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閣亭
那是一個流火的七月,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富陽縣人民醫(yī)院參加體檢。他的高考分數(shù)上了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但僅僅高出劃檔線3分,而報考這所軍校來參加體檢的學生很多,有些學生甚至超出劃檔線80多分。他心想,就當是陪太子讀書好了。體檢結束,剛抽完血的他有些累,就坐在醫(yī)院后面院子一個有樹蔭的石凳上休息。這時,走過來一個胖老頭,站在他的旁邊。老頭熱得滿頭大汗,用手中的一小片紙使勁地扇著,但大滴的汗水還是吧嗒吧嗒往下掉。
正值中午,陰涼處就他坐的那一小片。他趕緊站起來,把這個“寶座”讓給了這位長者。胖老頭點點頭,坐下來,和他開始聊天。一聊才知道,原來那胖老頭就是那所軍校的招考官。問了他的考試情況后,老頭有點惋惜:“你要分數(shù)再高點,我就可以把你帶走?!彼泵忉專约簲?shù)學100分,物理98分,就是語文和政治差點。老頭聽了點點頭,又坐了一會兒,走了。第3天,他接到了錄取通知書。
那是1981年,他18歲。24年后,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諜戰(zhàn)作家、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的麥家提起往事,很感謝自己生命中的那位貴人——那個胖老頭,感謝這次難得的機會:“當年上了劃檔線的人依然有很高的淘汰率,是我的積極主動為自己贏得了機遇?!?/p>
還是七月,在高中畢業(yè)考大學的前夕,她對自己報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yè)依然沒有明確的方向。一天,在高中同學的攛掇下,她陪著好友一起趕往北京廣播學院報名。在北京廣播學院的傳達室,報名的間隙,她碰到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老人視力不太好,恰好那天又沒戴眼鏡,將頭深深地埋在報紙里,吃力地一個字一個字移動,不時抬起頭,揉揉發(fā)澀的眼睛。
她本來就是抱著玩的態(tài)度來的,看到這個情形,暗暗在心底鼓起勇氣,上前小聲問候老人,主動請纓給老人讀報紙。老人聞聲抬起頭,和氣地笑笑,問她緣由。她有些羞怯:“您老耳濡目染應該有一定的識別能力,您猜猜我能不能考上?”她讀完報,老人依然微笑著:“孩子,大膽考吧,你考上北廣八九不離十?!崩先说脑捵屗汇叮鹤约阂残??但她相信,眼前這個和自己不沾親不帶故的和善老者不會騙自己,也沒有必要欺騙自己。那一刻,她的內(nèi)心閃耀起了夢想的光輝:我要進軍北廣!充滿了自信的她像是換了一個人,考試也出奇順利,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而讓她最驚訝的是在最后一場決定命運的終極考試中,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竟然是那天埋頭讀報的老人。經(jīng)打聽,她方知此人就是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著名的教授張頌。正如張老師預言的那樣,她在這種錄取率極低的殘酷PK中成功了。
那是1979年,她18歲。24年后,已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播音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業(yè)務指導執(zhí)行主席的李瑞英在一所大學的演講中,對當初的這個機會記憶猶新,對當初肯定自己、領自己上路的伯樂張頌恩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沒有張頌老師當年的肯定和鼓勵,我的人生軌跡可能會被改寫,我現(xiàn)在很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售貨員?!?/p>
18歲那年,他們的命運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