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英 劉小玲 曲秋楠
(遼源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 吉林遼源 136200)
手部肌腱損傷約占手外傷30%[1],其中屈肌腱損傷術后極易形成肌腱粘連,使手的功能嚴重受限,尤其是II區(qū)屈肌腱損傷,修復后易發(fā)生肌腱粘連,一般在肌腱修復術后的3~6個月進行肌腱粘連松解術。如果術后沒有及時有效的早期的康復功能鍛煉,不但術后效果不佳,甚至粘連范圍更大受功能進一步受損,在2003年至2009年間,我院對屈肌腱粘連松解的患者術后護理上進行系統(tǒng)康復訓練[2],獲得了滿意的療效。
本組70例,年齡13~60歲,平均35歲,初次術后3~8個月,平均6個月,損傷部位:均為II區(qū),術后隨訪6~12個月,均由護士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鍛煉指導,本組術后48h開始功能練習,去除包扎敷料后,進行屈、伸指活動鍛煉,并配合理療,必要時佩帶支具練習。采用Boyes練習法對住院患者進行療效評價,優(yōu)良率為90%(63例)。
在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下,指掌側(cè)連續(xù)Z字切口,并使切口長度超過粘連范圍,肌腱松解主要采用銳性剝離,為防止再次粘連,可在松解后的肌腱周圍涂抹幾丁糖,松解完成后牽拉肌腱近端,患指能充分屈曲,牽拉肌腱遠端,肌腱能至少滑動2cm,必須在直視下充分徹底的止血,9例在肌腱松解的同時取部分伸肌支持帶腕橫韌帶重建A2或A4滑車,術后加壓包扎,患手固定于功能位,患肢抬高制動。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將患肢抬高,并及時和醫(yī)生溝通,詳細了解病情及手術方案,并與康復理療師探討具體功能訓練計劃,并制定相應的系統(tǒng)的護理計劃。
分析病人的心里,針對患者不同的心里問題,給予正確的疏導,肌腱粘連的患者病情常較復雜,手功能受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患者此前可能已做過多次手術,因而對再次手術抱有恐懼心理,對手術效果缺乏合理的預期,病人對手指功能恢復期望大,術后早期活動病人懼怕疼痛,擔心肌腱斷裂,導致對早期活動的抵抗或盲目活動過度,病人易出現(xiàn)焦慮,急躁等不良心理,護士應主動熱情與患者交談,讓病人了解適時功能鍛煉是治療的關鍵,消除其不必要的顧慮。技術操作認真熟練,耐心解釋病人提出的問題,盡可能消除其緊張源,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及情緒支持,培養(yǎng)其樂觀情緒,使其積極配合主動參與早期活動。
術后48h內(nèi)給予固定支具制動,術后48~72h,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取下固定支具,先行屈患側(cè)伸腕關節(jié)5次,再換動力支具行拉緊鍛煉法,由護理人員將患指被動活動至完全屈曲位停留5~10s,再由患者控制性主動伸直,連續(xù)鍛煉2min,每日2次,耐心糾正訓練中不成功的動作。術后需要保護重建滑車者,活動時可以使用環(huán)形帶,并適當減少活動次數(shù),開始時如果局部疼痛明顯,予心里護理及應用鎮(zhèn)痛藥物,3~7d在動力支具保護下行患指主動屈曲伸直活動,每日6次,每次2min,但滑車重建者仍行被動屈曲主動伸直活動。術后第2周起逐步增大活動范圍和強度,患指主動屈曲伸直活動每2小時1次?;囍亟ㄕ咝栊g后第3周起行主動屈曲伸直活動,予以肌腱滑動訓練,每日2次,切要循序漸進。
溫熱療法:術后48h予以紅外照射,在功能鍛煉前進行,每次30min,每日2次。
蠟療:蠟療熱滲透作用較深,切包含油質(zhì),對皮膚有滋潤作用,能軟化皮膚和肌腱疤痕,予每日2次,每次20min。
中頻電療:軟化疤痕松解粘連,調(diào)整神經(jīng)功能,每日1次,每次20min,避免瘢痕形成,有效地防止肌腱與周圍組織粘連[3]。
術后隨訪6~12個月,優(yōu)良率90%。
屈肌腱粘連產(chǎn)生是由于參與肌腱愈合的肌腱細胞和肌腱周圍組織來源的外源細胞連接成一整體的現(xiàn)象。肌腱松解術后要增加肌腱在鞘內(nèi)的滑動幅度,改善手的功能,肌腱松解術后常在肌腱與周圍組織的相對面留下粗糙創(chuàng)面,粘連松解范圍一般超過實際損傷范圍,粘連區(qū)往往有滑車受損,手術時醫(yī)生根據(jù)病情決定是否滑車重建松解術,及其重要的是不失時機的進行肌腱活動度練習,力求術中達到的活動范圍。否則將引起更加嚴重的粘連,手的功能會更差。
術后48h為滲血期,應予完全制動,以減少出如在此活動,出血和積血增多,血液在組織間隙中有強烈的刺激成纖維細胞向疤痕組織分化的作用。術后2~3d,創(chuàng)面滲血基本停止,48h~1周為炎性腫脹期,手指和掌部腫脹明顯,粘連初步形成,此期最為關鍵,應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全手主動被動活動,配合理療,減少疤痕的形成,由于手部神經(jīng)豐富,肌腱松解術后,患者常會感到傷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4],此時練習往往有疼痛,應積極的止痛,對疼痛敏感者可予以止痛劑,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予以心里護理,告知病人正確處理腫脹會逐漸消退,疼痛逐漸減輕,活動量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此后逐漸增加活動度,術后與醫(yī)生及時溝通,了解手術方法,是否行滑車重建,對于行滑車重建者應嚴格控制主動活動時間及活動范圍幅度。
我們認為完善、周密的護理工作,是肌腱粘連松解手術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嚴格執(zhí)行各項護理措施,重視并加強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止痛護理及功能鍛煉指導工作,術后護理對手指粘連松解病人意義重大,此間,一般病人缺乏康復人員和外科醫(yī)生在床邊長時間的指導和訓練,我院對手指粘連松解病人在術后采用一般常規(guī)護理和康復功能訓練系統(tǒng)結(jié)合,術后功能鍛煉在醫(yī)護人員的嚴格指導下進行,掌握好主動運動的時間,避免早期的主動屈曲活動,防止肌腱斷裂。由護士床邊長時間具體指導,并將臨床和康復醫(yī)生提供的信息資料綜合分析后,采取個性化護理。鼓勵病人循序漸進,克服急躁,養(yǎng)成規(guī)則的鍛煉習慣,保質(zhì)保量完成鍛煉任務,能有效提高手指的康復效果。
[1]魏壯,崔樹森,張巨,等.預防肌腱粘連的研究與進展[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27(2):218~220.
[2]張纓,岳壽偉,壽奎水,等.手外傷后指間關節(jié)僵硬的系統(tǒng)康復治療[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3,25(2):98~100.
[3]閻秀林,王金田,王德江.臨床實用理療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28.
[4]傅愛鳳,黃日妹.護理干預減輕手外科病人術后疼痛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2,17(8):6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