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yīng)杰
(鄭州市中醫(yī)院,河南鄭州450007)
我國是乙肝病毒感染率非常高的國家,其中部分患者可能經(jīng)過肝纖維化進展為肝硬化,發(fā)病高峰年齡在35~50歲,出現(xiàn)并發(fā)癥時死亡率高,患者治療難度大,經(jīng)濟負擔重。因此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和抗纖維化治療是當前研究熱點。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42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國傳染病會議通過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診斷標準(西安)[1],并排除其他病毒交叉重疊感染如HIV、HCV或HDV感染患者,排除使用其他抗病毒藥物或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患者,排除酒精性肝病或肝惡性腫瘤者。根據(jù)自愿服中藥湯劑分為兩組。其中中藥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齡33~65歲,平均(43.2±10.7)歲,病程10~20年;對照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齡32~64歲,平均(42.8±11.3)歲,病程9~2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治療前肝功能指標、血清HBV-DNA水平及肝纖維化指標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對癥治療及保肝治療,并口服恩替卡韋(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chǎn))0.5mg,每日1次。治療組加用自擬養(yǎng)陰化癥湯治療,藥物組成:生地15g,赤白芍15g,枸杞子20g,女貞子20g,制首烏20g,當歸10g,丹參20g,莪術(shù)10g,炙鱉甲20g。加減:肝郁不舒者加郁金10g,柴胡10g;兼有腹水者去生地,加茯苓15g,澤瀉 15g;有出血癥狀者加地榆30g;腹脹甚則加枳殼6g;尿赤口干者加麥冬15g,石斛15g;大便溏者去首烏加葛根15g,白術(shù)15g,便秘者加栝樓仁15g;貧血者加黨參15g。水煎服,30d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兩日1劑。
所有患者治療時間均為6個月,患者均知情同意。
分別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第3、6個月時臨床癥狀、體征、肝功能、HBV-DNA水平及肝纖維化等項指標。
參照文獻[1]擬定。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復(fù)正常,血清纖維化指標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肝功能改善,血清纖維化指標好轉(zhuǎn);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肝功能、血清纖維化指標未達到有效標準。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進行分析,兩組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變化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ALT(U/L) AST(U/L) TBIL(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中藥組 254.1±67.2 60.1±15.5#* 115.4±37.5 45.3±10.7#* 92.3±12.5 35.9±6.8#*對照組 249.5±70.2 88.4±24.7# 118.8±42.8 56.4±12.9# 91.7±13.8 63.4±8.9#組別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纖維化指標變化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纖維化指標變化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透明質(zhì)酸(HA) 層黏連蛋白(L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中藥組42 569.2±167.4 189.4±40.9#*173.1±37.4 109.5±23.0#*對照組48 571.3±173.0 267.8±69.4#175.7±40.2 140.8±28.9#
見表3。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無與所用藥物相關(guān)的腎功能損害,沒有中途退出的病例。
慢性乙型肝炎為長期感染HBV病毒所致,其緩慢進展,多有肝纖維增生、肝功能失代償甚至發(fā)展為肝癌,我國感染者達10%左右。對于早中期肝硬化,臨床多用抗纖維化及抗病毒治療,但療程長、費用大、易反復(fù)。
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屬“脅痛”“癥瘕”黃疸”等范疇,其因濕熱邪毒傷及肝脾,久病體虛而傷腎,致氣結(jié)血瘀,阻于肝絡(luò),積聚成癥瘕[2]。我們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給予自擬養(yǎng)陰化癥湯治療,共奏養(yǎng)陰解毒、疏肝健脾益腎、化瘀消癥之功,效果良好。
臨床治療結(jié)果顯示,上述諸藥物與復(fù)方甘草酸苷同用雖不能顯著殺滅或抑制病毒,但可以顯著減輕肝細胞炎癥活動度,延長肝細胞的壽命,明顯改善肝功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阻止或減少肝臟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復(fù)發(fā),療效好而穩(wěn)定,且價廉。在目前沒有成熟的治療方法的情況下,大膽探索采用祖國醫(yī)學和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是目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最佳治療選擇。
本觀察采用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在改善臨床癥狀方面效果明顯,且對改善肝功能及肝纖維化指標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肝纖維化,值得進一步研究。
[1]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止方案[J].傳染病信息,2000,13(4):143-148.
[2]許國智.中西結(jié)合治療乙型病毒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研究[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0,2(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