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吳鳴
“我最喜歡這張?!?歲的李麗從一堆相冊里挑出一張她和父親李陽、母親Kim的合影。Kim為3個孩子都做了家庭相冊,記錄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她甚至還保留了襁褓中的李麗第一次回中國時的登機牌。
李麗的成長相冊里有許多跟父親的合影,李陽抱著她,滿眼愛意柔情。不管每個家庭后來走到什么地步,但肯定都曾有過甜美的時光。作為3個孩子的媽媽,Kim的微博名是“麗娜華的Mom”,就是在這個微博上,她爆出被李陽家暴的照片,隨后引起一片嘩然。如今,她親口說出了和李陽之間的故事,“不是他在電視里、報紙上講的那個版本,而是真實地講出來?!盞im說,這么做是為了女兒,因為李陽在公開場合發(fā)表的“實驗品論”,使得李麗被同學們稱為“白老鼠”,說她爸爸生下她,只是為了做教育實驗,這讓孩子特別痛苦?!袄隙屠先€小,不太懂這些,但等她們長大了,也會問我同樣的問題:‘你們?yōu)槭裁瓷??”Kim說,她想給自己和孩子們一個交代。
故事的兩種版本
1999年,Kim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時候她在美國邁阿密一個學校當英語老師,并被選派到中國進行調研活動。
到中國的第一天,她遇到了李陽?!八芊潘傻刈谀莾?,很美國式地打著招呼。我看到好多人在他旁邊拍照,然后聽當?shù)乩蠋熣f他是非常有名的人,不過,我覺得跟我沒關系,當時我對他真沒特別的感覺?!?/p>
雖然一個在中國教英語,一個在美國教英語,但是共同的興趣和教授方法,讓他們走得更近了。李陽邀請Kim去自己演講的活動現(xiàn)場看,邀請她一塊兒上臺?;顒咏Y束后,他們一起吃飯,“他說還有一個夏令營在陽朔,讓我必須過去。后來他的秘書給我打了3次電話,催我過去?!蹦悄甑南牧顮I,他們“白天一起給學生上課,晚上一起寫東西、備課,每天一起工作十五六個小時?!?/p>
夏令營結束后,李陽邀請Kim去北京玩,并希望她能留在中國幫助他。直到Kim在中國的最后一天,李陽還在挽留她?!八f我們的公司需要一個外教,你寫東西又好又快,你懂語法,可以幫中國的學生寫出語法很好的句子,寫更好的課本。”但Kim還是回了美國。那時,在Kim心中,李陽還是一個“怪人”——“這個‘怪不是貶義詞,就是覺得他對工作太有熱情了,令人印象深刻?!?/p>
回到美國后,Kim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學環(huán)境與中國相去甚遠,而李陽也一直在執(zhí)著地向她發(fā)出邀請。一個月后,Kim做出了再回中國與李陽合作的決定。1999年10月,Kim再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們仍然像初識時那樣,天天一起工作,也一起去了好多地方。白天一起上課,晚上坐在電腦前一起討論寫書。再往后,“每天十六七個小時都待在一起?!?/p>
他們關系的轉折點發(fā)生在一次活動的現(xiàn)場。李陽對臺下的觀眾說:“Kim老師本來害怕過來的,怕你們不歡迎她。李老師覺得,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只要她是老師,她愛講英語,你們肯定愛她,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說:“Kim老師我們愛你!”Kim感動得哭了。也就是在那天晚上,他們確定了彼此的心意。
然而,Kim所講述的這一段相識與相愛,跟李陽所說的卻有出入。2009年,李陽在參加《天天向上》時曾透露,和太太之間沒有浪漫的愛情,兩人“繼續(xù)下去”只是為了研究家庭教育……對此,Kim說:“我們的確因為工作而相識,但我們之間的感情也是逐漸建立的,他接受采訪時說沒有愛,我真的不愿意聽這些。我問他,你為什么總要那樣說?他說,那只是對媒體講的一個故事,你不用去管。好多事情都是他捏造的,他太夸張,他就喜歡這樣?!?/p>
他們家的書架上立著好幾本“Kim檔案”,她隨手取下一本,“這些都是李陽做的,里面收集的是我們的書信?!痹谝槐痉饷嬗≈癏appy every day”的相冊里,收入了他們最初交往時那些閃亮的日子:Kim坐著寫教案,李陽在椅子后給她按摩;兩人一起在海邊散步,在沙灘上拿著紙筆討論工作……
爭吵和暴力
家暴事件發(fā)生后,很多人在Kim的微博上留言,對她表示同情。不過,Kim最不喜歡別人稱她為“可憐的媽媽”,“我不是什么絕望的主婦,我有自己的世界?!?/p>
事實上,她并非全職主婦,直到今年7月,她還在上課,“瘋狂英語”旗下的家庭教育、親子溝通課程便由她主導。她相信,即便是靠自己一個人工作,也可以給孩子們有品質的生活。Kim反對流淚式的感恩教育,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過多曝光,因為這些,她跟李陽有過劇烈的爭吵。
她跟李陽之間不是第一次發(fā)生肢體沖突,但她一直隱忍著,在孩子面前假裝什么也沒發(fā)生過。這一次之所以沒有忍下去,是覺得不能再忍了,“因為會誤導、傷害我的女兒,讓她們以為,男人打女人是應該的,是需要忍受的?!?/p>
李陽第一次打她時,他們還沒結婚,當時辦公室有好多人都看到了。自那以后好多年都沒動過手,直到Kim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當時,Kim還在寫《突破發(fā)音》那本書。有一天,李陽說好要回來陪她去醫(yī)院,但結果又是Kim一個人去。因為這條導火線,他們在電話里大吵一架?!八f你別著急,著急對孩子不好?!钡獽im還是很生氣,“我要給他一個教訓,讓他知道違背諾言的代價。我告訴他,那本書的最后4章沒有了。他坐飛機趕回來時,我跟老大在做蛋糕。他看了我一眼,招呼也沒打,就去開電腦。他發(fā)現(xiàn)我真的把寫好的4個章節(jié)全部刪掉了,過來就揪住我的頭發(fā),打我。當時我懷孕7個多月了,老大在旁邊看著特別害怕。他打了我之后馬上說抱歉,而且還哭了,抱著我去了醫(yī)院……”
那次家暴讓Kim特別后悔的是,之后沒有對看到這一切的大女兒做任何解釋。Kim認為正因為如此,大女兒才會對最近這次被廣為人知的家暴“反應特別強烈,跪在地上哭”。Kim知道這么多年來,孩子從來沒有忘記過那些可怕的事情,這讓她十分難過。
這次的事發(fā)生后,在Kim的要求下,她和李陽一起給孩子們開了會,告訴她們父母無論是否在一起,都會永遠愛她們。男人不能打女人,如果她們將來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勇敢地站出來說“No”。
雖然這次的事情鬧得有些大,但一開始Kim還是抱有希望的。她曾給李陽發(fā)過短信,希望跟他一起帶著孩子們出去玩,但李陽忙于開會和采訪,都沒來。
再后來,Kim看到了李陽接受的一些采訪,她有些心痛。她曾建議過,給彼此一周的時間,沒有采訪,也不出差,雙方坐下來好好交談,認真地解決問題,但李陽沒同意。
此后的一天晚上,李陽打來電話,說想見見孩子們。Kim給孩子們開了會,給她們每人發(fā)了一張紙條,問題是同不同意給爸爸最后一次機會。結果,老大不同意,老二同意,老三不會寫字,畫了一個笑臉,2:1。Kim的答案是“可以給他一個機會”。
對于這最后的一次機會,Kim的條件是,李陽要單獨赴約,不帶秘書,也不要有記者,李陽答應了。他們約在中午12點,Kim12點10分帶孩子們過去,李陽不在,她和孩子們等了一會兒,然后開始吃飯。過了一個小時,李陽還是沒到。飯已經吃完了,她問孩子們要做什么。她們說回家,給小烏龜喂吃的。她給李陽發(fā)了短信說,12點就是12點,不是1點或1點半。李陽打電話過來,是大女兒李麗接的。麗麗說:“爸爸你在哪里,我們等了你好長時間?!?/p>
讓Kim有些生氣的是,李陽沒對孩子說一句抱歉,只是說把手機給你媽媽,“麗麗當時就哭起來。他在電話里罵我,說他遲到是因為跑去買花了。我告訴他,這不是表演的時間。你要看孩子,我給你最后的機會,為什么你不按約定的時間來呢?”Kim隨即掛了電話,“我不想讓孩子們天天哭,這真的是最后的機會?!?/p>
未來會怎樣
和Kim交談的時候,老大李麗上學去了,老二李娜在幼兒園,剛滿3歲的李華在家里。小家伙非常乖,自己跳舞、畫畫、玩玩具。
交談快結束時,大女兒李麗放學回家,樸實有禮。她剛轉學到一所國際學校。這是Kim堅持的,她解釋說并不是迷信國際學校,因為那里學費貴得離譜。她只是覺得孩子上中國學校負擔太重,“我不想她們?yōu)榱藢懖煌甑淖鳂I(yè)躲在被窩里哭。”Kim說。老二李娜上的是普通幼兒園,媽媽忙不過來時,9歲的姐姐會去接她放學。
很多人不理解Kim為何不快刀斬亂麻地跟李陽離婚,帶著孩子回美國。Kim認為這不是容易的事,“在中國我們搬了好多次家,孩子們一直沒有穩(wěn)定感。如果回美國,將是個更徹底的變化,而且孩子們在中國長大,她們的世界在這里?!?/p>
Kim知道,領著女兒回美國,她將面臨很大壓力。在美國,教師證需要每年有30小時的課時,因為忙于公司的工作,Kim兩年多沒回去了,要重新考教師證。她的駕照也作廢了。這么多年在中國生活,她在美國沒有納稅證明,沒有銀行賬戶的信用記錄,如果要回去買房子的話,銀行不會給她貸款。她說:“我今年40歲了,一個人帶著3個孩子,生活肯定會非常艱難……但不管怎樣我都不會再忍受家庭暴力,我們已經互相傷害得很深了?!?/p>
家暴事件發(fā)生后,李陽不避媒體,他頻繁地接受采訪,并做出反思,稱自己是因為事業(yè)心太強而忽略了家庭,稱父母沒有給予自己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Kim看過一些采訪李陽的節(jié)目后,給他發(fā)了條短信:“你正在傷害你自己,你不應該再上電視了?!钡铌柋憩F(xiàn)得很超脫,他說當著孩子的面打她們的媽媽,“沒有什么傷害不傷害,傷害就是成長。”他和從前一樣宣稱“結婚就是為了家庭教育實驗”,他說,要做家暴的主持人和代言人,還要把它出書,并拿去宣講。
有人說,李陽這種表現(xiàn)是有原因的。家暴事件發(fā)生后,仍有學生認為“他是個偉大的神”;有家長寬慰說“人沒有萬能的”;他的員工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是“你怎么還不離?別在一起鬧了”。當然,這個瘋狂的男人招來更多的是無數(shù)非議,有網友批評他的表態(tài)“觸及人的底線”。
對于他們的未來,Kim已經放棄了?!拔覀冎g的問題太大了,這份12年的感情,我只能放棄了?!?/p>
Kim說現(xiàn)在需要把目光放在孩子和自己身上,“我想讓我的女兒們知道,她們的媽媽很強大,并且深愛著她們。我站出來說這些,是想告訴孩子們,她們的父母為什么走在一起,為什么生她們,又為什么分手。”她說,這是她在重新出發(fā)前,最想送給孩子們的一份愛的證明和禮物。4個多小時的交談中,她幾度落淚,但她用手指著額頭說:“我的情緒很不平靜,但這里是冷靜的?!?/p>
Kim說:“我覺得中國人也罷,美國人也罷,所有人的相似之處遠多于不同之處,我們都愛孩子,都需要快樂的家庭,也都希望能生活得更好。如果他的夢想是讓中國更國際化,我希望他能從自己做起。”
也許,除了當事人,我們很難清楚地了解一個家庭的個中曲折。一個和美的家庭和一份成功的事業(yè)一樣,需要太多的心力去經營,而打破它,一個拳頭就已經足矣。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成功”的諸多定義里,必然包含著一條,那就是做好一個丈夫、一個父親該做的事,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我很難相信,一個不能讓自己孩子幸福的家長,能教好別人的孩子?!?/p>
(據《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
等相關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