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明
俗話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東西即使眼睛看了也不一定為實。你若不信,那我們就讓大家看看幾幅圖吧,驗證一下你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是否為實。
看看圖形后,再測量一下,檢驗?zāi)憧吹降氖欠駵蚀_。
以下5幅圖,就是讓人產(chǎn)生視幻覺的圖形。
早在19世紀的下半葉,在視幻覺領(lǐng)域掀起了一陣興趣的波濤。這期間有將近200篇由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撰寫的論文發(fā)表。這些論文對視幻覺和它為什么會發(fā)生做了細致的描述。
現(xiàn)在我們對幾幅圖做個簡單的解釋。
此圖(01圖)叫繆勒-萊依爾錯覺。上邊中間的線段與下邊中間的線段是等長的,但看起來下邊中間的線段比上邊的要長。原因是箭頭號向外的線段引起距離較大的眼動,箭頭號向內(nèi)的線段引起較小的眼動,因此下邊中間的線看上去要長一些。
此圖(02圖)叫菲克錯覺??雌饋泶怪本€比水平線長。原因是眼睛做上下運動比做水平運動困難一些,人們看垂直線比看水平線費力,因而垂直線看起來長一些。
此圖(03圖)叫波根多夫錯覺。一條直線的中部被長方形所遮蓋,兩端向外移的部分看起來不再是一條直線了。原因是對圖形左半部分,大腦首先會將左邊直線識別成向兩線之間夾角的銳角方向(逆時針方向)傾斜。這一識別結(jié)果(即逆時針方向傾斜)被大腦滯留。對圖形右半部分,大腦會將右邊直線識別成向兩線之間夾角的銳角方向(逆時針方向)傾斜。這一識別結(jié)果(即逆時針方向傾斜)被大腦滯留。當大腦對直線的左右兩部分進行識別時,大腦中滯留的識別結(jié)果就會對這一次的識別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即會產(chǎn)生左右兩部分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錯覺。
馮特錯覺(04圖上),兩條平行的直線被許多菱形分割后,看起來像是向內(nèi)彎曲。黑林錯覺,如04圖下所示:兩條平行線的中間部分看起來像是凸了起來,由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艾沃德·黑林首先發(fā)現(xiàn)。
艾賓浩斯錯覺(05圖)是一種對實際大小知覺上的錯視。在最著名的錯覺圖中,兩個完全相同大小的圓放置在一張圖上,其中一個用較大的圓圍繞,另一個用較小的圓圍繞:被較大的圓圍繞的圓看起來比用較小的圓圍繞的圓要小。
(慧萍摘自《知識就是力量》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