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Web Quest教學模式是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系Bernie Dodge和Tom March博士于1995年開發(fā)的一種課程計劃,是一種基于因特網資源的探究學習模式,也稱網絡探究課[1]。該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教師作為引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參與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簡而言之,即把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授課的教學過程。Web Quest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弱,暫時還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以漸進、階梯形式提供學習幫助和支持,最終達到在沒有幫助情況下獨立完成復雜、高級的學習任務。
Web Quest教學模式由導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和總結6個模塊組成[2]:①導言提供言簡意賅的背景和導課信息;②任務為一個可以完成、清晰明確、操作性強的學習任務;③資源:完成任務所必須的、多種類型的信息資源;④過程:完成探究學習需要的指導性具體步驟描述;⑤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全程評價;⑥總結:完成探究學習的結論,學生與教師的反思。
Web Quest教學模式可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類型。短期Web Quest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知識的獲取和整合。在短期Web Quest教學模式結束時,學習者將獲取一定數量的新信息,并且理解它們,這個階段大約為1~3課時。長期 Web Quest教學模式的目的是拓展和提煉知識。經過這個階段,學習者對知識體系進行深入分析,改造整合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他人以在線或離線方式可以相互交流的多媒體作業(yè)材料證明自己理解了這些知識。這個階段大約為1周~1個月[2]。
人體生物力學Web Quest
適用年級:2002級 設計教師:李林
適用專業(yè):康復治療學 部門名稱:佳木斯大學康復醫(yī)學院
發(fā)布日期:2003-05-10 電子郵件:linli19640928@yahoo.com.cn
【導言】力學是研究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力與物體發(fā)生位移(運動)之間關系的物理學分支。人體運動有關的力主要有內力和外力兩種。并且人體的構造具有簡單的機械原理,如杠桿、滑輪、輪軸等。人體生物力學還包括骨骼、關節(jié)、肌肉與纖維的生物力學特性。作為一名醫(yī)學生,在本次活動中你將如何應用簡單的機械原理分析人體的結構,明確人體結構的復雜性與靈活性,奇特性與趣味性。
【任務】人體生物力學的學習內容整合為5個專題:人體力的種類,人體簡單的機械構造,骨骼的生物力學特性,關節(jié)的生物力學特性,肌肉和纖維的生物力學特性。用網絡資源完成下列任務:①你需要學習和掌握學習重點欄目中給出的課程標準;②利用網絡資源收集5個專題相關材料;③任選1個專題進行研究,形成文字材料及必要的圖表資料。
【過程】①你需要選擇與人體生物力學有關的關鍵詞;②通過關鍵詞下載相關資料;③你在線學習時可用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獲得信息;④你使用[筆記本]功能可在線收集相關信息;⑤你使用[協作學習]功能進行協作學習。
【資源】你需要使用下列學習資料完成你的學習任務:①“雙易”系統(tǒng)提供的各類學習資源;②通過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獲得信息;③人體生物力學各類教科書與教學參考書的相關內容;④運動學與解剖學圖譜的有關內容;⑤期刊的相關內容;⑥利用 Photoshop、Word、Powerpoint等軟件。
【評價】①自測評估:使用課件或雙易平臺完成自測評估;②教師評估:教師使用電子作品評價表評估你的電子作品;③資源評估:使用數字化資源評價表評估學習資源。
【總結】①利用成果匯報會和墻報形式,交流和點評探究性學習的學習作品;②學生反思與教師反思;③探究性學習用于運動學教學的經驗與教訓。
從2002年秋季開始,連續(xù)2年將 Web Quest教學模式用于運動學教學中,取得較好效果。表現在學習作品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圖像質量高、文字嚴謹流暢、邏輯性強,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25篇Word或 Powerpoint文檔以及研究報告體現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發(fā)現式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快樂。學生通過Web Quest 6個教學過程的實施,尤其對學習資源的分析、綜合和評價,獲得了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作品,并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和全面發(fā)展。
4.1 短期與長期結合 運動學開課伊始,教師就應向學生介紹Web Quest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包括 Web Quest教學模式的定義、組成、形式與作用等,使學生明確Web Quest教學模式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而非單純聽講,被動接受的過程,從而使Web Quest的教學長期貫穿到運動學課程的學習中。然后,在每個章節(jié)的課程中有選擇性地開展短期的、特定的Web Quest,在課堂上完成Web Quest教學的導言、任務、資源、評價和總結部分,而利用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外自學時間進行Web Quest教學的過程部分。
4.2 Web Quest教學模式的關鍵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Web Quest的問題設計應具備:①目的性:即問題的設計一定要以課程目標和學習目標為根本,使探究活動有針對性;②趣味性:即設計的課題一定要有趣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觀察與解決問題;③可行性:即問題的設計要切合實際,一定要在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感覺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問題;④挑戰(zhàn)性:即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具有探究的價值,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能力、思維的求異能力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4.3 Web Quest教學模式的教師角色問題 Web Quest教學模式的運動學教學中,教師角色的正確與否關系到Web Quest教學的成敗。一名合格的Web Quest教師應做到:①組織者:教師能有效地組織和利用學習資源,扮演好“導航者”的角色。Web Quest的活動雖然以網絡為基礎,但是網海茫茫,如何在海量的網絡信息中探索發(fā)現與學習主題相關聯的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 Web Quest設計完成之前,教師要進行足夠的探索,通過搜索、整理、篩選和分類,為學生提供一些與本課題相關、有探索價值的搜索引擎、鏈接網址和關鍵詞等,提高學生的探究效率,避免網上的盲目沖浪和誤入歧途;②引導者: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有一些問題需要教師解答和引導,此時教師是引導者、幫助者,而非“權威”;③合作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參加其中的一個小組,按照在小組中被分配的任務開展工作,參與小組的小結和討論,此時教師的角色完全是“合作者”。總之,在 Web Quest教學模式的運動學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惟一擁有者,也不再是教學的壟斷者,知識的機械灌輸者,而應該是學生思維的啟發(fā)者,學習資源和過程的導航者,平等、民主、寬松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3]。
Web Quest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備受人們的關注,國內外已進行了廣泛研究。Web Quest教學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它建立在探究和建構主義的基礎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它的互動性、自主性與跨越時空的特點,為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可以預見,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Web Quest教學模式將成為未來新興教學模式的主流。
[1]Dodge B.Some thought s about Web Quest[BB/OL].http://edweb sdsu edu/courses/edtec596/about2webquest html.(2004-10-30).
[2]初國良,汪華僑,彭映基.Web Quest與人體解剖學教育[J].四川解剖學雜志,2004,12(2):164-165.
[3]周衍安.在線學習與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整合[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4,(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