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萍,楊飛云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重慶 榮昌 402460)
桑葉作為一種非常規(guī)飼料資源,由于其產量高,適口性好,營養(yǎng)價值豐富,近年來作為畜禽飼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復雜,是世界蠶桑生產的發(fā)源地,具有豐富的桑樹種質資源。據(jù)文獻記載,我國有桑種15個,變種4個,近年來,還育成了雜交桑、扦插桑等新品種。我國大面積栽培桑樹的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四川、山東、重慶、廣東等地。我國桑樹種植面積約1500萬畝(1畝約合 667 m2,下同),一畝土壤肥沃、沙性、灌溉良好的桑園,可年產鮮桑葉 2500~3000kg。
2.1 桑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 桑葉和其他普通的青飼料一樣,其營養(yǎng)成分與品種、生長階段以及生產條件等諸多因素有關。桑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成分及含量如下:粗蛋白20%~30%,粗脂肪4%~10%,粗纖維8%~15%,無氮浸出物30%~35%,粗灰分 8%~12%,鈣1%~3%,磷0.3%~0.6%;動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其中含賴氨酸0.454%~1.021%,蛋氨酸0.094%~0.246%,蘇氨酸0.465%~1.69%;每100 g風干桑葉中含有維生素 C 30~40 mg,維生素 B10.5~0.8 mg,維生素B20.8~1.5mg,維生素 E 30~40mg,維生素 B110.5~0.6mg,維生素B53~5mg;在桑葉脂類物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比例接近總脂類物質的50%,主要為亞麻酸、亞油酸、油酸、棕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別為13.40%、3.17%、3.05%、1.26%和22.99%;桑葉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每100g風干桑葉中含鉀 3101mg,鋅 6.1mg,鐵 44.1mg,鈉 39.9mg。這些營養(yǎng)成分對維持機體正常生長、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2 桑葉中的天然活性物質 桑葉不僅含有動物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還含有黃酮類、多糖、植物甾醇、γ-氨基丁酸、1-脫氧野尻霉素等天然活性物質。黃酮類化合物能夠清除動物體內超氧離子自由基、氧自由基、脂質過氧化物、過氧化氫及酶類所不能清除的羥自由基等,具有抗氧化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多糖具有降低血糖濃度,抑制血脂升高的功能;植物甾醇具有抑制血液膽固醇升高的作用;1-脫氧野尻霉素為桑葉所特有,可以抑制血液和組織中糖苷酶的活性,具有明顯抑制食后血糖急劇上升的功效。
2.3 桑葉中的主要抗營養(yǎng)因子 桑葉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主要是單寧物質,單寧與蛋白質和酶可發(fā)生多種交聯(lián)反應,與膠體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影響蛋白質、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單寧酸含有多個鄰位酚羥基結構,可以作為一種多羥基配體與金屬離子發(fā)生絡合反應,兩個相鄰的酚羥基能以氧負離子的形式與金屬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五元環(huán)螯合物,從而影響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
新鮮桑葉往往含水量較高,不宜長時間儲存。因此,對桑葉進行一定的加工調制,不僅可以延長其利用時間,而且可以提高其利用價值。桑葉的加工利用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青貯,二是干燥。青貯是保證桑葉常年青綠多汁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厭氧環(huán)境中發(fā)酵,產生的乳酸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活動,從而保持桑葉的營養(yǎng)價值。青貯后的桑葉氣味酸香、柔軟多汁、顏色黃綠、適口性好,是畜禽四季特別是冬季的優(yōu)良飼料,青貯還能使桑葉儲存期延長到3~5年,甚至更長。干燥主要有地面干燥法、葉架干燥法和高溫快速干燥法。地面干燥法即自然干燥,制成的干桑葉含水量在15%~18%;葉架干燥法有利于通風,加快桑葉的干燥速度;高溫快速干燥法主要是通過烘干機快速干燥。
桑葉與其他青綠飼料一樣,對大多數(shù)畜禽都有很好的適口性,桑葉還具有很高的消化率,通常情況下為70%~90%。
4.1 桑葉作家禽飼料的應用研究
4.1.1 桑葉作肉雞飼料的應用 常文環(huán)等(2006)報道,日糧中添加3%的桑葉飼料可顯著降低0~6周齡肉雞的日增重,提高日采食量,降低飼料轉化率。而吳萍等(2007)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桑葉可顯著提高肉雞的日增重、成活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肉色明顯改善。日本北海道家禽養(yǎng)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給出欄前4周的肉雞飼喂添加3%桑葉粉的飼料,結果表明:與不喂桑葉粉的肉雞相比,添加桑葉使得雞肉肉質更細、香味更濃;添加了桑葉的雞糞,其氨氣濃度由40 mg/kg降到了30mg/kg,臭氣明顯減輕。
4.1.2 桑葉作蛋雞飼料的應用 桑葉在蛋雞上的應用研究很多,適量添加桑葉有助于改善雞蛋品質。張乃峰等(2009)研究表明,在蛋雞配合飼料中添加5%以內的桑葉粉對蛋雞的生產性能及蛋品質沒有顯著影響,添加7%的桑葉粉則降低了蛋雞的采食量、產蛋量和產蛋率;添加5%的桑葉粉顯著提高了雞蛋的蛋黃色澤,而對雞蛋的哈夫單位、蛋殼質量及雞蛋的脂肪酸、維生素E、膽固醇含量等指標均沒有顯著影響。王軍等(2007)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3%和5%的桑葉粉,顯著降低了蛋殼破損率,蛋黃色級顯著提高,并對蛋雞的產蛋量和蛋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5%添加組的產蛋量比3%添加組的產蛋量有所減少,這可能是由于桑葉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單寧干擾了蛋白質的利用,阻礙了鈣的吸收,從而引起產蛋量的下降。
趙春曉等(2007)研究表明,飼料中分別添加7.5%和15%的桑葉粉,試驗初期對蛋雞的采食量有一定的影響,對雞蛋的主要品質指標和蛋黃中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沒有顯著影響,但添加桑葉粉后產蛋量和飼料轉化率有所降低,添加量越多其不良影響越大。桑葉粉對雞蛋品質最顯著的影響是能提高蛋黃的黃度,改善雞蛋感官性狀,桑葉粉添加量越多,效果越明顯。吳萍等(2007)給黃羽蛋雞飼料中分別添加3%、5%、7%的桑葉粉,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桑葉粉可顯著提高蛋黃色澤、蛋重及哈夫單位,對料蛋比、蛋形指數(shù)、蛋黃質量、蛋殼厚度及蛋殼強度無顯著影響。Sudo等(2000)研究發(fā)現(xiàn),在蛋雞飼糧中添加10%的桑葉粉,可以明顯減少糞便中氨氣含量,而對糞中硫化氫的含量沒有影響,表明添加桑葉對家禽糞便除臭有明顯改善作用。
4.2 桑葉作反芻動物飼料的應用
4.2.1 桑葉作羊飼料的應用研究 梅寧安等(2010)采用桑葉顆粒飼料和青貯飼料飼喂8~10月齡肉雜羊公羔,育肥后進行屠宰試驗,結果表明,飼喂桑葉飼料能提高雜交羊的產肉性能,改良羊肉理化性質,提高大理石紋值和熟肉率,尤其是增加失水率與降低剪切力值,說明羊肉嫩度有提高趨勢。郭建軍等(2007)用桑葉顆粒飼喂6月齡公羔羊,結果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劉自新等(2010)開展了用玉米和桑葉粉同比例混合飼喂灘羊的育肥試驗,增重結果表明:60日齡體活重,試驗組較對照組日增重提高15.48%,飼料報酬也有提高趨勢。嚴冰等(2002)用桑葉代替湖羊精料中的菜籽餅,發(fā)現(xiàn)桑葉與菜籽餅之間存在負組合效應,降低了湖羊的日增重,究其原因可能與抗營養(yǎng)因子有關,如桑葉中的單寧或菜籽餅中的硫葡萄糖甙等。
4.2.2 桑葉作牛飼料的應用研究 李阜景等(2009)用桑枝青貯料飼喂泌乳牛,其采食量提高了7%以上,產奶量提高了20.5%,節(jié)約蛋白質精料20%左右。劉先珍等(2006)研究表明,每天用1kg桑葉粉替代0.7 kg大豆餅飼喂泌乳奶牛,其日產奶量提高0.727kg。馬雙馬等(2008)在西門塔爾×夏洛萊F1代育成牛日糧中添加10kg鮮桑葉后,較對照組增重0.218 kg,提高了68.82%。李勝利等(2007)通過大群飼養(yǎng)試驗,在奶牛日糧中添加桑葉粉,顯著降低了牛乳中的體細胞數(shù),乳蛋白率明顯提高,并且有增加牛奶產量和降低乳脂率的趨勢。同時,桑葉作為青飼料也改善了瘤胃內。
4.3 桑葉作豬飼料的應用研究 桑葉作豬飼料的應用研究報道很少。劉愛君等(2007)在豬日糧中添加2.5kg新鮮桑葉,結果日增重從0.34kg提高到0.58kg,每頭豬的飼養(yǎng)效益也從13.84元增長到95.94元,增加了4.93倍。馬雙馬等(2008)研究了在日糧中添加2.5 kg鮮桑葉對二元雜交商品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喂豬45d后,試驗組總平均日增重0.576kg,對照組總平均日增重0.340kg,增重效果明顯。郭建軍等(2009)在繁殖母豬飼料中添加3%和5%桑葉粉,結果表明,試驗組母豬的繁殖率、仔豬成活率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12%、12%和5.62%、4.08%,差異顯著。
桑葉作為一種非常規(guī)飼料資源,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很好的適口性,對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免疫力,降低養(yǎng)殖成本具有明顯的效果,但目前在畜禽飼料中僅限于初級應用。在滿足畜禽營養(yǎng)需要的前提下,研究運用化學技術、生物技術去除桑葉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提高桑葉在畜禽尤其是非反芻動物(豬、家禽)飼料中的使用量,是今后科學應用桑葉飼料的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