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麗,李賜平,劉有為
(西華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9)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兒童的早期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1.家長的愿望?,F(xiàn)在的家庭中一般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特別注重這一個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極其強烈。從開始的胎教到孩子出生后的早教再到以后的教育,家長們都非常關心。尤其是現(xiàn)代腦科學證明孩子的早期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引導家長們及早就把孩子送去接受早期教育。
2.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快速,競爭越來越激烈。知識經(jīng)濟時代早已到來,在這樣的社會中要想取得生存與不斷進步必須具備充足的知識。要想讓孩子以后更加成功,必須比別人起步要早,接受更好、更科學的教育。國家也把科教興國放在了極高的地位,只有教育好了,人才多了,國家才能更加強大。
現(xiàn)在的早期教育內容過于片面,家長把孩子送去接受的教育,片面地灌輸智力知識,看重孩子一天認了幾個字,畫的畫好不好,會算什么數(shù),這樣忽略了兒童的天性。兒童是愛玩的,他們的好奇心、模仿能力都很強。只注重智力知識的教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態(tài)度、審美、習慣的教育。德國的卡爾·威特認為,教給三歲以前的兒童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反復灌輸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等所謂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模式;另一方面,則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tài)度?!蔽覀儸F(xiàn)在的早期教育只注重了一個方面,是不利于兒童全面發(fā)展的。
兒童早期教育至關重要,如果用正確的方法教育,會培養(yǎng)出天才。但是現(xiàn)在的天才為什么是少數(shù)的呢?除了遺傳因素外,早期教育方法的不科學性、片面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片面地灌輸兒童以知識,使得兒童對知識產(chǎn)生抵抗情趣,喪失了探索接觸新知識的信心與欲望。常此以往,我們的早期教育還不如不進行,不如給予兒童更多的時間去玩耍,自我探索,在玩中學。
現(xiàn)代化過早滲透到教育中。孩子們的教育是在高樓大廈、電腦、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事物中進行的。每天聞到的花香是帶有汽油味的,看到的蝴蝶等更多的是來自實驗室的標本。因為我們沒有提供一個自然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去接觸自然。兒童是需要在自然中不斷發(fā)展的。我們應該給予兒童更多的時間,等待他們的心智成熟。
總的來說,現(xiàn)在兒童早期教育就是現(xiàn)代化教育過于嚴重,忽略兒童的天性,過分干涉孩子的成長,把孩子看做是成人的縮小版,去兒童化現(xiàn)象嚴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任何急于求成的教育無異于揠苗助長。我們應該注重兒童的心靈與智力的和諧發(fā)展,保衛(wèi)兒童的兒童化,無論孩子具有怎樣的潛能都應得到尊重,自由地發(fā)展。
關于兒童教育的兒童化,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教育的兒童化,無論知識的傳授,還是道德的培養(yǎng),都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兒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來選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陳先生明確指出:“對兒童的培養(yǎng)與成人不同,不能給他們成人化的東西,要適應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要做到兒童化。”[1]
如何做到兒童早期教育的兒童化,先讓我們看一下成功的兒童早期教育——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學校是由奧地利科學家、教育家和哲學家魯?shù)婪颉な反{根據(jù)人智學的理念為一個叫Waldorf 的香煙廠的工人子弟創(chuàng)辦的學校,并命名為自由華德福學校。至今華德福學校已經(jīng)有9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各地開辦了辦學點,并在歐美等國受到廣泛歡迎。在我國成都和深圳也開辦了華德福幼兒園。那么我們來看一下華德福教育的教育理念:
1.重視階段性
兒童的發(fā)展是有階段性的,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一個階段進行教育,同時又要考慮,這個階段與其他階段的協(xié)調性。每個階段都有其自身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華德福教育的理論——人智學把人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7年為一個周期。第一個成長階段是指從出生到大約7歲換乳牙之前,在這個階段兒童的身體成長極其迅速,他們傾向于通過動作學習,對周圍世界做出反應[2],在這個階段,模仿對兒童學習非常重要,但是如果過多地對兒童進行強制的教育,效果則會適得其反,會影響兒童發(fā)展的平衡性。第二個成長階段是從7歲到青春期,在這個階段,兒童的生命組織構成力主要活躍在感覺的發(fā)展上。兒童開始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外面的世界、用心體會,并能形成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是,這個階段兒童的思想還欠缺理性。第三個成長階段是從青春期到21 歲,在這個階段,兒童的生命組織構成力活躍在思想意識的發(fā)展上,兒童的心智逐漸走向成熟,同時,他能形成自己的判斷力。在每個發(fā)展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孩子才能形成特定的能力,為孩子以后的發(fā)展做好準備。
2.重視個體身體和心靈、智力和道德、文學與藝術的和諧全面發(fā)展
華德福教育重視身體和心靈,智力和道德,文學和藝術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尤其重視對真、善、美的教育;注重孩子的身體發(fā)展,反對過早地對兒童施加超過其心智水平的教育;還注意培養(yǎng)孩子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不把成人的思想強加給兒童。每個老師的任務就是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各自的潛力,提供環(huán)境,讓潛能發(fā)揮。所以,在華德福學校里,孩子們每天都會開心,不必因為自己某一科成績不好而難過,因為孩子們知道自己有自己的優(yōu)勢。
華德福教育注重藝術教育,通過藝術教育讓兒童的心靈提升到一定的層次,感受來自心靈的美。從而使學生更具有人性,藝術性的教育不是上好藝術課,而是注重塑造一個懂得美感、具有人性的人。
3.重視在自然中進行教育
華德福教育早期的教室是古堡式的,還有泥土的小路,學生有自己的種植園,孩子們能夠充分接近自然。對兒童而言最好的東西就是自然的東西,自然的東西可以給兒童更多美的感覺,在自然中兒童可以更好地去探索,體會自己是自然中的一分子,更好地保護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體會生存的意義。
4.重視兒童個性的培養(yǎng)
華德福教育重視兒童個性的培養(yǎng)。教師遵從孩子的個性發(fā)展,運用適合不同孩子的不同的教育方法。
5.重視兒童身體發(fā)展成熟,反對過早地對兒童施加不適宜地教育與訓練
在華德福教育中沒有教材,孩子們自己書寫自己的教材;不注重對孩子進行讀、寫、算等的學術內容,讓孩子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動物研究表明,在腦發(fā)育的關鍵期內,某些腦功能的形成與發(fā)展比其他時期更容易受損,一旦受損,也可表現(xiàn)出更強的康復或補償?shù)哪芰Α5侨绻谶@個時期兒童受到不適宜的刺激,也將會產(chǎn)生永久性的傷害。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在心理和生理上有自己的組合狀態(tài)。過早地進行學習,在孩子的腦連接還未成熟之前效率是很低的。兒童應該通過玩來學習,更多地進行游戲教育。
華德福教育理念還有很多,針對現(xiàn)在我國兒童早期教育去兒童化的現(xiàn)狀,借鑒華德福教育理念,讓我們的兒童教育更兒童化,我們應該做如下努力:
1.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和家長是實施早期教育的主體,而家長的培訓教育也是由教師來進行的,所以,要想保衛(wèi)兒童早期教育的兒童化,首先應該讓教師轉變觀念。對教師進行培訓,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如華德福教育、蒙臺梭利教育等成功地貼合兒童本性的教育。以兒童的經(jīng)驗為依據(jù)選擇教育內容,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強加給兒童;順應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耐心,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能消極怠慢;保護孩子的天性,呵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尊重兒童,讓兒童自己探索,不要越俎代庖。
為兒童潛能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環(huán)境包括物的環(huán)境和人的環(huán)境。物的環(huán)境包括干凈整潔的教室,花草與綠樹,布置一些適合兒童的掛畫等,這樣可以讓兒童身心舒適,心情愉悅。人的環(huán)境是指老師對兒童的行為不應妄自評論,要保護兒童的自尊心;教師還要以身作則,把好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兒童通過模仿就可以獲得積極的行為。
2.遵從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華德福教育理念認為,人的發(fā)展是有階段性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fā)展任務,只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完成了,才有利于人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兒童發(fā)展階段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好動、有好奇心、好游戲、有超強的模仿能力。制定教育計劃和教育內容,應該遵從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一切從孩子本身出發(fā),只有最貼合實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不應急于求成,強加一些內容給兒童,也不要消極怠慢,錯過了最佳發(fā)展期。
3.讓兒童在生活中學習
教育不能強加,否則會影響兒童的積極性。在非注意狀態(tài)下,兒童可以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息保持敏感,并逐步習得大量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內隱學習的方式,不僅占用的資源少,而且習得的內容能保持較長的時間[3]。就像母語的習得一樣,極少通過專門的學習獲得,而是通過交往過程實現(xiàn)的。因此,應該重視兒童的活動課程,不要把教育僅僅局限于課堂,保護兒童的天性,讓兒童動手,動腦真正的參與,提供足夠的活動經(jīng)驗。
4.讓兒童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接受
兒童早期通過動作去看世界,凡是兒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家長和老師提供這個環(huán)境就可以。不能讓兒童喪失動手的能力,這樣兒童才會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兒童在做和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能力。只有兒童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自己探索,接受刺激,他的大腦才會發(fā)展得更好、更快;被動地接受教育會讓兒童失去樂趣,不利于兒童以后的學習。
5.親近自然
華德福教育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的兒童早期教育要保衛(wèi)兒童化就應該讓兒童接觸自然,注重引導兒童理解和認識人在自然中的角色和和諧關系,教育兒童用特別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引導兒童熱情細心地對待自然中的動植物,就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熱愛自然,讓這種愛根植于心靈的深處,滋養(yǎng)心靈,提升感受能力。
6.注重全面教育
人要發(fā)展,就要全面發(fā)展,不能只注重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天才的養(yǎng)成不是靠單方面的教育完成的。比如考取哈佛大學,獲得每年1.8萬美元獎學金的張肇牧,他的父親在總結其成功教育經(jīng)驗時寫道:“關注0到6歲孩子的教育,教育內容要全面,如練習識字,培養(yǎng)想象、仁義、堅強、勇敢、鍛煉、聆聽音樂、熱情禮貌、語言表達、觀察能力、接觸自然、培養(yǎng)興趣、異想天開、為他人著想,等等?!背晒Φ脑缙诮逃WC全面發(fā)展,包括身體、習慣、品質、交往、意志、情感、自信、勇敢、愛問、表達、思維等各方面的成長。
總之,讓我們的兒童早期教育更加科學,就要做到“遇物而教”,遵從規(guī)律性,貼合兒童天性,保衛(wèi)兒童化。只有這樣,我們的早期教育才不至于是揠苗助長的教育,我們的兒童才能更健康愉悅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鶴琴.陳鶴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215.
[2]琳·歐德菲爾德.自由的學習[M].李澤武,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32.
[3]沈曉明.兒童腦科學研究的臨床和教育學意義:從研究到應用[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