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華 元光喜 蔡正愛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住院及門診乙型肝炎后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114例。診斷均符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2010年修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將114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6例,其中男44例,女12例,年齡38~63歲。對照組58例,其中男48例,女10例,年齡39~65歲。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56例患者應用常規(guī)保肝、對癥、支持治療的同時,加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d。對照組58例患者應用常規(guī)保肝、對癥、支持治療。2組療程均為2年。
1.3 觀察方法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體征的變化;血清肝功能Tili、ALT、ALB、ALG的指標變化;血清乙肝病毒標志物HBeAg、HBVDNA定量指標的變化;血清肝纖維HA、PCZZZ、IV-C、LN 四項指標變化;彩超:脾腫大、門靜脈、指標的變化;胃鏡: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指標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和體征變化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腹脹、乏力、納差、肝區(qū)疼痛、目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療組56例脾腫大患者有不同程度脾腫大縮小,其中30例脾腫大明顯縮小,56例腹水患者有不同程度腹水量減少,其中45例明顯減少。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2組比較有明顯差異。見表1。
2.2 治療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標變化 2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療組患者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變化(例)
表2 治療前后肝功能的變化
2.3 治療前后血清肝纖維四項指標變化。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血清肝纖維HA、PCIII、IV-C、LN,四項指標均明顯下降,而對照組不明顯,見表3。2.4 血清病毒標志物指標變化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清HBeAg轉換率,HBVDNA定量轉陰率分別為44.6%(25/56),87.5%(49/56),而對照組患者無明顯變化,2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3 治療前后肝纖維四項指標的變化
2.5 影像學檢查,內窺鏡檢查指標變化 治療后彩超檢查,肝臟、脾腫大、門靜脈增寬及胃鏡、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2.6 治療組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治療組,在應用拉米夫定期間有輕度發(fā)熱者2名,腹部不適2名,未經(jīng)特殊處置自行緩解。
慢性乙肝病(H3V)感染者每年進展為肝硬化的比率為0.4% ~14.2%,病死率為4% ~10%。肝細肝癌(HCC)發(fā)生危險與感染嚴重程度和持續(xù)時間呈平行增長,其攜帶者中發(fā)生率不足0.5%,而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為6%[3]。
慢性乙型肝炎反復發(fā)作,肝纖維逐漸增生,或重型肝炎肝細胞大量被破壞后,短時間內大量肝纖維組織增生,是發(fā)展為肝硬化形成的原因[4]。如不能進行及時有效治療,最終導致肝硬化,代償性肝硬化發(fā)展為失代償性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發(fā)生。臨床實踐證明,肝臟肝纖維化改變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基礎的病理改變,是慢性乙型肝炎發(fā)展為肝硬化,代償性肝硬化,失代償性肝硬化的必經(jīng)之路。從以往臨床對乙型肝炎后失代償性肝硬化的患者,從保肝為主的綜合性治療措施,而忽視了抗病毒治療。本研究采用常規(guī)保肝、對癥、支持綜合性治療的同時加服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是通過競爭性抑制HBVDNA聚合酶,參與新的HBVDNA鏈合成過程,以終止新鏈合成,從而迅速抑制HBVDNA復制,HBVDNA濃度下降,使肝臟炎癥減輕,促進肝功能恢復,改善肝組織學,阻止肝纖維化發(fā)展[3]。由于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好,不良反應少,而且干擾素不適合用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故中外學者已試著,在臨床上將它用于肝硬化治療[3]。56例患者經(jīng)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2年后,顯示臨床癥狀,體征得到明顯改善,87.5%(49/56)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血清肝功能指標明顯下降,血清乙肝病毒HBeAg,HBVDNA定量指標的轉換、轉陰率升高,肝纖維HA、PCII、IVC、LV四項指標明顯下降,肝臟彩超示:門靜脈高壓、脾腫大及內窺鏡示: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等得到改善,肝衰竭得以控制,提示此型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治療后,有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改善肝內微循環(huán)、提高肝血流量和營養(yǎng)物質的供給。對肝硬化早期患者有一定逆轉作用,對乙肝后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可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功能,控制肝衰竭,防止轉變?yōu)楦伟?/p>
綜上所述,應用拉米夫定對乙型肝炎后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進行長期治療,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
[1]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會分會.肝病學分會2000年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2]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2010年修訂《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指南》.
[3] 拉夫米定臨床進展薈萃/本書編寫組.上海.上??萍汲霭嫔?,2004,9(2):163-169.
[4] 梁擴寰.肝臟病學.第2版.北京:衛(wèi)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