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玲,韓民曉,劉海軍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北京 102206)
光伏發(fā)電有離網和并網兩種方式。過去,由于太陽電池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光伏發(fā)電多數(shù)被用于偏遠的無電地區(qū),而且以戶用及村莊用的中小系統(tǒng)居多,都屬于離網型用戶。但是近年來,光伏產業(yè)及其市場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開始由邊遠農村地區(qū)逐步向城市并網發(fā)電、光伏建筑集成的方向快速邁進,太陽能己經全球性地由“補充能源”的角色被認可將是下一代“替代能源”。光伏發(fā)電的并網方式有以下幾種。
1)無變壓器方式:這種方式通過升壓斬波器、逆變器和濾波器,直接與電力系統(tǒng)相連,造價適中,宜于小型輕量化,但存在直流分量流入系統(tǒng)的可能性。要對直流問題進行專門考慮。
2)高頻連接方式:高頻逆變后,通過變壓器隔離,再經過整流逆變與系統(tǒng)相連。這種電路也設有隔離變壓器,直流分量不會流入主電網,避免了直流偏磁,濾波器也易于設計,諧波水平低。不過高頻電磁干擾問題嚴重,要采用濾波和屏蔽等抑制措施。
3)工頻變壓器方式:光伏輸出經過平波,逆變?yōu)V波后,通過工頻變壓器與系統(tǒng)連接。采用工頻隔離,避免了直流偏磁,減少了諧波。由于電路中的半導體器件少,可適應比較惡劣的使用條件。開關頻率低,產生的電磁干擾小。雖然主變壓器和濾波電感體積大,但是,可采用低頻材料制造,成本并不高。這種方式是現(xiàn)在采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所以以下的研究討論針對工頻變壓器方式進行[1-2]。
工頻變壓器方式太陽能光伏并網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首先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光能轉化成電能的形式,并將電能調節(jié)成滿足SPWM全橋逆變器需要的直流電壓,然后經SPWM全橋逆變器逆變?yōu)榻涣鳎詈笸ㄟ^工頻變壓器變?yōu)殡娋W電壓等級。光伏系統(tǒng)的并網控制方式有軟并網和硬并網兩種。軟并網方式首先將變壓器并入電網,然后給逆變器發(fā)觸發(fā)脈沖使其工作。硬并網方式是首先發(fā)觸發(fā)脈沖使逆變橋處于工作狀態(tài),當滿足并網條件時,通過控制讓變壓器并網。這兩種并網方式在并網時,并網變壓器都會產生勵磁涌流現(xiàn)象。這對電氣設備與電網都是不利的。傳統(tǒng)的控制方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光伏并網變壓器的勵磁涌流,但是實現(xiàn)方法復雜,使得運行操作復雜化。投資成本、運行成本偏高。在硬并網方式下采用V-t-f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勵磁涌流,簡化運行操作過程。
圖1 光伏并網系統(tǒng)結構
光伏系統(tǒng)采用軟并網方式并網時,首先將變壓器并入電網,然后給逆變器發(fā)觸發(fā)脈沖使其工作。在符合并網條件時,閉合開關K2和接觸器KM1將變壓器并入電網。通常情況下,此時逆變橋左側即電容兩端的電壓高于變壓器一次側的電壓,所以逆變橋上的二極管均處于阻斷狀態(tài)。變壓器一次側相當于空載,從而導致變壓器產生勵磁涌流。硬并網方式是首先發(fā)觸發(fā)脈沖使逆變橋處于工作狀態(tài),符合并網條件時通過控制讓變壓器并網。當逆變器處于逆變狀態(tài)時,由于變壓器二次側空載,變壓器內部也會產生勵磁涌流現(xiàn)象[3]。
設外施電壓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則電壓方程式為
式中,N1,r1為一次繞組的匝數(shù)和電阻;Φ1為一次繞組的全部磁通;U1為外施電壓有效值;α為外施電壓初相角;im為激磁電流。
式(2)全解有兩個分量,即穩(wěn)態(tài)分量Φ′1和瞬態(tài)分量Φ″1。
由于r1<<ωLav,則
代入式(3)得
式中,Φm為穩(wěn)態(tài)時的磁通幅值;c為積分常數(shù),由初始條件決定。C=Φmcos α+Φsy,Φsy為鐵心剩磁。代入式(4)得磁通的解析式
如果在α=0時接通電源,瞬態(tài)分量的幅值最大,情形最不利,在合閘后的半個周期穩(wěn)態(tài)分量的瞬時值和暫態(tài)分量的瞬時值相疊加可達2Φm+Φsy。顯然這時的磁路非常飽和,相應的激磁電流急劇增大,可達正常值的幾百倍,或者說可達幾倍額定電流。如果在初始角α=90°時接通電源,不含瞬態(tài)分量磁通,合閘后立即進入穩(wěn)態(tài)。需要強調指出,由于磁路的非線性,電感并非常數(shù),從而激磁電流也并非按指數(shù)函數(shù)衰減。一般來講,小型變壓器的電阻較大,電抗較小,衰減也較快,約幾個周期就可達到穩(wěn)態(tài)。大型變壓器的電阻較小,電抗較大,衰減也慢些,可能延續(xù)幾秒。最初幾個周期的沖擊電流有可能使過電流保護裝置誤動作。所以,需要抑制并網變壓器的勵磁涌流現(xiàn)象[4-5]。
利用Matlab軟件建立太陽能并網變壓器勵磁涌流仿真分析的系統(tǒng)模型。仿真所用變壓器、等效電源、逆變橋、斷路器以及測量模塊等均采用Matlab模塊庫中的標準模型。其中變壓器為300 kV·A,0.38 V/10 kV。算法采用ode23s.仿真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針對工頻變壓器硬并網的勵磁涌流進行仿真分析。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3所示。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9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4所示。
通過對圖3和圖4的對比可以看到,當選擇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電流為1100 A。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90°時,電流為200 A,負向達到了-300 A。可以看到光伏系統(tǒng)并網時變壓器會產生勵磁涌流,并且該電流很大。這可能使過電流保護裝置誤動作,對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以及電網都是不利的。所以需要變壓器勵磁涌流抑制技術來抑制這種大電流的產生。
圖2 仿真電路結構
圖3 合閘初始相角為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圖4 合閘初始相角為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根據變壓器勵磁涌流的產生原理和特征,目前抑制變壓器勵磁涌流的方法主要有串聯(lián)電阻法和選相位關合法[6-7]。
變壓器合閘時,在變壓器的輸入端與電網間串聯(lián)適當電阻可以限制沖擊電流,待沖擊電流衰減到額定電流之內時再將限流電阻切除。串聯(lián)電阻法能有效限制沖擊電流,有利于合閘沖擊電流的快速衰減。
雖然串聯(lián)電阻法能有效限制沖擊電流,對合閘沖擊電流的快速衰減有利,但增加了投資和操作的復雜性。
從變壓器勵磁涌流的影響因素可知,變壓器勵磁涌流的大小與合閘的初相角有很大關系。選相位合閘法通過控制三相合閘的時間,即控制三相開關。有快速合閘和延遲合閘兩種方法。延遲合閘依據鐵芯磁通平衡效應策略,單相先合閘,用合閘時產生的非周期分量的磁通抵消剩磁,另外兩相在2~3工頻周期后,在首合相電壓過零點時合閘。延遲合閘的理論依據是鐵芯磁通平衡效應。
控制合閘初相角后,勵磁涌流的幅值也大幅度減小,說明通過控制合閘時電壓的初相角,能夠有效地抑制勵磁涌流的暫態(tài)過程,但變壓器的合閘時刻與鐵芯中的剩磁有關,仍然有較大的涌流。
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結構如圖5所示。圖中t/f函數(shù)產生頻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用示波器Vt/f觀察曲線。由函數(shù)V/f產生電壓隨頻率變化的關系曲線。使用不同的函數(shù)進行仿真。
圖5 V-f-t控制系統(tǒng)原理圖
1)當頻率隨時間按線性變化,函數(shù)表達式為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0°為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6所示。
圖6 合閘初始相角為0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9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7所示。
圖7 合閘初始相角為90°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通過對圖6、圖7的對比可以看到,當選擇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電流為1300 A。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60°時,電流為1000 A。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90°時,電流為450 A。根據比較可以得出,當頻率隨時間線性變化時,沒有勵磁涌流現(xiàn)象發(fā)生。在5 s時f-t的曲線斜率由0.2變?yōu)?。在這一點變壓器就有勵磁涌流而且電流較大。
2)當頻率隨時間按線性變化,選擇斜率為0.1。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8所示。
圖8 合閘初始相角為0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9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9所示。
圖9 合閘初始相角為90°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通過對圖8、圖9的對比可以看到,當選擇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電流為1170 A。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60°時,電流1100 A。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時,電流為850 A。根據比較可以得出,當頻率隨時間線性變化90°時,沒有勵磁涌流現(xiàn)象發(fā)生。在10 s時f-t的曲線斜率由0.1變?yōu)?。在這一點變壓器就有勵磁涌流,而且電流較大。
根據以上分析發(fā)現(xiàn),當t-f曲線按線性變化時不會有勵磁涌流現(xiàn)象。但是當曲線的斜率發(fā)生突變時就有勵磁涌流。所以在V-t-f控制時,不能采用這種曲線。
3)當頻率隨時間按指數(shù)變化,其函數(shù)表達式為
設定電壓隨頻率線性變化。即V/f曲線為一條斜率為常數(shù)的直線。設斜率為1。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10所示。
圖10 合閘初始相角為0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變壓器有剩磁,當A相合閘初始相角為90°時合閘,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如圖11所示。
圖11 合閘初始相角為90°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波形
通過對圖10、圖11的對比可以看到,選擇不同的合閘角合閘變壓器一次側的電流均小于3 A,沒有勵磁涌流。說明采用指數(shù)函數(shù)曲線可以完全抑制光伏并網變壓器的勵磁涌流。
光伏并網逆變技術經過近幾年的研究和發(fā)展,技術已經成熟。光伏并網的控制方式有軟并網和硬并網兩種,通過分析可知兩種方式均會在合閘時產生勵磁涌流現(xiàn)象。為了延長變壓器的使用壽命,提高電力系統(tǒng)供電質量,必須對變壓器勵磁涌流進行抑制.串聯(lián)電阻法和選相位合閘法都有其局限性,。選擇硬并網方式并采用V-t-f控制法后,選擇指數(shù)函數(shù)曲線能有效地抑制勵磁涌流。仿真實驗表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1] 車孝軒.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2] 崔容強,趙春江,吳達成.并網型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3] 李小明.現(xiàn)代高壓電網繼電保護原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4] 周鶚.電機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5] 姚志松,姚磊.中小型變壓器實用全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6] JOHN H B,KLAUS J F.Elimination of Transformer Inrush Current by Controlled Switching"PartⅠ: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2001,16(2):276-280.
[7] JOHN H B,KLAUS J F.Elimination of Transformer Inrush Current by Controlled Switching PartⅡ:Application and Performance Considerations[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2001,16(2):2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