨炮服役期間,它共向塞瓦斯托波爾市發(fā)射了300枚炮彈(平均每天14枚)。1944年,它又在波蘭華沙發(fā)射了另外30枚炮彈,此后它再也沒有被使用過。由于它實在太過笨重,運送起來相當麻煩,況且很容易成為敵方空軍轟炸的目標,這個“超級怪獸”最后并沒有讓瀕臨滅亡的納粹帝國起死回生,相反它自己卻在一次戰(zhàn)斗中成為美軍的戰(zhàn)利品。美軍士兵隨后就將這門“超級大炮”敲成了廢鐵。此外,盡管納粹工程師后來又造出了另一門一模一樣的“克隆炮”,然而它還沒怎么被用于戰(zhàn)斗,就在德軍敗退途中被自己人摧毀了,希特勒顯然不想讓它落入前蘇聯(lián)人的手中。
沒想到,如此強大的巨炮卻有著這么悲慘的經(jīng)歷。此外,納粹其他的“戰(zhàn)爭機器”也都在1945年落敗后成為破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