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勤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紫砂陶刻魅力
董亞勤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別于漆雕、木雕、碑文銘刻及其它刻繪。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線條等復雜的造型上進行刻畫。
陶刻;裝飾
紫砂陶嶄露頭角始于宋代,當時著名詩人梅堯臣的《宛陵集》中有詩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又云:“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詩中提到的“紫泥、砂罌”指的就是紫砂陶。
至元代,紫砂陶的成型、燒制技術有了新的發(fā)展,已開始在紫砂壺上鐫刻銘文。到清代嘉慶年間西泠八家的著名金石書畫家陳鴻壽和制壺高手楊彭年的合作,有了紫砂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使金石篆刻、書畫藝術與紫砂壺藝有機的結合,形成獨具風騷的紫砂文化,為后來陶藝人的發(fā)展拓展了無限空間,因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陶刻人。如,民間七藝人之首的陶刻家任滏庭。他們的作品,融雕塑繪畫、金石、文學于一身,刀法的嫻熟、流暢,力道的遒勁和虛浮,虛實相生、渾厚端莊、古樸典雅、新穎別致,使人愛不釋手。
紫砂裝飾,大體分為紫砂陶刻,鑲嵌技藝——嵌金銀絲、嵌泥、泥繪、堆泥等兩大類。最常見的裝飾,就是在紫砂的半成品上進行陶刻。若是知名書畫家在紫砂器具上提字作畫后再請?zhí)湛碳乙浪}字畫雕刻,將書畫家的畫風筆韻留在器具上,則更提高紫砂器皿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
鑲嵌技藝常見的是嵌泥、泥繪和堆泥。嵌泥——是將紫砂壺表面刻畫出線條凹槽,嵌入不同色泥,再入窯燒制而成。如:工藝大師何道洪制作的《飲水思源壺》,壺身黃色部分即嵌泥。泥繪——是在素靜的壺表上,用同色或不同角紫砂泥色勾勒出字畫,再燒制而成。堆泥——是用同色的紫砂泥做更立體的堆砌裝飾。如:高級工藝師毛國強制作的《雙龍戲珠壺》,其藝術效果,達到外表與整體活潑的立體美感?,F(xiàn)代紫砂裝飾:刻、鏤、塑、貼、堆、描、嵌、泥繪、絞泥等手法呈現(xiàn)多樣化,裝飾種類多,各式裝飾手法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大大向前推進一步,拓展了裝飾藝術的廣度和深度。陶刻載體有壺、盆、瓶、杯、盤、鼎、陶板等,至此“陶刻”已自成一格,成為紫砂陶中一種藝術門類。
紫砂陶刻裝飾藝術的技法可分為印刻(雙刀正入法)和空刻(單刀側入法)二種。印刻是先將詩詞書畫的底稿謄印到壺坯表面,再運刀依樣雕刻,通常由一般刻工進行雕刻??湛虅t須由具備多年雕刻經(jīng)驗的紫砂藝人進行雕刻工序,或熟悉紫砂陶刻的書畫家親手雕刻,他們在確定大體輪廓安排后,用斜刀刻法以刀代筆,唯刻畫精細的作品,必須注意行刀的浮沈利鈍、深淺寬窄、刀勢的氣脈連貫,以顯示出跡外傳神的韻致??湛逃玫侗仨毿赜谐芍?,自由馳騁,猶如天馬行空,刀法多變,可輕可重,或虛或?qū)崳纱挚杉?,或刮或劃,粗獷豪放,耐人尋味,這樣才能反映出紫砂陶刻的藝術特點。
總之,陶刻藝術不但要注重形式、內(nèi)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書畫功力以及人格氣質(zhì)整體的表現(xiàn)。寫神才是藝術的本質(zhì),也是藝術表現(xiàn)水平的重要標準。所以,一把茗壺配上得體的陶刻書畫裝飾,便為好的藝術作品,閑暇之余,沏上香茗,品茗賞壺,當余甘留舌之時,體會銘文刻畫的意境,當能理解文人雅士對茶道的鐘情、砂壺的珍愛及陶刻藝術的頌贊。
[1]《中國美術辭典》沈柔堅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
[2]《淘砂集》丁國興、壺春閣香港壺春閣1991年版
[3]《宜興紫砂珍賞》顧景舟、徐秀棠、李昌鴻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