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君
(吉林省白城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白城 137000)
對開展機采血小板應用的體會
王寶君
(吉林省白城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白城 137000)
機采血小板;臨床應用
血小板制品分為手工采集和機采兩種方式,前者已經不主張使用,其缺點是提取率低,多人份血小板輸注效果差等。機采血小板是近幾年來,我國采供血機構提取人血血小板應用的一項新技術。與人工采集血液分離血小板比較,具有相對的安全性和先進的科學性,濃度高,治療效果好。在臨床成分輸血中,尤為對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治療上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現對機采血小板的臨床應用有如下體會,愿與同仁共同探討。
血小板是經CS-300plus血細胞分離的。是一完整的連續(xù)式血液成分分離系統(tǒng)。所有的血液成分,在分離過程均是在無菌一次性分離系統(tǒng)管路中完成。采集血小板的全過程,是由微機輸入程序控制進行,所采集的血小板純度高,質量優(yōu),外觀半透明,呈橙黃色,混入的白細胞和紅細胞極少量。
臨床應用血小板治療血小板板減少性疾病,是一種必要的治療方法,也是常用的臨床成分輸血手段之一。機采血小板,只提取血小板,是通過閉路內循環(huán),將其血液的其他有形成分及血漿還輸供血者。
目前已知的各種血細胞及血漿蛋白抗原系統(tǒng)繁多復雜,除同卵雙胎外,幾乎沒有完全同型者,可見全血輸注同種免疫概率很高,易形成各種免疫性輸血反應。對受血者而言,機采血小板不易產生自身抗體,不易產生血小板輸注無效的同種免疫和非同種免疫的發(fā)生,減少輸注反應,減少經血液傳播性疾病的傳播。特別是對老年人、兒童和心功能不全者,可以減少輸血容量,降低心血管負擔,避免心力衰竭。
血小板是治療因血小板減少而引起出血性疾病的一種治療措施,而機采血小板具有其安全、可靠、血小板純度高、無污染等特點,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輸注傳播疾病的概率極低,是一種直接高效的治療方法,也是一門以血液免疫學為基礎的現代成分輸血新學科。所以,機采血小板應用越來越被臨床醫(yī)師關注。
患者女性,40歲,因皮膚瘀血4年,近3日因病情加重而入院。查體:體溫36.5℃,P86次/min,T20次/min,BP 12/9kPa?;颊咭话銧顟B(tài)較差,呈貧血貌。皮膚、口腔黏膜有散在出血點,壓之不退,以下肢為著,伸側多處瘀斑,呈青紫色。口唇蒼白,齒齦溢血,上下眼瞼、結膜有瘀血。既往時有鼻衄,血量不多,月經量較多。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是:血色素7.4g/L,紅細胞2.7×1012/L,白細胞0.6×109/L,血小板55×109/L。臨床診斷為“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入院后,以輸全血為主,連續(xù)輸全血1200mL;輔助用藥,口服強地松、肌內注射安洛血等止血藥物,出血癥狀緩解不明顯。復檢血常規(guī):血色素6.0g/L,血小板48×109/L。通過輸一個治療量的機采血小板(一個治療量相當于10個單位濃縮血小板);病情明顯好轉。復查血常規(guī)結果是:血色素10g/L,血小板92×109/L,血象明顯提高,未發(fā)生鼻衄,出血點明顯吸收,瘀血斑逐漸變淺,無肉眼血示和出血傾向,病情穩(wěn)定。
機采血小板是成分輸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成分輸血,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全血分離成為各種高濃度的血液成分制品,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什么成分就輸注什么成分的輸血方法。成分輸血的比率是衡量某國家或地區(qū)輸血技術是否先進的標志,臨床輸用適宜成分也是衡量醫(yī)師水平的標準之一。
機采血小板應用于臨床治療除外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輸血后紫癜的所有血小板減少性疾病,已被臨床醫(yī)師所認同。對臨床上需需輸血的患者,并非都需要輸入全血。多數患者僅需要1~2種成分血液,其他成分血輸入患者體內,造成血液的無效浪費。血小板生成障礙是引起血小板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血小板數量多少與臨床上出現癥狀存在一定關系,也是判定需要輸注血小板與否和輸注血小板數量的重要指標,對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有出血傾向,可緊急輸注機采血小板1~2個治療量,可起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血小板保存期一般為1~5d,因而輸注時間間隔不宜太長。在輸注機采血小板,應定期及時進行血液常規(guī)檢測,并經常觀察患者臨床癥狀,以便隨時調整血小板的輸入量及間隔時間。以前,由于受輸血技術和采血設備的限制,臨床輸注的血小板都是多份同型血小板混合液,有些患者只能輸入一次血小板,就產生了抗體。當再次輸注會發(fā)生輸血小板無效的同種免疫反應。為了減少和避免輸入血小板無效同種免疫反應的發(fā)生,及提高血小板治療效果,我們應采用機采血小板。
機采血小板是由CS-3000plus血細胞分離機采集的,分每袋血小板的計數≥25×109/L。要求供血者符合獻血者健康標準,檢測血小板計數應達到≥180×109/L,無家庭及個人出血史。如果臨床需要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我們就可以快捷、簡便地提供。不僅為患者爭取時間,而且還收到很好地治療效果,大大的減少血員,避免因輸注多人份血小板而產生的不良反應,限制和減少血源性疾病的傳播;應用機采血小板采集技術,對血小板供給者,是無任何不良影響的。對受血者,尤其是對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疾病,目前,仍是一種科學的采集血小板技術。
目前,制備各種血液成分的分離技術和質量水平控制已經標準化,臨床應用劑量與適應癥均已成熟,并在此基礎上向縱深發(fā)展,臨床成分輸血勢在必行。
R457.1
B
1671-8194(2011)04-0166-01
10.15912/j.cnki.gocm.2011.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