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玲
河南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商丘 476000
通過對我院產科2010年住院分娩1820例中的436例有臍帶纏繞問題者進行詳細分析,發(fā)現有臍帶纏繞問題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發(fā)生率達32%,與其他無臍帶纏繞問題的胎嬰兒有明顯差異。我科通過加強產前監(jiān)護,提前發(fā)現臍帶纏繞問題,嚴密觀察產程,及時采取處理胎兒宮內窘迫,及時選擇分娩方式等相應護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01~2010-12,我科住院分娩的產婦共1820例,有臍帶纏繞問題分娩的436例。其中初產婦405例,占93%;經產婦 31例,占7%。在臍帶繞頸問題436例中,繞頸2周以上有82例,占17.9%,最多繞頸達3周,部分同時纏繞軀干、肢體。臍帶扭轉較劇者,可使臍帶血管梗阻,胎兒嚴重缺血缺氧,甚至胎死宮內。
1.2 臨床表現 在436例臍帶繞纏問題的產婦中出現147例胎兒宮內窘迫,主要表現在羊水二度污染以上、胎心率改變、胎動減少,或者在開始發(fā)生急性缺氧時,出現胎動頻繁、躁動,繼之轉弱。經吸氧、改變體位等處理后,大多數胎心音明顯好轉,少數出現進行性加重,直至出現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出生后以出生時Apgar評分為依據,4~7分為輕度窒息,經清理呼吸道,協助建立有效呼吸,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短時間內恢復Apgar評分可達10分;0~3分為重度窒息,在產科兒科醫(y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迅速進行搶救護理,避免新生兒死亡。
2.1 輔助檢查 產前B超或彩色超聲波對臍帶問題的診斷有較高的準確性,可以明確診斷臍帶繞頸,既簡單又準確,提示臨床早期診斷,早期處理。臍帶扭轉也是不容忽視的臍帶因素,產前難以診斷,故應結合臨床采取多項檢測適當放寬手術指征。
2.2 孕婦的系統觀察 認真做好圍產期保健及隨訪制度,指導孕婦按時產前檢查,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強高危孕產婦的篩查和管理。孕20周后做B超檢查,在篩查胎兒畸形的同時也可診斷胎兒是否有臍帶纏繞問題。孕28周后,指導產婦進行自我監(jiān)護,教會孕婦自數胎動方法,早、中、晚每日3次,每次自數小時,胎動次數不少于3次。
2.3 心理護理 對孕婦進行孕期及產時衛(wèi)生知識宣教,使她們了解孕期、分娩的全過程,了解胎兒在子宮里的活動可引起臍帶繞頸、繞身、繞肢造成臍帶過短、扭轉、打結、臍帶受壓等后果,解除心理壓力,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順利結束分娩。
2.4 產程的觀察和護理 臍帶纏繞問題對胎兒造成的危險主要是在產程開始以后,對已明確診斷或可疑有臍帶纏繞問題的孕婦,在產前、產時必須嚴密監(jiān)護胎心率。據報道左側臥位產婦子宮收縮加強而頻率減少,有利于子宮胎盤循環(huán)[1]。改變產婦體位,輕動翻身可松動臍帶,左側臥位15度,解除臍帶牽拉受壓以緩解下腔靜脈壓力,改善胎盤循環(huán)。需要了解胎兒宮內缺氧情況時,要謹慎施行人工破膜術,破膜后,注意觀察羊水性狀,利用分娩監(jiān)護儀全產程監(jiān)護,及早發(fā)現胎兒宮內缺氧情況,積極采取相應有效措施,給予氧氣吸入及藥物治療,氧流量2~3L/min,必要時持續(xù)給氧,改善胎兒血液循環(huán),并增強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糾正胎兒宮內窘迫。
2.5 適時結束分娩 臍帶纏繞并不是剖宮產指征,臍帶搭肩時,很容易滑脫。臍帶較長、纏繞較松者對胎嬰兒及產程進展無任何影響。臍帶較短、纏繞過緊者,由于機械性牽拉,而影響胎頭下降,至第一、第二產程延長;由于臍帶血流受阻,至胎兒缺血缺氧,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者,應積極采取措施,結束分娩。備齊新生兒搶救物品及藥品,產前做好搶救新生兒的準備工作,請兒科醫(yī)生進產房協同產科醫(yī)生、助產士配合搶救工作。對胎兒宮內窘迫嚴重者應盡快結束分娩,宮口開全者,采取會陰側切、胎頭吸引術,以縮短第二產程,結束分娩。評估新生兒,進行新生兒復蘇搶救。對宮口沒開全在短時間內不能結束分娩者應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
由于診斷早、觀察好、處理早,2010年在我院分娩的436例有臍帶纏繞問題的產婦中,剖宮產89例,胎頭吸引助產15例,其余332例順利分娩,使產時新生兒病死率下降為零。
臍帶纏繞問題是引起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果產程觀察不到位,處理不及時,護理不得當,即會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嚴重威脅到胎嬰兒的生命安全,增加圍產兒病死率。我們通過系統觀察、心理護理和選擇適宜時機結束分娩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圍產兒病死率,對提高圍產期保健質量,降低圍產兒病死率具有積極意義。
[1]孫淑萍,孫玉梅.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搶救[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2,23(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