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一個不會忘記的場景:一位白發(fā)母親,緩慢地拿出個檔案袋,將封袋線一圈一圈地打開,逐一取出里面的物件——
一把放大鏡:老母親已經(jīng)84歲了,檔案是她為兒子建立的。
幾張學歷證件復印件:中學畢業(yè)證書、大學畢業(yè)證書,碩士、博士學位證書……
一本老相冊:扉頁上印有毛主席語錄。黑白的照片,都粘在黑紙片上,最小的只有半寸,上面是一個清秀的男孩。有撕過的痕跡,有不少白點殘留。
一包信件:“媽媽,我已到達墨爾本……”信紙背面多有利用,有的是一張手繪簡易英文地圖,有些是經(jīng)濟擔保書,有些是實驗過程記錄……
簽證申請書底稿:“親愛的先生:我請我的母親伴同我的兒子到澳大利亞來……懇切地請求你們給予協(xié)助解決此事,使我們分離已3年之久的家庭能在澳團圓?!?/p>
一堆舊報紙、雜志:有不少是英文報章,上面有兒子歷年的科研論文……
某某博士追悼會程序:請不必送鮮花。如有為某某基金會捐贈者,請交給某先生,以便統(tǒng)一轉(zhuǎn)交……
人在漫長的一生中,除了美食、華服、房子、車子等物質(zhì)享受,還擁有什么?我們的財富中,永遠不會被盜搶、凍結(jié),永遠不會貶值的是什么?
思念。
當你至親至愛的人走遠了,他們活在你的思念里;當你不在了的時候,你活在他們的思念里。
思念不是紀念,不必隆重,不必大張旗鼓,不必仰仗特有的日子和數(shù)字;思念是一種無時不在的聯(lián)系方式,它靜悄悄地流淌在空氣中,隨花兒開放,隨雪片飄落,來無影去無蹤。
老太太面目清秀,情緒平穩(wěn)。優(yōu)秀的兒子離開8年了,母親有她獨有的思念方式——她把兒子的成長集齊,理順,歸攏,緊緊地捧在胸口,兒子從此不會再離去。
(顏篁摘自《今晚報》2011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