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琳,涂姜磊,鄧陽全,曾憲仕,程麗萍,張志斌*,陳世龍
(1.西南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1;2.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 3.浙江凌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5)
有機硅聚合物是以主鏈為Si—O結(jié)構(gòu)的聚合物,通常稱之為聚有機硅氧烷。此類聚合物具有耐高溫和低溫、防水、優(yōu)良的電絕緣性和耐化學介質(zhì)等性能,故可制成塑料、橡膠、涂料、膠黏劑、油墨、織物整理劑和消泡劑等工業(yè)材料[1]。
有機硅聚合物具有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性能,但是也存在固化時間長,強度差,硬度小等缺點[2]。為了改進有機硅聚合物的性能,本研究采用本體聚合法以DMC為原料,合成出端羥基硅油,然后在有機硅分子中引入丙烯酸酯基光活性基團[3],以丙烯酸來改性有機硅材料形成有機硅丙烯酸酯,經(jīng)過紫外光固化后所生成的光固化有機硅丙烯酸酯,具有固化時間短,固化產(chǎn)物強度好,硬度大等優(yōu)點,因此,在有機硅材料的應(yīng)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4-5]。
DMC(工業(yè)品,中藍晨光化工有限公司);KOH(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磷酸(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正硅酸乙酯(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氯化亞錫(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氯化錫(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丙烯酸(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苯酚(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丙烯酸甲酯(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丙烯酸乙酯(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丙烯酸丁酯(化學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甲苯(分析純,成都市長征化工試劑有限公司);光引發(fā)劑Darocur1173(工業(yè)級)。
取一定量的DMC加入三頸瓶中,放入加熱套中,升溫至130 ℃左右,加入一定量的KOH為催化劑,反應(yīng)一定時間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做封端劑,使其形成羥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冷卻至室溫后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磷酸中和。取適量的交聯(lián)劑正硅酸乙酯與羥基封端的聚硅氧烷混合,并加入催化劑。然后將丙烯酸與交聯(lián)后的端羥基聚硅氧烷以一定的比例加入三口燒瓶,在三口燒瓶上分別接入攪拌器、溫度計和分水器,在分水器上接入冷凝管。加入一定量苯酚作為阻聚劑,再加入一定量的甲苯作為帶水劑,反應(yīng)在120 ℃左右恒溫10 h左右。反應(yīng)時分水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生成的油狀物不斷流入分水器中,反應(yīng)過程中分次收集分水器中的油狀物即為有機硅丙烯酸酯。
交聯(lián)反應(yīng):
將合成產(chǎn)物和Darocur1173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倒入玻璃板中,厚度約為3 mm,置于紫外光裝置下,在空氣中進行固化。
1.4.1合成產(chǎn)物性能測定
采用美國Nicolet公司生產(chǎn)的Nicolet56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在400~4 000 cm-1波數(shù)范圍內(nèi),對酯化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進行紅外表征。
1.4.2涂膜性能測定
1)力學性能測定:采用天津普桑達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的BY-121B電子萬能試驗機測定。
2)表面能測定:采用上海索倫科技JGW-360A接觸角測定儀測定。
3)鉛筆硬度法:按GB/T6739-1996測試。
4)耐水性、耐酸堿性和耐有機溶劑性:將制好的涂膜片置于水、酸(鹽酸溶液)、堿(質(zhì)量分數(shù)為5%NaOH溶液)和有機溶劑(丙酮)中,室溫浸泡48 h后取出,觀察變化。
2.1.1阻聚劑對合成反應(yīng)的影響
阻聚劑是能使烯類單體的自由基聚合反應(yīng)完全終止的物質(zhì)。高溫下,丙烯酸中需加入阻聚劑來防止聚合反應(yīng)的發(fā)生。以苯酚作為阻聚劑,阻聚劑的添加量(阻聚劑在端羥基聚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體積分數(shù))以丙烯酸不發(fā)生聚合且添加量最少為宜[6]。
表1 阻聚劑的用量
由表1可知,當阻聚劑的添加量為1.2%時,阻聚劑效果最好。在不添加阻聚劑的情況下,合成產(chǎn)物中會夾雜丙烯酸自聚物,在分水器中出現(xiàn)白色膠體。隨著阻聚劑添加量的增加,分水器中白色膠體的量將逐量減少,當添加量達到1.2%的時候,白色膠體不再出現(xiàn),這也是阻聚劑能完全發(fā)揮阻聚作用的最小劑量。
2.1.2帶水劑對合成反應(yīng)的影響
可作帶水劑的物質(zhì)與水作用產(chǎn)生共沸物使得水更易被蒸出。在合成反應(yīng)中,可逆反應(yīng)生成水,為了提高轉(zhuǎn)化率,常用帶水劑把水從反應(yīng)體系中分離出來,本試驗中采用甲苯作帶水劑,其用量對合成反應(yīng)的影響見圖1。
圖1 帶水劑對反應(yīng)產(chǎn)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water-carrying agent on the yield
由圖1所得的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帶水劑添加量(帶水劑在端羥基聚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酯化反應(yīng)的產(chǎn)率是先升后降,即一定的帶水劑可增加酯化產(chǎn)率,但過量的帶水劑則會降低酯化產(chǎn)率。其原因可能是在酯化體系中加入帶水劑可以減少反應(yīng)體系中的產(chǎn)物水,從而使可逆的酯化反應(yīng)向右進行。但是加入過量的帶水劑也會稀釋酯化體系的反應(yīng)濃度,降低反應(yīng)速率。
2.2.1添加不同稀釋劑對紫外光固化膜力學性能的影響
活性稀釋劑是不飽和單體,它們把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分子連結(jié)在一起,加速完全固化。為了提高有機硅丙烯酸酯的光固化速率,并調(diào)節(jié)光固化后材料的性能,在體系中加入不同結(jié)構(gòu)的光活性單體,即活性稀釋劑?;钚詥误w與有機硅丙烯酸酯共同在紫外光輻照下發(fā)生聚合反應(yīng)[7]。
不同光活性單體對光固化有機硅丙烯酸酯的性能有不同的影響。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即為軟單體,當其參與樹脂共聚時賦予樹脂一定的柔韌性和延伸性[8]。不同比例丙烯酸甲酯對固化膜力學性能的影響見表2。
表2 添加不同比例丙烯酸甲酯對固化膜力學性能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adding different ratios of methacrylate on membran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由表2可知:添加稀釋劑丙烯酸甲酯之后,隨著丙烯酸甲酯添加比例的增加,固化膜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隨之增強。在添加量為30%的時候固化膜斷裂伸長率達到最高,說明此時其柔韌性最佳,而隨著稀釋劑添加比例的進一步增加,固化膜的柔韌性將逐步下降。
不同稀釋劑對固化膜力學性能的影響見表3。
表3 添加不同稀釋劑(ω=30%)對固化膜 力學性能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adding different thinner(ω=30%) on membran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由表3可知:添加以上稀釋劑對固化膜的拉伸強度、柔韌性和彈性模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添加丙烯酸甲酯30%的固化產(chǎn)物擁有最高的拉伸強度和最佳的柔韌性,而添加丙烯酸甲酯30%與添加丙烯酸丁酯30%的固化膜的彈性模量都較為理想。綜上所述,添加丙烯酸甲酯30%的固化膜綜合力學性能最佳。
2.2.2紫外光固化產(chǎn)物的表面能
測量了固化膜的表面能,結(jié)果見表4。
由表4可知:添加稀釋劑之后,固化膜的表面能有所下降。在加入稀釋劑之后,因光照生成的自由基能有效引發(fā)聚合,使得紫外光照下的固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大大降低了表面懸鍵的密度,從而使目標產(chǎn)物的表面能降低。加入各種稀釋劑達到的效果有所差異,以丙烯酸甲酯為稀釋劑的膜表面能下降最為明顯。
表4 固化膜的表面能Table 4 Curing membrane’s surface energy
2.2.3紫外光固化時間對固化膜的影響
隨著固化時間的延長,液態(tài)的有機硅丙烯酸酯逐漸變?yōu)楣虘B(tài),以指壓法判斷固化是否完成。紫外燈功率分別為1 000 W和400 W時固化時間的影響分別見表5和表6。
表5 當紫外燈功率1 000 W,光引發(fā)劑質(zhì)量分數(shù)為 4%時,固化時間對固化膜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curing time on curing membrane while the UV light power is 1 000 W and the ratio of photoinitiator is 4%
表6 當紫外燈功率400 W,光引發(fā)劑質(zhì)量分數(shù)為 4%時,固化時間對固化膜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curing time on curing membrane while the UV light power is 400 W and the ratio of photoinitiator is 4%
由于固化時,強烈的光照將產(chǎn)生大量的熱量,導致固化產(chǎn)物熱變性。固化膜在高溫下會發(fā)生顏色變化,這可能是因為在高溫下,固化產(chǎn)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yīng)被氧化所致。
在固化過程中,固化產(chǎn)物中的部分氣體,處于封閉空腔內(nèi)無法排出,隨著氣體溫度的升高,氣體逐漸膨脹,到達閾值處,氣體沖出固化產(chǎn)物表面,導致表面龜裂。
伴隨著表面龜裂,固化物中不能固化的液體開始蒸發(fā),最終導致固化產(chǎn)物變形。
2.2.4紫外光固化膜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對紫外光固化膜進行耐水、耐酸堿、耐有機溶劑的測試:浸泡48 h之后觀察狀態(tài),結(jié)果如表7和表8所示。本試驗采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2SO4溶液,采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NaOH溶液,有機溶劑采用丙酮。
由表7可以看出,光固化膜可耐水,耐酸,但是不耐堿及有機溶劑。
表7 固化膜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Table 7 Solubility of curing membrane in different solvent
表8 固化膜在不同濃度鹽酸中的溶解性Table 8 Solubility of curing membrane in different hydrochloric acids
2.2.5合成產(chǎn)物的紅外光譜分析
利用紅外光譜對產(chǎn)物有機硅丙烯酸酯及紫外光固化產(chǎn)物聚有機硅丙烯酸酯進行了表征,紅外圖譜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反應(yīng)產(chǎn)物的FTIR圖譜Fig.2 FTIR of reaction products
圖3 紫外光固化產(chǎn)物的FTIR圖譜Fig.3 FTIR of UV-curing products
1)反應(yīng)中阻聚劑添加量為1.2%時為最適宜;
以甲苯為帶水劑時,隨著帶水劑添加量的增加,酯化反應(yīng)的產(chǎn)率先升后降,20%時最適宜。
2)添加稀釋劑之后,固化膜的表面能有所下降;稀釋劑丙烯酸甲酯添加量為30%時,固化產(chǎn)物斷裂伸長率達到最高,說明在試驗范圍內(nèi)此時其柔韌性最佳。
3)光固化膜可耐水、耐酸,但不耐堿及有機溶劑。
4)將紫外光固化膜進行紅外光譜測試,證實了固化膜為聚有機硅丙烯酸酯。
參考文獻:
[1]侯鋒,王建明,王鴻曉.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應(yīng)用[J].應(yīng)用化工,2009,38(2):236-239
[2]黃毓禮,付國東,張潔,等.有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紫外光固化反應(yīng)[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1,17(6):61-63
[3]劉長利,吳文健,張學驁,等.改性紫外光固化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感光性能[J].應(yīng)用化學,2006,23(8):921-923
[4]CHOI K M,ROGERS J A.A photocurable polydime thylsiloxane chemistry designed for soft lithographic molding and printing in the nanometer regime[J].J Am Chem Soc,2003,125,4 060-4 061
[5]喬秀芬,周元林,楊文斌.紫外光固化有機硅的合成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8,36(10):5-6
[6]常麗群,包宏強,張鴻,等.阻聚劑對自由基聚合的活性化影響[J].膠體與聚合物,2006,24(1):14-16
[7]肖思煜.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發(fā)展狀況[J].廣州化工,2005,33(5):31-33
[8]周強,金祝年.涂料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