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571101) 田 冶 吳 玲 王小丹 劉玉梅
應用TOPSIS法和RSR法綜合評價不同地區(qū)老年人生存質量*
海南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571101) 田 冶 吳 玲 王小丹 劉玉梅
目的綜合評價不同地區(qū)老年人生存質量,并對評價結果分檔排序。方法 應用TOPSIS法與秩和比(RSR)法相結合,通過使用SF-36問卷調查對9個地區(qū)4 743位老年人生存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結果 成都市和包頭市牧區(qū)老年人生存質量最優(yōu);廣州市、海南黎族城市地區(qū)、蘇州市、天津市和沈陽市歸為中檔;海南黎族農村地區(qū)和長春市農村地區(qū)歸為差檔。結論 TOPSIS法與RSR法相結合能科學地評價老年人生存質量,地區(qū)經濟狀況、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和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可能對老年人生存質量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TOPSIS法 RSR法 綜合評價 老年人 生存質量
*: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0695)
老年人生存質量(quality of life,QOL)是評價健康老齡化的綜合指標,它從多個方面來反映或測量個體、群體的健康水平和主觀認可程度。目前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對于老年人生存質量問題的研究日漸突出。國內外已有學者采用SF-36健康問卷進行老年人生存質量(QOL)的研究〔1-3〕。但常規(guī)方法僅能對各維度進行單獨分析,無法進行總體評價。本文作者對海南省黎族地區(qū)老年人QOL進行了調查,采用TOPSIS法對海南省黎族地區(qū)及國內多個地區(qū)老年人QOL進行綜合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排序,同時結合RSR法對TOPSIS法分析結果進行分檔評價,使評價結果更趨完善。
采用多階段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海南省黎族地區(qū)5個市縣城鄉(xiāng)13個社區(qū)39個自然村,對所抽中的社區(qū)與自然村≥60歲漢族、黎族老年人進行入戶問卷調查。以中文版SF-36為健康調查問卷,共調查2 208人。平均年齡(70.34±8.09)歲,其中男性1 109人,女性1 099人;漢族1 139人,黎族1 069人。通過文獻檢索,得到廣州市〔4〕(n=107)、沈陽市〔5〕(n=428)、蘇州市〔6〕(n=167)、天津市〔7〕(n=354)、成都市〔8〕(n=573)、包頭市牧區(qū)〔9〕(n=161)、長春市農村地區(qū)〔10〕(n=305)7個地區(qū)≥60歲老年人SF-36問卷的數據。
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評價生命質量,該量表共36個條目,8個維度,8個維度又概括為2個綜合測量指標: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其中PCS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和總體健康(GH)4個維度,MCS包括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和精神健康(MH)4個維度。
應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并錄入數據,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3、SAS 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各地區(qū)老年人QOL情況 SF-36的8個維度得分范圍均為0~100,分值越高,QOL越優(yōu)。計算海南黎族城市和農村地區(qū)8個維度的平均分,文獻查閱其他7個地區(qū)各維度平均分,見表1。
表1 各地區(qū)老年人SF-36量表各維度平均分
2.TOPSIS法排序
應用SAS 9.0進行TOPSIS法分析,按相對接近程度的大小對各地區(qū)進行排序,值越大,表明越接近最優(yōu)水平。結果表明成都市老年人QOL最優(yōu),相對較優(yōu)的依次為包頭市牧區(qū)、廣州市、海南黎族城市地區(qū)等,結果見表2。
表2 各地區(qū)指標值與最優(yōu)值的相對接近程度及排序結果
3.結合RSR法分檔
TOPSIS法用于排序的相對接近程度取值C介于0與1之間,分布同RSR法中的值,可進一步進行RSR法分析。以C值替代RSR值,根據RSR值(即C值)大小排序,計算累計頻數,求其所對應的概率單位值(Y),結果見表3。經相關和回歸分析,RSR值與Y具有高度線性關系(r=0.943,P<0.001)。它們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為R^SR=-0.395+0.197Y,方差分析結果顯示:F=56.332(P<0.001),說明所求線性回歸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3 RSR值分布及對應的概率單位值
根據RSR法合理分檔要求對各地區(qū)老年人QOL進行分檔,將9個地區(qū)分成好、中、差3個檔次,方差一致性檢驗(Bartlett檢驗)顯示各檔方差齊(χ2=3.224,P>0.05),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分檔相差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6.324,P=0.004),經 SNK-q檢驗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各檔間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認為分檔有效,分檔排序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地區(qū)老年人QOL分檔排序結果
1.TOPSIS法與RSR法是兩種比較簡單、快速、實用的綜合評價方法,兩者對所用資料均無特別的要求,廣泛應用于效益評價、衛(wèi)生決策和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等多個領域,均能定量地評價被評價對象的相對優(yōu)劣。TOPSIS法較好地保存了原始信息,能敏感反映指標間的差異,可以很好地對評價對象進行排序,且結果量化準確直觀,其局限性是評價結果容易受異常值的影響,且不能對評價對象進行優(yōu)劣分檔。而RSR法正好彌補了TOPSIS法以上缺點,還拓寬了TOPSIS法的應用范圍,同時TOPSIS法又克服了RSR法由于非參數轉化可能造成信息損失的缺陷。兩種方法結合運用既能合理評價又能合理分檔,國內也有類似研究〔11-12〕。健康測量量表SF-36是在MOS基礎上,由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1990年研制的簡明健康調查問卷,具有簡易、區(qū)域和國際間可比性好等特點。它適用于普通人群的生活質量測量、臨床實驗以及健康政策評估。國內外已有不少研究人員把SF-36量表用于老年人生存質量調查,研究表明SF-36量表用于老年人生存質量評價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2.QOL是隨著醫(yī)學模式和健康觀念的轉變而提出的。老年人的QOL是指老年人對自己的物質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身心健康、享有的權利和權益以及生存(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客觀狀況和主觀感受所作的總評價。
成都市和包頭市牧區(qū)老年人總體QOL最優(yōu),其原因可能是經濟上較為富足,且安逸休閑的日子形成了老年人“知足常樂”的心理,因而QOL評分較高。而廣州、蘇州、天津、沈陽等城市盡管經濟較發(fā)達,但城市生活節(jié)奏快、生存壓力大,空巢老人逐漸增多,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大,以上原因均給當地老年人的QOL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海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高、海產品和農產品豐富、生活節(jié)奏相對較慢,黎族地區(qū)雖然經濟相對落后,但其城市地區(qū)被歸入中檔,且排序僅次于廣州,提示除地區(qū)經濟狀況外,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飲食習慣及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對QOL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海南黎族農村地區(qū)與長春市農村地區(qū)同被歸為差檔,可能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經濟收入較低、信息交流不發(fā)達、老年人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意識相對較差,醫(yī)療保障不足和社會活動空間匱乏等因素有關。
本研究提示要提高老年人生存質量,首先應采用適宜的衛(wèi)生健康教育方法,增強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識,預防和延緩老年病的發(fā)生。其次,健全社會養(yǎng)老和醫(yī)療保障體系,使老年人在養(yǎng)老、醫(yī)療和保健上有所保障,對于解除老年人的后顧之憂,提高老年人生存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再次,關注老年人婚姻,關注老年人的心理狀況,拓寬老年人的社會活動空間,開展老年人自娛自樂、互幫互助的群體活動,樹立“老有所用、老有所為”的觀念,幫助老年人形成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實現健康老齡化。
1.趙英,曲成毅,李琳.老年人生活質量指標體系及研究現狀.中國老年病學雜志,2005,10(25):1282-1283.
2.Bennett JA,Riegel B.United States Spanish 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caling assumptions and reliability in elderly community-dwelling Mexican Americans.Nurs Res,2003,52(4):262-269.
3.Walters SJ,Munro JF,Brazier JE.Using the SF-36 with older adults:a cross-sectional co mmunity-based survey.Age and Aging,2001,30:337-343.
4.陳琪爾,黃儉強.社區(qū)老年人孤獨狀況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20(5):363-364.
5.劉紅波,張曦,姜又紅.SF-36問卷應用于老年人群生命質量的研究.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2,10(1):26-28.
6.張磊,邵晨,范鳳美,等.蘇州市老年人生存質量的評估.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5(23):272-274.
7.田立霞,王春梅,周麗萍,等.天津市和平區(qū)354名老年人生存質量調查分析.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3,1(1):29-31.
8.魏詠,蘭賈勇,李建華,等.行為危險因素對老年人生命質量影響分析.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1,9(6):267-269.
9.張慧,呂中全,王素華,等.包頭市601名牧區(qū)老年人生存質量調查.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1;17(4):262-263.
10.馮曉黎,李晶華,李兆良,等.長春市農村老年人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1):1333-1334.
11.劉世煒,唐姬,王英娣,等.TOPSIS法和RSR法結合評價城市社區(qū)預防保健服務利用滿意度.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8,25(5):518-521.
12.楊永利,何欽成,黃亞明.TOPSIS法和RSR法評價醫(yī)院綜合效益變化的比較研究.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8,25(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