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入夜,銀河在天,群星璀璨。當你翹首仰望這些神秘的星座時。忽然發(fā)現(xiàn)南天地平線上45度的高空,有一列彎弓形的亮點鑲嵌在夜空中,仿佛是一支神筆留下的一條省略號。
你可曾想到,每一個亮點都是一座大型空間建筑——衛(wèi)星電站、空間工廠、轉播平臺、大型農場、公共衛(wèi)生設備——它們宛如浮島,高懸在赤道上空3.6萬公里之處。請不要匆匆忙忙地尋找這條明亮的省略號,因為到現(xiàn)在為止。它還停留在設計圖紙上。最早也要到2150年,科學家們才會把這串“明珠”拋向高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太空城。
令人向往的太空城
1975年夏天。英國航空和宇航局召集了28名專家,進行了為期10周的討論。學者們指出。根據現(xiàn)有科學技術水平估計,完全有可能在下個世紀前后建成第一座萬人空間城。這項計劃的倡議人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奧尼爾博士。
空間城的方案有好些種,奧尼爾博士推薦了輪狀城和雙筒姊妹城兩種。
輪狀空間城系由直徑151米的圓筒彎曲一圈而成,輪徑為1790米。內側為天,外側為地,由鋁、鈦骨架組成,“天”由透明玻璃封閉,“地”則鋪有一層月球礦渣防護層。城市側面空中懸著一面巨大的反射鏡,用來收集陽光,星城不停地轉動,造成人工引力。城內統(tǒng)一調節(jié)氣候和晝夜循環(huán),來符合地球移民的習慣。
比起輪狀城來,雙筒姊妹城的規(guī)模要大得多。它由兩個直徑6.4公里,長33公里的圓筒組成。空間雙城的最大優(yōu)點是減輕了移民的孤獨感。兩城相距90公里,遙遙相望。晝夜有別,寒暑交替,恰似地球上的南北兩半球。
空間城包括工廠,太陽能電站、大型農場和公共衛(wèi)生設備。由于陽光充沛和管理得當,農場莊稼一年可收獲4~5次,這里牛羊成群。魚蝦滿地。生活區(qū)由一幢幢別墅式的小樓組成,或高或低,錯落有致,拾級而上,處處鮮花盛開,猶如一個“世外桃源”。
空間建筑怎樣進行
首先。應先讓航天飛機把制造建筑材料的機器和施工的機器運到空間,凡是在地球建筑工地上需要的機器在空間建筑工地上也是必不可少,只是這些機器外形有所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如果適應于宇宙空問的特殊條件——失重和沒有空氣,將會帶來許多方便。
物體沒有重量,因而不像在地球上那樣要承受它們的重力,所以空間沒有打地基工程,只要把建筑各個部件互相接起來,固定在一起:沒有空氣,所以不必擔心建筑物會受到風雨的侵襲,同時也不一定需要屋頂墻壁組成的外殼。雖然建筑物主要采用金屬結構。不必擔心不采取防護措施,就會像暴露在空氣中那樣生銹腐蝕。這些建筑物進入地球的陰影的機會是很少的,一年之中見不到太陽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3天。幾乎終年沐浴在陽光之中。即使每次日蝕的時間很短,溫度變化的幅度卻將近400度,驟冷驟熱會使一些金屬材料變形。因此。宇宙空間建筑材料必須經受得起這樣的考驗。科學家們已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名叫環(huán)氧石量的非金屬合成材料,可以滿足這樣的要求。
在沒有重量的宇宙空間施工,建筑結構都飄浮在空間,給建筑工人帶來了許多便利,最瘦弱的人,也能推動像卡車那么笨重的部件,根據要求安放在任何地方。但也帶來了另一方面困難,建筑工人必須抓住某些固定的東西才能使自己站穩(wěn)腳跟,一不小心,他就會被大部件拉了過去。
在沒有空氣的環(huán)境里工作必須穿上宇宙服。宇宙服臃腫笨重,容易使工人疲勞。因此,工人操作需要許多種機械工具,工作時間不能太長。如果坐在有特殊設備的飛行機器中,穿著便服用機械手操作,效率可以高得多。工人工作時必須干凈利落,如果一不當心丟下一件工具,它就會向無邊無際的太空飄浮開去,再也找不到它了。
在空間建筑一座建筑物,大約需10萬噸材料,都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高級合成材料。成本很高,大約每公斤需100美元。有人提議把月球作為主要的原料基地。因為月球引力小于地球,從月球用運載火箭將原料發(fā)射到空間所需能量要少得多,而且如果在空間進行冶煉和加工,許多條件比地球上優(yōu)越。將來很可能在月球上采優(yōu)質礦石,再把礦石發(fā)射到空間工廠去冶煉和加工,至于工廠需要的能源,則由太陽來提供。
盡管人們已為未來的空中城市做了如此細致周密的考慮,但是就如同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第一次登上月球一樣,人類要建造第一座空間城市同樣面臨巨大的困難。不過科學總是為戰(zhàn)勝困難而存在的,相信它會使人們幻想中的空中樓閣變?yōu)閷碚嬲摹翱罩袠情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