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薇
(內蒙古包頭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014030)
臨床使用的化療藥物毒性通常對血管有強烈刺激作用,易引發(fā)靜脈炎,甚至造成局部血管變性、壞死。有文獻報道[1],化療造成靜脈炎發(fā)生率高達84%。因此,加強對化療患者靜脈的保護,預防靜脈炎是護理人員一直關注的問題。我院于2008年2月~2011年2月對化療患者用康惠爾貼聯合生理鹽水沖洗法保護靜脈,取得較為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通過手臂靜脈穿刺接受化療腫瘤患者共50例,200人次,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42~73歲。無心腎功能障礙及高血壓病。本組化療藥物對血管刺激作用相似,如絲裂霉素、長春新堿、環(huán)磷酰胺、5-氟脲嘧啶等?;煼桨赶嗤?。
采用自身對照方法。將每例患者兩臂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次。血管條件、化療藥物、兩側血管穿刺次數基本一致。用靜脈留置針穿刺。
觀察組:以250ml生理鹽水引路穿刺,確保針頭在血管內,將康惠爾貼貼在穿刺點上方6~8cm處,覆蓋血管,貼膜與皮膚緊密接觸,待自然脫落,時間不超過7天,再推入或輸入化療藥物,輸畢用生理鹽水以40~60滴/min速度滴入。
對照組:下一次化療時以同患者另一手臂靜脈穿刺,化療方法同觀察組一致,常規(guī)操作。
血管觀察有五項指標,即:①無痛性血管紅;②血管腫脹;③血管發(fā)黑;④血管呈條索狀變硬;⑤血流不暢。局部血管疼痛按WHO化療毒性反應分級標準進行對比分析。
兩組發(fā)生靜脈炎比較,觀察組16例次,占16%,即使有靜脈炎也以無痛性血管紅為主,程度較輕;而血管腫脹、發(fā)黑、條索狀變硬三項指標觀察組僅9例次。對照組53例次,占5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兩組局部血管疼痛比較,觀察組疼痛Ⅰ~Ⅲ級26例,無Ⅳ級疼痛患者。而對照組疼痛Ⅰ~Ⅲ級68例,Ⅳ級17例。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化療藥物毒性強,對血管刺激性大。強刺激性化療藥在短時間內大量快速進入血管內,超過了機體緩沖應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損處堆積,造成血管內膜受刺激,可引發(fā)靜脈炎[2]??焖凫o脈推注生理鹽水,可沖去血管內皮遺留的化療藥物,并通過快速生理鹽水輸入稀釋藥物在局部血管內濃度,減少藥物對靜脈刺激作用,預防靜脈炎發(fā)生。同時康惠爾增強型透明貼是水膠體敷料,其成分是一種親水力非常強的水膠體——羧甲基纖維素鈉與低過敏性醫(yī)用敷貼粘膠組成,可加快血管再生,使白細胞功能增加,利于增加局部殺菌能力,促進水腫、淤血吸收,緩解藥物外滲后某些活性因子如5-羥色胺等游離至組織間隙,刺激末梢神經,造成局部疼痛腫脹。加速炎癥消退,為創(chuàng)面提供一個低氧、微酸環(huán)境。在防止外物透入同時允許小分子物質如水蒸氣、氧及二氧化碳的通透且不透水,局部清洗和沐浴不受影響,阻擋皮膚外界微生物。本文結果表明,康惠爾貼聯合生理鹽水沖洗法較常規(guī)滴注法預防靜脈炎效果顯著,對化療患者靜脈有明顯保護作用,針對長期化療或靜脈給藥患者,此法可降低靜脈炎發(fā)生率。但在用生理鹽水沖洗法時,應根據患者循環(huán)負荷情況及心腎功能確定沖洗量。對心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等須限制鈉鹽攝入的腫瘤化療患者,可改用5%葡萄糖250ml沖洗,臨床觀察效果相同。
[1]李明艷.對生理鹽水前導后沖靜脈注射法在白血病患者化療中的應用一文的商榷.山西護理雜志,1998,4(12):185.
[2]楊禮珉.化療藥物所致靜脈炎的防治.中華護理雜志,1990,2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