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蕊 李月莉 張海燕
膀胱鏡檢查是膀胱疾病診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檢查,但是膀胱鏡檢查是一項侵入性操作,大多數(shù)患者對此項檢查缺乏認知和了解,我們通過對膀胱鏡檢查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認知行為干預,提高了患者對膀胱鏡檢查的耐受性,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至4月首次接受膀胱經(jīng)檢查的患者100例,按單雙號分為觀察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28~87歲,平均年齡57.5歲;對照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齡29~84歲,平均年齡56.5歲。2組年齡、性別間具有可比性,均使用同一型號膀胱鏡。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給予必要的解釋講解檢查中的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配合;觀察組在次基礎上設專人對患者進行評估,進而實施有針對性的行為干預。
1.2.1 認知干預:首先通過自行設計問卷調(diào)查,評估患者對膀胱鏡檢查的認知程度和憂慮擔心的問題,進而實施有針對行的心理指導。如:向患者介紹所使用的膀胱鏡的優(yōu)點及表面麻醉劑的改進,此項檢查并非特別痛苦;消毒效果肯定;操作者業(yè)務水平等,使患者對檢查的安全性、可靠性充分了解;告知患者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減輕不適的方法及配合要點,同時強調(diào)術中不適受情緒和注意力的影響,如果過度緊張恐懼反而會強化和增加痛苦感受。
1.2.2 情感干預:護士在與患者交談中態(tài)度真誠、耐心解答各種疑問,消除心中顧慮,取得患者的信任;檢查中運用表揚性的語言和選擇適當?shù)脑掝}與其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并給予鼓勵和安慰,使患者主動配合,達到檢查的預期效果。
1.2.3 行為干預:患者會因為緊張甚至會引起肌肉痙攣,護士用親切的語言安慰鼓勵患者,采用分心法、肌肉放松訓練法、呼吸形式指導等減輕患者不適,同時將患者雙腿不能托得太高,以免會陰部軟組織緊繃,增加不適感;也可通過肢體語言,如握住患者的手、撫摸等給予行為支持[1];如不適明顯,放慢速度或暫停,患者適應后繼續(xù)。
1.3 觀察指標方法
1.3.1 檢查中不適程度評定 操作中根據(jù)患者的表情和痛苦癥狀,評估其客觀行為程度,用完全沒有、輕、中、重度4個程度進行評定。
1.3.2 耐受程度量表 參考WHO疼痛程度分級標準[2](1)0級:無痛苦或稍感不適;(2)Ⅰ級:輕微痛苦可以忍受;(3)Ⅱ級:明顯痛苦仍可忍受;(4)Ⅲ級:極度痛苦不能忍受,發(fā)出痛苦呻吟,分別在膀胱鏡檢查結束后要求2組進行自我評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檢查中不適程度比較 觀察組不適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u=3.4984,P<0.01)。見表1。
表1 2組檢查中不適程度比較 n=50,例
2.2 2組耐受程度分級比較 觀察組耐受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u=4.0301,P<0.01)。見表2。
表2 2組耐受程度分級比較 n=50,例
初次受檢的患者對膀胱鏡檢查認知不足,認為檢查痛苦是必然的,擔心檢查的安全性,這些可作為應激源刺激患者發(fā)生生理、心理反應,表現(xiàn)為緊張、恐懼、焦慮、敏感性增強等[3],于是檢查中常出現(xiàn)不恰當?shù)暮粑绞健⒓∪獾牟贿m當收縮,增加患者的痛苦感受。
實施針對性的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患者對檢查的耐受性。針對性的認知行為干預,可使患者對檢查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由被動變主動配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客觀行為表現(xiàn)程度明顯減輕,耐受程度明顯提高。對膀胱鏡檢查患者實施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對保證膀胱鏡檢查和治療有重要意義,發(fā)揮其更好更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1 李艷文.纖維乳管鏡檢查的護理配合.護士進修雜志,2010,25:758-759.
2 許毅,季峰,厲有名.心理-行為干預減輕胃鏡受檢者痛苦感覺的研究,浙江實用醫(yī)學,1999,4:12-14.
3 李小麟主編.精神科護理學.第1版.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