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占廣 郝朝輝
如何在任職教育中發(fā)揮學員的主體作用
■呂占廣1郝朝輝2
逐步確立和增強學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員的任職能力,是任職教育的本質(zhì)要求。在任職教育中提高學員主體地位的首要條件在于教員和學員之間的相互溝通,著眼點在于以有效的形式使其主體地位得以確立。
任職教育;學員;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教學的目的在于把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內(nèi)化為個體的知識和才能,從而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員的能動性和自主性,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提高全面素質(zhì)和能力,使之最終成為社會的現(xiàn)實主體。任職教育從提高學員的任職能力出發(fā),要求逐步確立和增強學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由教員積極去塑造和建構學員主體。
任職教育的對象已經(jīng)完成基礎性的學歷教育,而且具有一定的崗位實踐經(jīng)歷,來院校進修的學員往往來自全軍各個行業(yè)、各種崗位,學員的組成十分復雜,需要教員逐一進行了解和溝通。具體來說,學員的組成以軍種劃分,參加培訓的既有海軍陸戰(zhàn)隊、空軍空降兵部隊的指揮干部,也有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師團級軍事指揮軍官和機關參謀;以兵種劃分,就更多了,有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裝甲兵,也有炮兵、防空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還有陸軍航空兵等部隊指揮和參謀軍官;以職務等級劃分,有連、營級指揮員,也有團、旅、師級指揮員,有統(tǒng)帥部的參謀,也有軍區(qū)、軍機關和師、團機關的參謀等。另外,學員自身的愛好、性格、養(yǎng)成以及學識的積累等也是不一樣的,教員必須了解這種多元化的特點,對這些內(nèi)在和外在的差異雖不必全部耳熟能詳,但大致的了解還是應該有的,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因人確定教學內(nèi)容和方案,因人實施培訓和教學。
學員之間以及學員對教員更應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相互取長補短,在教學中共同提高。對于教員的了解通常包括教員上課的風格、所要教授的內(nèi)容、擅長使用的手段、方法等,在對這些有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做好課下的預習,并搜集和研讀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料。
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主角,承擔任務,讓腦子有壓力,使學習有動力。
參加任職教育的學員在入學之前的部隊工作中是某一種工作的主體,并負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因此他們會主動地去完成各項任務,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到了教學中,他們變?yōu)槭芙逃?,除了學習知識,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如果自己的自制力強,他們可能還可以強迫自己去接受一定的知識;如果不強,就難免會出現(xiàn)上課睡覺或心不在焉的現(xiàn)象。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就必須發(fā)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仍然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主角,承擔任務,讓腦子有壓力,使學習有動力。
任職教育對象多為已經(jīng)在一定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的軍(士)官,有著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基礎,有一定的邏輯判斷和推理能力,有著自己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習慣,來校培訓的目的是為適應新崗位需要,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質(zhì)得到再提高和升華。要能使他們真正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單純的說教式、填鴨式教學顯然不能滿足需要,必須不斷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做課堂的主體,在教員的引導和啟發(fā)下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如在講軍事思想課程時,在教員講解完《孫子兵法》關于戰(zhàn)爭制勝因素的論述后,可以給他們提出一個戰(zhàn)例(如海灣戰(zhàn)爭),讓他們自己根據(jù)所學分析這場戰(zhàn)爭失敗或者勝利的原因,再根據(jù)現(xiàn)實工作的經(jīng)驗,相互交流,談出自己的體會。教員對學員分析不周的地方,進行補充和完善。通過這種互動合作的形式,使學員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確立,客觀上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2.098
1 白求恩軍醫(yī)學院軍事共同科目教研室;2 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