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生 董瑞霞
(河北磁縣腫瘤醫(yī)院,河北 磁縣 056500)
中藥配合化療治療食管癌53例臨床療效觀察
唐書生 董瑞霞
(河北磁縣腫瘤醫(yī)院,河北 磁縣 056500)
目的 觀察中藥辨證施治配合化療治療食管癌的療效。方法 采用自擬中藥湯劑祛瘀解毒消腫湯和補氣健脾扶正湯辨證施治配合化療PVPC方案治療食管癌53例患者。結(jié)果 完全緩解(CR)6例(11.3%),部分緩解(PR)37例(69.8%),無變化(NC)7例(13.2%),擴展(PD)3例(5.7%)??傆行剩–R+PR)81.1%。結(jié)論 中藥辨證施治配合化療治療食管癌的療效顯著。
食管癌;PVPC方案;祛瘀解毒消腫湯;補氣健脾扶正湯
由于單純化療治療食管癌療效低,不良反應大。因此筆者采用中藥辨證施治配合化療PVPC方案治療食管癌53例,臨床取得了較好療效。
53例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在42~76歲,平均54歲。所有病例均經(jīng)胃鏡檢查及X線拍片,病理診斷均為鱗癌。其中食管上段癌12例,中段癌31例,下段癌10例;病變最短4cm,最長14cm;伴雙鎖骨上窩轉(zhuǎn)移2例,單側(cè)鎖骨上窩轉(zhuǎn)移3例。除4例曾用過放療以外,其余均為初診患者。治療前均詳細詢問病史,系統(tǒng)體格檢查及血常規(guī)化驗等。1個療程結(jié)束后復查。
采取化療與中藥同步進行。
1.2.1 化療采用PVPC方案
①順鉑(DDP):40mg/(m2?d),鹽水沖化后用2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第1天,第2天應用,配用1000mL葡萄糖溶液水化,20%甘露醇250mL利尿。輔助藥物可配用格拉司瓊3~6mg、氟美松6~10mg、維生素C 3g,維生素B6200mg以減輕反應。另可在化療前后肌內(nèi)注射苯海拉明和胃復安。有22例患者因擔心順鉑胃腸反應,故改為卡鉑150mg/(m2?d),鹽水沖化后用2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第1天、第2天應用。②長春新堿(VCR):1mg/m2,鹽水沖化后靜脈滴注,第1天應用。③平陽霉素(PYM):8mg,氟美松4mg溶化后肌內(nèi)注射,第1、3、5、7天用。④環(huán)磷酰胺(CTX):500mg/m2,鹽水沖化后靜脈滴注,第2天應用。3周重復,2周期為1療程。
1.2.2 中藥根據(jù)化療期間及化療后恢復階段辨證施治
①化療期間應用祛瘀解毒消腫湯(自擬):威靈仙30g、銀花30g、敗醬草30g、山豆根12g、板藍根15g、黃藥子30g、水蛭30g、代赭石30g、天冬15g、麥冬15g、浙貝30g、白花蛇舌草60g、沙參20g、夏枯草30g、急性子30g、制杏仁15g、制桃仁20g、紫參30g、石見穿30g、木鱉子15g、甘草6g。隨證加減:嘔吐較重者,加旋覆花20g;脾虛納呆者,加白術(shù)20g、茯苓20g、砂仁9g;梗阻較嚴重,吐黏液較多者,加生半夏30g、制硇砂1g(沖服);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6~9g。②化療后恢復階段,癥見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脈細弱等,可用補氣健脾扶正湯(自擬):生黃芪30g、絞股藍30g、當歸15g、女貞子20g、炒白術(shù)24g、茯苓30g、山豆根12g、制半夏30g、木鱉子12g、雞血藤30g、制杏仁15g、補骨脂12g、甘草6g、生姜15g、大棗10枚。隨證加減:如梗阻較重,上方加烏梅30g、制硇砂1g(沖服);食欲不振較重者,加焦三鮮各30g。上兩方要根據(jù)舌脈癥情況加減藥物和劑量。一般祛瘀解毒消腫湯多在化療開始進行后的7~10d應用,補氣健脾扶正湯多在化療開始進行后的10d以后應用。水煎服,1劑/d,飯后半小時服用。進食困難者可少量頻服。
療效標準根據(jù)197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訂的實體瘤療效標準評定。結(jié)果:完全緩解(CR)6例(11.3%),部分緩解(PR)37例(69.8%),無變化(NC)7例(13.2%),擴展(PD)3例(5.7%)??傆行剩–R+PR)為81.1%。全部病例都能順利堅持完化療,除個別病例有中度以下胃腸道反應外,未發(fā)現(xiàn)造血系統(tǒng)及肝腎功能損害。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發(fā)地區(qū),據(jù)1980年報道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15.7萬人,占全部癌瘤死亡的22.34%。磁縣為全國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之一,病死率每年在130/10萬以上,因此如何選定最佳治療方案,提高療效已經(jīng)成為刻不容緩的研究課題。據(jù)估計,70%~80%的病例就診時已失去手術(shù)或放療機會,而且食管癌往往是多點發(fā)生,容易早期轉(zhuǎn)移,或者年邁、心肺功能不良,均有賴于藥物治療。近年來,聯(lián)合化療的療效僅為60%左右,遠期療效甚差。原因是化療對病變無明顯選擇性,不良反應大,緩解期短。而中藥的優(yōu)點是與化療有機結(jié)合可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1],對病變具有選擇性(藥物具有引經(jīng)作用),活血化瘀作用明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無不良反應,療效持久。而中西醫(yī)結(jié)合則集中西藥物抗癌之長,不但緩解率較中藥高,而且緩解期也明顯長于化療者[2],因此筆者采用具有減毒增效的抗癌中藥配合化療,取得了81.1%的較好療效。
祛瘀解毒消腫湯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抑瘤擴管,降逆止嘔等作用,可以改善食管局部微循環(huán),降低化療的不良反應;補氣健脾扶正湯具有補氣養(yǎng)血,健脾補腎等扶正抗癌的作用,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筆者體會,臨床必須辨病與辨證相結(jié)合,方能取得較好療效。有文獻報道,化療藥DDP體外實驗有放射增敏作用,而中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又可改善食管腫瘤周圍的微循環(huán)障礙,增強化療及放療的局部效應,三法合用,確有協(xié)同作用。基于此,筆者目前對未能手術(shù)的食管癌患者,不論遠處有無轉(zhuǎn)移,均先給予化療加中藥1個療程,然后推薦放療,這樣不但能控制轉(zhuǎn)移,還能使局部病變縮小,對尚未發(fā)現(xiàn)癌轉(zhuǎn)移的患者,有預防作用。因此筆者建議對首診的食管癌晚期患者,均應先化療加中藥治療1個療程,再進行放療,這樣,不但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療效,對遠期生存率也有深遠的影響。
[1] 唐書生,孟凡書,景學貴等.中藥配合化療、放療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1999,8(6):252-253.
[2] 陳義文.中西醫(yī)結(jié)合腫瘤學[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424.
R735.1
B
1671-8194(2011)04-0122-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