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貴陽 550002)
眼內屈光手術包括透明晶狀體摘除術(CLE)和有晶狀體眼的人工晶狀體(IOL)植入術,主要對象是高度近視患者,屬于高度選擇性手術[1]。2009年6月~2010年10月,我們觀察了眼內屈光手術對高度近視患者立體視覺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高度近視160例,男108例,女72例;年齡18~67歲,平均36.3歲。入選標準:高度近視,術前近視度數(shù)>-10.00 D,術前最佳矯正視力≥0.5;術前散瞳用眼底鏡檢查眼底,裂隙燈下三面鏡檢查周邊視網(wǎng)膜,無裂孔病變和視網(wǎng)膜脫離;排除既往視網(wǎng)膜脫離、黃斑水腫出血、青光眼、眼部手術史以及全身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方法 患者雙眼均行手術治療,其中行CLE、IOL各80例。CLE采用日本Storz-p-10973型超聲乳化儀,0.4%蓓諾喜眼球表面麻醉,行透明角膜切口,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并水分離,完成超聲乳化吸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狀體于囊袋內。IOL植入中,前房型植入40例,術前常規(guī)縮瞳,上方角鞏膜緣隧道式切口,前房內注入適量黏彈劑,自切口植入虹膜夾持型IOL,吸出殘留黏彈劑,12點虹膜周邊切除;后方型植入40例,術前2周行虹膜激光周邊切除,兩眼相隔90°。顳側透明角膜隧道式無縫線切口,前房注入黏彈劑,IOL用推進器送入前房,展開后,用顯微虹膜恢復器將其四角推入虹膜后睫狀溝內并旋轉180°??s瞳,吸出黏彈劑,水密切口。
1.3 療效觀察方法 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燈箱)分別檢查雙眼術前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和術后裸眼視力;用同視機配合顏少明《隨機點立體視覺檢查圖》檢查遠距離立體視覺,采用顏少明《數(shù)字化立體視覺檢查圖》[2]檢查近距離立體視覺,包括零視差、交叉視差和非交叉視差;以所通過的最小立體視銳度為標準,通過60秒角者為中心立體視,通過80~800秒角者為周邊立體視,無法分辨立體圖者為立體盲[2];在睫狀肌麻痹下進行客觀檢影驗光確定屈光度。裸眼視力、立體視覺和屈光度檢查均由同一檢查者在術前和術后1個月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患者術后裸眼視力為0.94±0.06,均顯著高于術前裸眼視力(0.12±0.04)及最佳矯正視力(0.82±0.12),P均 <0.05。術前遠距離立體視覺為中心立體視6例,周邊立體視15例,立體盲139例;術后分別為102、35、68 例;手術前后比較,P均 <0.05。術前近距離立體視覺為中心立體視22例,周邊立體視95例,立體盲43例;術后分別為119、41、0例;手術前后比較,P均 <0.05。術前屈光度為(-15.37±4.96)D,屈光參差患者參差度為(4.45 ±1.96)D;術后分別為( -1.34 ±0.62)、(0.76 ±0.83)D;手術前后比較,P均 <0.05。
高度近視是指屈光度>6.00 D、伴有眼軸延長、眼底視網(wǎng)膜和脈絡膜萎縮等退行性病變的屈光不正,其矯治手術方法包括角膜屈光和眼內屈光手術。角膜屈光手術對低、中度近視效果顯著,但對高度近視由于受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影響,預測性、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較低,易發(fā)生屈光不穩(wěn)定、眩光和醫(yī)源性角膜膨隆等并發(fā)癥[3,4];而眼內屈光手術克服了這些局限性,而且隨著超聲乳化、IOL植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黏彈性物質的應用,術后發(fā)生視網(wǎng)膜脫離等致盲并發(fā)癥的危險性大大降低,已成為矯治高度近視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立體視覺是人雙眼視功能的最高級形式,是視覺器官對三維空間各種物體遠近、前后、高低、深淺和凹凸的辨別能力,直接影響勞動效率、工作質量和安全。正常人遠近距離的立體視覺的形成機制和內涵不同,近距離立體視是在輻輳、調節(jié)和眼動參與下的動態(tài)立體視,而遠距離立體視無眼動參與,視軸平行,是靜態(tài)下的立體視[5]。因此,立體視覺檢查必須是遠近兩種距離系統(tǒng)的雙向測定,彼此不能代替。人類的立體視覺是出生后獲得,通過逐漸成熟完善而成,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良好的視銳度和雙眼物象差相等或相近;②雙眼視網(wǎng)膜對應,同時視;③大腦皮層中樞有完善的融合功能[6]。研究表明,裸眼視力與立體視覺呈正相關關系,屈光不正患者由于裸眼視力不良使立體視覺的閾值高于正常人,而隨著兩眼屈光參差的增大,立體視銳度下降或消失,當>2.50 D時,大腦不能融合從而影響立體視覺的建立[7,8]。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術后裸眼視力均達到或超過術前最佳矯正視力,裸眼視力明顯提高(P<0.05);同時在術后全部獲得遠、近距離立體視覺,改善明顯(P<0.01);此外,術后屈光度和屈光參差患者參差度也明顯減小(P<0.05)。由此可見,眼內屈光手術可以充分矯正屈光不正,減小雙眼間的屈光差異,使高度近視患者在獲得清晰視覺的同時,能夠有效改善其立體視覺。
[1]趙華平,盧林德.眼內屈光手術治療超高度近視的現(xiàn)狀[J].國際眼科雜志,2010,10(6):1115-1117.
[2]顏少明.數(shù)字化立體視覺檢查圖[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7.
[3]何守志.晶狀體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91-392.
[4]Lee YC,Hu FR,Wang IJ.Quality of vision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nfluence of dioptric correction and pupil size on visual functio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4):769-777.
[5]朱超,任華,趙梅生,等.近視眼患者LASIK術后對比敏感度和立體視覺的臨床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09,9(1):100-102.
[6]李飚,陳劍,周清.LASIK手術對不同戴鏡習慣近視患者立體視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09,30(4):559-560.
[7]吳章友,陶黎明.近視性屈光參差的矯治與立體視覺[J].實用防盲技術,2007,(2):39-42.
[8]鄭廣瑛,杜君,張金嵩.近視散光發(fā)展過程中阻礙遠立體視覺形成的因素分析[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07,29(8):66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