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博文
去年8月到今年6月,我到美國舊金山附近的岡薩雷斯中學做交換學生,趕上了美國高中傳統(tǒng)的一年一度的“王子”競選,并戴上了“王子”的桂冠。
對美國本土的學生來說,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我這個外來戶。
在美國,每個高中都會舉辦一個叫Homecoming的活動。在9~12個年級中,每個年級都會有兩到三個男生或女生分別被提名為本年級的王子與公主(十二年級是國王和皇后)候選人,經(jīng)過激烈角逐,最后產(chǎn)生王子與公主。在長達兩個星期的活動中,每一位被提名者,都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爭奪王子或公主的寶座。而我有幸,成為了被提名者中的一分子。
當我的競爭對手們將競選海報貼滿樓道時,我還在發(fā)愁海報到哪里找呢!我決定尋求其他同學與老師的幫助。
同學告訴我,在平時看起來很兇的Ms.Hillard那里可以得到空白的彩色海報。
放學后,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了她。出乎意料的是,她滿臉笑容地囑咐我:“如果下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時地尋求幫助。不要等到很晚了才來。大家都會幫助你的?!?/p>
更令我驚喜的是,在英語課上,同學們主動幫助我,而老師也在講完課后,答應了同學們的請求,允許我們一起在課上制作并張貼海報。很快,我的海報數(shù)量已經(jīng)不亞于其他競爭對手了。
在第一周的星期五下午,每一位競選者都必須參加Home?鄄coming的表演活動,借此機會更多地俘獲同學們的心。活動開始后,所有的競選者排隊在體育館外面等候主持人的召喚。與此同時,全校的學生和老師都會坐在體育館內(nèi),攜帶著喇叭、條幅,臉上抹著迷彩,觀看競選者們的表演。
當主持人念到我名字的時候,伴著全場的歡呼聲,我背著行進小軍鼓,隨著我所演奏的鼓聲進入體育館中央。相對于我的競爭對手靜靜地走上臺,我富有才藝的出場成就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開始,讓我在十一年級的王子競選中先拔頭籌。
隨后,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墨西哥人居多的學校里,我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演唱了一首由墨西哥知名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西班牙語歌曲《熱情相吻》。熟悉的語調(diào),濃厚的嗓音一下子拉近了我與觀眾的距離,大家為我的歌聲而陶醉和歡呼。
第二個星期四公布結(jié)果的緊張時刻到了。當我與競爭對手同時走向體育館中央時,四周的觀眾給予我們格外熱烈的歡呼和尖叫。最緊張的時刻,就是我們面朝大門,背對著頒獎嘉賓,他會將象征著榮譽的綬帶戴在最終成為王子的人的身上。
在一番緊張的等待之后,我終于如愿以償,戴上了綬帶!有幸成為十一年級王子的我,在臺上給了我的競爭對手、好朋友一個大大的擁抱。典禮結(jié)束后,我將綬帶脫下,披在了他的身上,表示我對他的驕傲與肯定。
這次的經(jīng)歷讓我難忘,因為它給了我深深的啟迪:勇敢向別人尋求幫助;敢于秀你所長、展你所有,并且付諸行動,你才能獲得成功;失敗并不意味著結(jié)束,成功了也應該給予失敗的對手足夠的尊重。
這只是我作為交換學生在美國學習一年的一個故事。在中國,我每天的生活內(nèi)容幾乎只是學習;而在這里,作為一名普通學生,我可以有時間和條件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譬如這次競選,譬如籃球隊、棒球隊等等。美國的老師、家長和身邊的同學不僅僅關(guān)注的是學習成績,更關(guān)注的是每一個人的特點。就像這次競選,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可能無法進入提名,但是有特點的同學,并且將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展示出來的同學,一定會受到大家青睞。
(陳福國摘自《中國青年報》2011年8月15日圖/劉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