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 甘心榮 雷鳴
(1江西省上高縣人民醫(yī)院 上高 336400;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yī)院 宜春 336000)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人新鮮股骨頸骨折的對比研究
曾輝1甘心榮2雷鳴2
(1江西省上高縣人民醫(yī)院 上高 336400;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yī)院 宜春 336000)
目的:探討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人新鮮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間因股骨頸骨折在我院住院并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A組)32例及人工股骨頭置換術(B組)41例的老年患者,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及近中期并發(fā)癥,并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和功能評分,觀察治療效果。結果:A組與B組相比較,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較多(P<0.05)。術后引流量和住院時間兩組無明顯差別(P>0.05)。A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明顯少于B組(P<0.05)。術后隨訪期間,A組患者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B組(P<0.05)。結論:兩種術式各具有優(yōu)缺點,對身體條件好、功能要求較高的患者,宜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對高齡、身體條件差、無法耐受較長手術時間、功能要求較低的患者應行人工股骨頭置換。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股骨頸骨折
近年來,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發(fā)病率日漸增高,已經成為骨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而股骨頸血運較差,若骨折處理不及時、不合理,極易并發(fā)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褥瘡、呼吸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對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治療,全髖關節(jié)置換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比較成熟而可靠的方法。但關于二者的優(yōu)缺點,學術界還存在爭議[1~2]。我們對因股骨頸骨折在我院行全髖關節(jié)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老年患者73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3年1月~2009年12月間因股骨頸骨折在我院住院并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A組)及人工股骨頭置換術(B組)的老年患者共73例。其中A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齡57~82歲,平均(69.4±4.5)歲,致傷原因:車禍19例,摔傷13例。B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齡59~86歲,平均(72.8±3.7)歲,致傷原因:車禍26例,摔傷15例。所有患者均為新鮮骨折,骨折前均能獨立行走,為單側非病理性骨折,骨折分型為GardenⅢ、Ⅳ型。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由同組醫(yī)師實施手術。術前做好充分準備,合并內科疾病者請相關科室會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160/90 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8.0 mmol/L;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要求動脈血氣PO2>60 mmHg,PCO2<45 mmHg,F(xiàn)VT1<70%。術中患者側臥位,取髖關節(jié)后外側切口,分別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假體均行骨水泥固定,切口放置引流管,術后48 h內拔除,應用抗生素7 d,次日行股四頭肌鍛煉,1~2周后扶拐下地行走,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等;采用Harris評分標準判定關節(jié)功能,90~100分為優(yōu),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為差。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隨訪 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訪,最長90個月,最短6個月,平均(67.4±8.2)個月。其中A組2例在隨訪期內死亡,1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腦血栓;B組隨訪期內3例死亡,1例死于車禍,1例死于惡性腫瘤,1例死于肺部感染。
2.2 圍手術期情況 兩組比較,A組患者手術時間較長、手術出血量較多(P<0.05);術后引流量及住院時間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比較 (±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出血量(mL) 引流量(mL) 住院時間(d) A組 32 107.3±7.8 630.5±116.5 72.9±21.4 16.2±2.3 B組 41 83.2±11.6 424.9±86.2 67.4±11.9 15.7±1.4
2.3 并發(fā)癥 術后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感染。其中A組有2例出現(xiàn)傷口疼痛,體溫異常上升,對癥處理后康復出院。隨訪期間發(fā)現(xiàn):A組1例出現(xiàn)假體松動,無假體下沉,無假體遠端骨折,2例輕微靜息痛;B組14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髖磨損,2例假體松動,1例假體下沉,1例假體遠端骨折,1例疼痛劇烈。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關節(jié)功能的比較 隨訪期間A組功能評定優(yōu)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優(yōu)良率為87.5%;B組功能評定優(yōu)19例,良11例,可6例,差5例,優(yōu)良率為73.2%。A組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高于B組(P<0.05)。
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衰退,骨質疏松,股骨頸是常見的骨折部位之一。對于股骨頸骨折,治療方法很多。保守治療對于GardenⅢ型或Ⅳ型的患者容易引起一系列合并癥,增加死亡率。也有學者將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列為手術首選方案[3],但股骨頸的解剖特點使得應用內固定治療的股骨頭壞死率和骨折不愈合率較高。Bhandari[4]等發(fā)現(xiàn)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有15%~30%機率發(fā)生股骨頭缺血壞死,10%~30%的機率發(fā)生骨折不愈合。近年來,隨著人工關節(jié)材料的發(fā)展及手術技術的改進,關節(jié)置換術日漸為更多的骨科醫(yī)師所接受,其優(yōu)點有:解決了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等問題,可早期下床,降低了褥瘡、肺炎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選用全髖置換術還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目前學術界還有爭議。人工股骨頭置換是替代股骨頸、股骨頭部損傷、壞死的一種有效手術[5]。與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相比,它操作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手術創(chuàng)傷小,無人工髖臼安裝不正確或松動造成的脫位[6]。在本次研究中,我們觀察到相似的現(xiàn)象,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P<0.05);但術后引流量及住院時間二者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術后并發(fā)癥方面,根據(jù)我們的觀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近中期的并發(fā)癥高于全髖置換術,特別是髖臼磨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因為假體直接接觸髖臼,造成應力過于集中,易于產生髖臼磨損。B組患者中髖臼磨損達到14例,占34.1%,高于吳立東[7]等人的報道。功能方面,A組患者疼痛較輕,而且發(fā)生率較少,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也明顯高于B組患者,這與Keisu[8]等人的報道相似。
綜上所述,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實際選用時應該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因其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適用于年齡較大、全身一般情況較差、難以耐受較長時間手術、傷前活動能力低、術后功能要求低的患者[9];全髖置換術術后關節(jié)功能較好,近中期并發(fā)癥較少,適用年齡較小、全身一般情況較好、能耐受較長時間手術、術后功能要求高的患者[10]。只有堅持個體化治療的原則,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李佛保,盛璞義,韓士英,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與全髖置換術治療股骨頸骨折[J].中華骨科雜志,1999,19(3):152-154
[2]Rodriguez-Merehan EC.Displaced intraeap sularhip fractures: hemiarthrop lasty or total arthrop lasty[J].Clin Orthop,2002,21(1):72
[3]危杰,毛玉江,賈正中,等.中空加壓螺絲釘治療新鮮股骨頸骨折212例[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0,16(3):14-24
[4]Bhandari M,Devereaux PJ,Swiontkowski MF,et al.Internal fixation compared with arthroplasty for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neck.A meta analysi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 1 673-1 681
[5]Takaoka K,Nishina T,Ohzono K,et al.Bipolarprosthes replac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vascularnecrosis of the femorhead[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2,277(4):121-127
[6]湯傳亮,李波.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臨床分析[J].中醫(yī)正骨,2008,20(8):69
[7]吳立東,嚴世貴,向榮新,等.全髖與半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結果比較[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4,6(1):55-58
[8]Keisu KS,Orozco F,Sharkey PF,et al.Primary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octogenarians,Two to eleven year follow up[J].J Bone Joint Surg Am,2001,83(3):359-363
[9]吳梅祥,白波.高齡老年人股骨頸骨折人工全髖與半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選擇[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2009,3(3):315-319
[10]黃少輝,何興國,吳偉華.人工股骨頭置換與人工全髖置換術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吉林醫(yī)學,2006,27(1):34-35
R 683.42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1.01.019
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