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莉 (浙江紹興市婦幼保健院 312000)
化療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化療藥對血管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外周靜脈發(fā)紅,周圍組織腫脹、疼痛,甚至會造成血管變性壞死。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痛苦,打擊其堅持完成化療療程的信心,也加大了護理人員靜脈穿刺的難度。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我們采用如意金黃散加蜂蜜外敷于穿刺靜脈兩側防治化療藥所致靜脈炎,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及分組 選擇在上述期間接受完整6次化療療程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齡57歲;均使用健側手背和前臂靜脈輸入紫杉醇、多西他賽、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環(huán)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化療藥。將10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在年齡、用藥等方面相似。
1.2 方法 觀察組:取凡士林500g加熱成液體狀,緩慢加入如意金黃散100g,邊加邊攪拌,攪勻后冷卻成膏體備用。使用時取適量膏體加入蜂蜜,均勻涂抹在靜脈穿刺點兩側4~5cm沿靜脈走向10cm的范圍,并每隔6h加用一次,持續(xù)3d。對照組:不予特殊處理。
1.3 判定標準 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炎程度的判斷標準[1]。Ⅰ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
1.4 觀察指標 建立觀察表,及時記錄兩組輸注化療藥后1~7d靜脈炎的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發(fā)生靜脈炎5例(10.0%),均為I級;對照組發(fā)生靜脈炎18例(36.0%),其中Ⅰ級13例,Ⅱ級4例,Ⅲ級1例。觀察組靜脈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54,P<0.01)。
3.1 輸注化療藥致靜脈炎的機制 主要是藥物濃度過高和藥物本身理化因素引起的滲透性損傷,使局部pH值、代謝及滲透壓等改變,細胞溶解,溶酶體破裂釋放化學遞質(zhì)使血管痙攣,局部組織處于缺血、缺氧狀態(tài),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致靜脈炎[2]。另外,多數(shù)化療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yǎng)不良,且因放化療或手術而加重,免疫力降低,對穿刺所造成靜脈壁創(chuàng)傷的修復能力和機械性刺激、化學性刺激及細菌所致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也隨之降低,容易發(fā)生靜脈炎。同時,反復在同一肢體外周靜脈穿刺可導致靜脈血管內(nèi)皮細胞變性,末梢循環(huán)不良,藥液在局部血管存留時間延長,導致血管損傷的機會增多,靜脈炎發(fā)生幾率升高。
3.2 如意金黃散加蜂蜜的藥理作用及應用優(yōu)點 祖國醫(yī)學認為,靜脈炎屬于黃鰍癰范疇,系熱毒之邪外侵致氣滯血瘀,不通則通;氣血不暢,凝聚肌膚,津液輸布受阻則腫脹;瘀血內(nèi)蘊,蘊久化熱,則局部發(fā)熱;血熱內(nèi)蘊則局部發(fā)紅[3]。治療以清熱解毒、祛瘀通絡為主。如意金黃散由姜黃、大黃、黃柏、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組成。方中姜黃行氣,破瘀,止痛;大黃清熱瀉火解毒,活血消腫,行瘀血;黃柏清熱燥濕,解毒消腫;蒼術燥濕辟毒;白芷及天花粉排膿消腫;天南星鎮(zhèn)痛,散結消腫。蜂蜜可促進細胞新生,增強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力,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促進傷口愈合作用,對皮膚的表皮、真皮起直接營養(yǎng)作用。兩者合用有清熱解毒、散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效,并具有滲透性好、藥性溫和、見效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本文結果顯示,如意金黃散加蜂蜜外敷防治化療藥所致靜脈炎,效果良好。
[1]朱佩蘭,方建梅,王美蘭.康惠爾透明貼用于高濃度補鉀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 護理與康復,2007,6(12):832.
[2]羅秀娟,陳妙玲,詹若燕.新鮮馬鈴薯外敷治療氟尿嘧啶化療所致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7,13(3):17-18.
[3]何紅霞,金婕,姚美化,等.如意金黃膏外敷預防甘露醇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0,9(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