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華 趙金彩 趙莉 孟穩(wěn)麗 繆潔 張秀果
我科自2010年在肝移植患者中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對患者的心理、飲食、生活、入院、術前、術后、出院等方面進行全程護理服務,將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貫穿于患者住院的全過程,同時通過手術治療,配合有效的藥物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手術的患者56例,其中男49例,女7例;平均年齡17~75歲。肝炎后肝硬變33例,原發(fā)性肝癌13例,原發(fā)性淤膽型肝硬化6例,多囊肝1例,布加氏綜合癥1例,急性重癥病毒性肝炎1例,肝豆狀核變性1例。治療方法:56例均行經典非轉流原位肝移植。2010年4至7月30例肝移植患者在手術及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全部實施了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
1.2 優(yōu)質護理方法
1.2.1 入院優(yōu)質護理:護士長、主管護士熱情接待,主動進行自我介紹,護士長盡早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責任護士攜帶患者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病房設施的使用、作息時間及有關管理規(guī)定等。介紹時語氣要和藹,告知相關管理規(guī)定時要注意修辭,避免生、冷、硬等命令語氣。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使患者及家屬能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顧慮。以減輕患者住院的陌生感和孤獨感心理。
1.2.2 術前優(yōu)質護理:給予心理支持,適當講解手術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避免有緊張、恐懼、焦慮心理產生。患者外出檢查,護理人員全程陪護。做好術前指導,如雙臂上舉提胸運動、深呼吸、有效咳嗽、教會患者或家屬術后如何按壓傷口減輕傷口疼痛,訓練床上大小便等。進行術前相關事宜的告知,并將其內容以書面文字形式交予患者,起到警示的目的。
1.2.3 術后優(yōu)質護理:術日,頭下墊一薄枕,增加患者舒適度。術后1 d改為半臥位,膝下、背后、骨突處可放軟枕,防止壓瘡的形成。禁食期間,我們根據病情適時飲水,每次1~2 ml,再有胃管抽出,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要[1]。每日為患者用溫水擦背、泡腳,重新固定腹帶,更換固定管道的膠布。告訴患者疼痛時可作深呼吸運動,必要時可遵醫(yī)囑應用止痛劑緩解疼痛,咳嗽時用手保護切口,以減輕疼痛。給患者拍背,防止墜積性肺炎。千玉潔擦洗尿道口1次/d,以防止逆行感染。益口漱口2次/d,防止口腔感染。在臥床期間給患者使用足底泵進行肢體按摩,2次/d,防止靜脈血栓形成。各種管道要妥善固定,標識準確,活動時防止脫出、受壓、拉扯、扭曲。
1.2.4 出院優(yōu)質護理:對出院患者行出院健康教育:如飲食應為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禁止使用任何活疫苗和有毒疫苗預防接種;不能在太陽下暴曬;不能接觸寵物等[2]。我們建立了健康手冊、健康教育卡,為每個出院患者建立了定期隨訪檔案,將科室、主管醫(yī)師、護士長的聯系電話、E-mail印成聯系卡發(fā)給患者,方便患者出院后與醫(yī)院聯系。
1.2.5 生活優(yōu)質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居室環(huán)境,由于肝移植手術的特殊性,我們?yōu)楦我浦不颊呔O置了單人病房,每個房間備有各種生活用品,方便患者使用。為家屬準備了休息床,解除了患者的后顧之憂。
1.2.6 飲食優(yōu)質護理:由于肝移植患者術后服藥嚴格的時間性,決定了他用餐時間的局限性。針對這一特點,我們?yōu)槠錅蕚淞烁我浦不颊邔S玫奈⒉t、冰箱、消毒柜等?;颊哂貌颓昂蟛途呔柘?,食品要保持新鮮,防止因食物或餐具不潔導致消化道感染。
1.2.7 心理優(yōu)質護理:肝移植患者作為一種身心均處于應急狀態(tài)的特殊團體,術前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抑郁、孤獨等負性心理狀態(tài)[3]。因此,我們對患者要多關心,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有針對性的進行個體化心理疏導和護理。運用實例、圖片、教育手冊、錄像等方式減輕患者的負性心理。
1.2.8 用藥優(yōu)質護理:肝移植患者用藥種類繁多且具有多途徑、多時間、多類別、用藥時間固定的特點,我們利用宣傳欄、自制的手冊等多種宣傳媒介,并且針對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等進行個體化服藥知識宣教。為每個肝移植患者準備了電子表,懸掛于病房的墻上,在服藥初期,將患者服藥的種類繪制成服藥示意表,患者可根據表上的時間進行服藥,從而提高肝移植受者的用藥依從性。
1.2.9 整體護理責任包干的模式:每位肝移植患者從住院到出院都有一名主管護士對其全程管理,全面掌握患者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其實施整體護理,做到因人施教,因病施護,使其得到系統、全面、連續(xù)、無縫隙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
通過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調動了護士的工作熱情,激發(fā)了護士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和護理工作質量,夯實了基礎護理服務,減少了患者圍手術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使患者感受到護理行業(yè)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和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樹立了護理行業(yè)良好的職業(yè)形象,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人民群眾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我科滿意度由2008年的94%上升至2011年的100%。
3.1 轉變觀念,更新服務模式 護士是人類健康的維護者,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執(zhí)行者,始終要從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體會患者的痛苦,尊重和理解患者[4],主動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因此,護士要轉變護理觀念,從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醫(yī)學模式轉變?yōu)椤耙匀说慕】禐橹行摹钡纳?社會-心理醫(yī)學模式,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
3.2 人文關懷理念貫穿全程優(yōu)質護理 人文關懷是現代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實現的手段。人文關懷使肝移植患者在住院期間感受到護士的關心照顧,感受到舒適的服務與親人般的溫暖,心理獲得了滿足感和安全感。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了信心[5],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3.3 減低了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施,不僅規(guī)范了護理流程,同時激發(fā)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增強了責任感[6]。在整個住院期間,護士在做好基礎護理、生活護理的同時,還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需求。預見性的去發(fā)現問題,提早的采取護理干預,避免了一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4 護士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 要想提升優(yōu)質的服務水平,不僅要求我們要做好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具備良好專業(yè)的服務技能,還要學好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掌握溝通技巧等,從而培養(yǎng)了護士敏銳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很好的運用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交流,從中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動。護士從以往的被動服從轉變?yōu)橹鲃訁⑴c,自身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1 李剛主編.住院患者口腔護理.第1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120.
2 黃潔夫主編.中國肝臟移植.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517.
3 席淑華,陳律,孟虹,等.肝移植術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3.
4 馮慶梅.醫(yī)院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內涵及實踐.衛(wèi)生行政管理,2008,1:141-142.
5 蘇錦治.手術患者的人性護理.臨床護理,2008,10:126.
6 劉志華.活體肝移植供體圍手術期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河北醫(yī)藥,2009,3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