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擁有“特洛伊”小行星
億萬年來,月球是地球的親密“伴侶”,相伴繞太陽運行。不過,一些天文學家近期發(fā)現(xiàn),除月球這一“正房”外,一顆藏在地球繞日軌道上的小行星已“默默”伴隨地球至少數(shù)千年。在天文學界,這種與行星共用軌道的小行星獲稱“特洛伊”小行星。地球是太陽系中第四個獲證“俘獲”這類小行星的大行星。
在太陽系內(nèi),多數(shù)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特定區(qū)域內(nèi)。另一類小行星被一些大行星的引力“俘獲”,共用繞日軌道。先前,木星、火星和海王星獲證有這類“特洛伊”小行星。
先前,天文學界對地球是否有這類小行星存疑。一部分人認定,地球有這類“隨從”,只不過,它們藏了起來。
美國《洛杉磯時報》28日報道,小行星若與大行星共用繞日軌道,需要位于“拉格朗日”點上。
為解答天文學界的疑問,加拿大艾伯塔省阿薩巴斯卡大學空間科學家馬丁·康納斯想到一個方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搭載的鏡片與太陽成90度夾角,或許可以用于探索“拉格朗日”L4和L5點上的星體。
英國《自然》雜志網(wǎng)絡版27日刊登一篇研究報告,稱“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2010年末觀察到一顆小行星,名為2010TK7,直徑大約300米,或許是屬于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2011年4月,康納斯及其研究小組借助美國夏威夷一架地面望遠鏡觀測這顆小行星,更新軌道數(shù)據(jù),確認它就是“特洛伊”小行星。
不過,這顆小行星的軌道有些怪,不固定在“拉格朗日”點上,而是在一定區(qū)間內(nèi)穩(wěn)定振蕩。另外,它并不始終位于一個“拉格朗日”點,而是以400年為周期,在L3和L4兩點之間穿梭。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埃米·邁因策爾告訴《洛杉磯時報》記者:“這是一種先前被假定存在的全新近地天體?!边~因策爾說,如果發(fā)現(xiàn)更多“特洛伊”小行星,人類或許可以登上它們,獲取珍貴礦產(chǎn)資源。不過,2010TK7并非合適的登陸對象。
摘自2011年7月29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