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芝 張思潔 韓亞光 梁獻偉
含蒽環(huán)類的方案已被公認為治療乳腺癌有效的化療方案,隨著乳腺癌綜合治療療效的提高,生存期延長,減輕化療毒副反應尤其是心臟毒性的研究日益成為研究熱點。本研究對乳腺癌術后采用含蒽環(huán)類藥物方案輔助化療的患者,觀察參芪扶正注射液預防化療所致心臟毒性的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有化療指證的乳腺癌術后患者42例,入選病例均經病理證實,均為術后輔助化療,血象、心、肝、腎功能正常,無化療禁忌證。Karnofsky評分>80分,100分34例,90分4例,80分4例,平均97.1分。42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3歲~62歲,平均年齡52歲。4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20)與治療組(n=22),2組在年齡、心電圖表現(xiàn)、臨床分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化療方案用FAC、AC化療,同時參芪扶正注射液250 m l,靜脈滴注,1次/d(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連續(xù)5~8 d。對照組:單純化療,方案同治療組,4周期以上列入統(tǒng)計。
1.3 心臟毒性反應以心電圖異常、超聲心動圖觀察LVEF評價。全部病例在每次化療前均做十二導聯(lián)心電圖,并在第四周期用藥后第7天復查,主要觀察非特異性ST-T段和T波改變,QRS低電壓,QT-QTC延長及心律失常情況(包括各種早搏,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等)。全部病例在每次化療前及第四周期用藥后第7天,做超聲心動圖檢查,主要觀察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治療中注意患者心血管方面的癥狀。
1.4 心電圖異常的評判 心電圖正常者出現(xiàn)異常情況,原有心電圖異常者出現(xiàn)新發(fā)情況或原有異常加重者(如早搏增多、ST-T改變導聯(lián)增多等)。
1.5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治療完成情況 所有患者至少完成4個周期的化療,其中治療組完成4個周期者15例,完成6個周期者7例;對照組完成4個周期者14例,完成6個周期者6例。無脫落病例。
2.2 2 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組22例中有3例發(fā)生心電圖異常,其中ST-T異常2例,竇性心動過速1例,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為13.6%;對照組20例中有5例發(fā)生心電圖異常,其中ST-T異常3例,QRS低電壓l例,竇性心動過速1例,早搏1例,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為25.0%;治療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2 組超聲心動圖LVEF比較 2組患者化療前LVEF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熐昂蠼M內比較,治療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熀?組LVEF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年齡及超聲心動圖LVEF比較±s
表1 2組年齡及超聲心動圖LVEF比較±s
注:與化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年齡(歲) 化療前LVEF(%) 化療后LVEF(%)對照組(n=20) 52±9 65±6 55±5*治療組(n=22) 53±9 65±5 61±6#
蒽環(huán)類藥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是乳腺癌治療的一線藥物,是術后輔助治療及姑息治療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但是,蒽環(huán)類藥物的心臟毒性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使用,一旦患者使用到累積劑量,其發(fā)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率大大提高,其晚期心臟毒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此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早期發(fā)現(xiàn)及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其心肌損害日益引起重視。蒽環(huán)類藥物造成心臟損害的確切機制還不清楚,有研究認為蒽環(huán)類藥物引發(fā)自由基的產生導致過氧化作用損傷心肌細胞是心臟毒性的重要原因[1],此外,蒽環(huán)類藥物還可以嵌入DNA內并調整細胞內信號轉導而改變核苷酸的生物特性,導致心肌細胞死亡或者損傷[2],其他還有鈣超載、線粒體損傷、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等機制[3]。
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人參、五味子、黃芪、女貞子、丹參等中藥可減輕自由基對心肌的損害,且對心肌細胞具有營養(yǎng)作用,可作為臨床預防及治療心肌損傷的藥物。參芪扶正注射液是由黨參、黃芪精制而成,有研究發(fā)現(xiàn),黨參、黃芪能促進心肌細胞內ATP合成,增加心肌的能量供應;抑制心肌細胞內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cAMP含量,促進鈣通道的激活,鈣內流加速;同時細胞內cAMP增加促進肌漿網釋放鈣,心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lián)增強,加強心肌收縮力;參、芪能抗缺氧,保護線粒體、溶酶體,從而保護心肌細胞,同時有營養(yǎng)心肌細胞、改善心肌細胞代謝的作用。理論上講,該藥對預防和糾正化療藥物所致的急性心臟損害有一定作用。本研究顯示,心電圖表現(xiàn)及LVEF化療前2組無顯著性差異,化療后,治療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13.6%,對照組為25%,對照組高于治療組;超聲心動圖中LVEF化療后對照組低于治療組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治療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T波異常)在后續(xù)治療中恢復正常。結果提示參芪扶正注射液與蒽環(huán)類藥物同時應用,在保護心臟功能等方面有一定效果,可能減少心臟急性毒性反應的發(fā)生,有報道,急性心臟毒性與慢性心肌損害有關。因而其對慢性心臟毒性反應發(fā)生率減少可能有益,有待進一步觀察。
隨著蒽環(huán)類藥物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其心臟毒性受到愈來愈多的學者的關注,中藥及復方制劑對心肌的保護作用被漸漸認識,但與蒽環(huán)類藥物合用的時間、劑量、方式及確切療效、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1 周際昌主編.實用腫瘤內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454-457.
2 Geisberg CA,Sawyer DB.Mechanisms of anthracycline cardiotoxicity and strategies to decrease cardiac damage.Curr Hypertens Rep,2010,12:404-410.
3 Dirk I,Ulrich A,Walker E.Role ofmtDNA lesions anthracycline cardiotoxicity.Cardiovasc Toxicol,2007,7: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