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武,張五一(淮南礦業(yè)集團謝一礦,安徽 淮南 232046)
5121(5)工作面位于謝一礦51采區(qū)(Ⅵ線與Ⅱ線之間),上至-700m標高,下至-780m標高,北至F12-10斷層,南至工廣煤柱線,該工作面走向長為1 688m,傾斜長為150~240m,平均值為195m,面積為33 2670m2,煤層總厚為0.3~1.6m,平均值為1.0m;煤層結(jié)構為單一型;煤層傾角20°~22°,平均值21°;可采儲量為395 877t。5121(5)工作面屬保護層開采,考慮到工作面煤層薄,為盡快打開被保護層,采用薄煤層綜合機械化走向長壁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1)謝一礦5121(5)工作面為薄煤保護層開采,回采后,受采動影響,其下伏C14、C15、C13、C12煤層等鄰近層的卸壓瓦斯大量涌入風巷及采空區(qū),致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積聚,不僅限制了生產(chǎn)能力和生產(chǎn)效率的進一步提高,而且嚴重危及作業(yè)人員的生命安全。傳統(tǒng)的U型通風方式難以解決上隅角瓦斯超限問題,采用沿空留巷技術實施Y型通風,見圖1,即進行“二進一回”通風方式能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
(2)5121(5)工作面留巷選擇在5121(5)工作面下順槽,標高為-780m,回采前掘進斷面5.0m×4.0m,直墻半圓拱形,錨梁網(wǎng)鎖支護。巷道斷面較大,且為深井開采,大斷面巷道支護難度較同條件小斷面支護難度大得多;巷道圍巖屬性差,5121(5)工作面直接頂為泥巖,泥巖厚度2.0~3.0m,平均厚度2.3m,灰~灰黑色,少量粉砂質(zhì),性脆、破碎;泥巖抗剪強度低,自穩(wěn)能力差,應力超過自身的抗壓強度,易產(chǎn)生塑性變形,如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等,弱面多時,極易冒落;該巷道屬典型深井大跨度頂?shù)装逅绍浢簩友乜樟粝?,且留巷在下順槽進行,留巷難度非常大,故在留巷前和留巷后必須對留巷段進行加固支護,確保留巷一次性成功,為Y型通風創(chuàng)造條件。
圖1 Y型通風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示意圖
回采工作面老塘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回采后采空區(qū)的頂板會向下垮落,其垮落形式主要有兩種:主動垮落和被動垮落。巖層主要是在自重(或自重和層面內(nèi)應力)作用下的垮落稱為主動垮落,巖層在本位巖層下沉的迫使下的垮落稱為被動跨落。兩種垮落形式互相疊加,周期來壓,使回采工作面上覆巖層從下向上依次形成冒落帶、裂隙帶和彎曲下沉帶,造成留巷周圍的巖層發(fā)生變形、破壞,形成錯動離層帶區(qū)、二次破斷區(qū)和微破裂區(qū)。
由于沿空留巷段要經(jīng)受一次掘進和兩次采動的影響,其礦壓顯現(xiàn)和巷道維護都比較復雜。特別是巷道斷面比較大的情況下,巷道礦壓顯現(xiàn)更為劇烈。沿空留巷情況更為復雜。
在回采工作面煤壁前方20m左右受超前支承壓力影響嚴重,在煤壁前方20~80m左右受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較重,巷道變形主要發(fā)生在工作面前方60m范圍內(nèi),甚至更遠。
在回采工作面后方附近,已采區(qū)冒落巖石在上覆巖層作用下向巷道擠壓,一般情況下,沿空留巷的頂板下沉在工作面后方10~20m處最為強烈,頂板下沉主要發(fā)生在工作面后方0~40m范圍內(nèi),60~70m頂板下沉趨向穩(wěn)定??蓪⒀乜樟粝锓譃?個階段,各階段的范圍與巷道變形見表1。
表1 沿空留巷各階段的范圍與圍巖變形
沿空留巷上下幫處在兩種不同的介質(zhì)中,巷道上(下)幫煤體屬于彈性介質(zhì),巷道下(上)幫冒落矸石屬于松散介質(zhì)。沿空留巷成敗取決于沿空留巷的支護體與原巷道支護體有機結(jié)合后的共同承載能力。因此,沿空留巷支護體承壓狀況主要由巷道上(下)幫煤體的本身強度及支護強度、頂板支護強度和下(上)幫充填體抗壓強度決定。沿空留巷支護包括巷內(nèi)支護與巷旁支護,巷旁支護及巷內(nèi)支護必須相匹配。前期支護主要考慮切頂作用,要求盡早支護,保證支護具有較高的初撐力或增阻速度、較大的支護剛度,應堅持以“頂”為主,“頂、讓兼顧”的原則,最大載荷以前期為主。上覆巖層后期活動具有“給定變形”特點,后期支護要求具有適當?shù)碾p向承載性能的同時,主要是要求支護具有較大的雙向可縮性能,保證下位巖層不垮落,防止煤幫擠出或片幫造成巷道狀況惡化,加固煤幫以提高煤幫承載能力,減少后期下沉量。后期應堅持以讓為主,“讓、頂兼顧”的原則,支護設計最大變形以后期為主。
(1)上(下)幫煤體受采動壓力和上覆巖層壓力的影響,煤體易變軟、變酥,造成原錨梁網(wǎng)支護體失效、錨桿脫落、錨網(wǎng)破裂、上(下)幫出現(xiàn)兜肚、片幫現(xiàn)象,且難于維護,影響有效使用斷面。
(2)頂板出現(xiàn)離層、下沉、斷裂甚至破碎現(xiàn)象,且隨著采煤工作面的推進而不斷加劇。
(3)下(上)幫充填體受壓力影響被擠壓開裂、變形、下沉,順槽留巷還會產(chǎn)生下滑位移現(xiàn)象,其開裂、變形、下沉、下滑量取決于充填體充填時的水灰比、初期強度、后期強度及后期巷道加固支護形式。
(4)底板煤、巖層受圍巖壓力影響及回采期間水蝕浸泡,出現(xiàn)酥松、破裂,底鼓現(xiàn)象嚴重。
(5)回風聯(lián)巷及鄰近-780C15頂板巷在回采期間受采動影響,巷道變形嚴重,頂板破碎、下沉,折幫、底鼓,斷面嚴重縮小。
一般來說,留巷成功與否是受留巷的圍巖狀況、斷面形狀和巷內(nèi)支護體、巷旁支護體強度決定的。從力學角度來看,巷旁支護體對頂板的反力矩比巷內(nèi)支護體對頂板的支護反力矩大得多。為了保護留巷內(nèi)狀況和巷內(nèi)支架,提高留巷的有效使用斷面,必須加大巷旁支護體的剛度,并提高巷內(nèi)頂板支護強度。在掘進施工過程中即開始加強對留巷頂板和上(下)幫的支護,并加強后期維護。
一次沿空留巷需要經(jīng)歷一次掘進和兩次采動影響,圍巖變形量較大,即使可縮性金屬支架也難以適應沿空留巷圍巖大變形,金屬支架變形嚴重,巷道維護效果較差。錨桿支護作為“主動”支護,能有效提高錨固體的峰值強度和殘余強度,提高圍巖自身承載能力,改善巷道維護狀況,采用錨桿與鋼帶聯(lián)合支護方式,能提高深井煤巷頂板、幫部整體性,安全防護性較好。同時采用錨索支護,能使圍巖在錨索預應力作用下產(chǎn)生壓縮,在錨索的彈性壓縮下形成“承載”,提高了圍巖的整體性和內(nèi)在力,增加其強度,增大圍巖的穩(wěn)定強度。因此,在巷道掘進時,采用錨梁網(wǎng)索支護,具體參數(shù)為:巷道凈寬×凈高=5m×4m,錨桿采用?22mm×2.5m的20MnSi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等強預拉力錨桿,配合鋼帶和10#鐵絲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弧段的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直墻部錨桿間排距為730mm×800mm。直墻與半圓拱相搭接處間排距為600mm×800mm。錨索規(guī)格為?17.8mm×6.8m(深入巖體長度為6.5m),間排距為1.96m×1.6m。頂部采用KT-M5型鋼帶,其中兩根4.1m長的各用于1/4圓弧斷面用,直墻部分采用KT-M3型鋼帶,長1.6m,在鋼帶的對接部分多沖一個孔,以利于鋼帶對接,見圖2。
圖2 下順槽巷道支護正視圖
(1)在距工作面煤壁前方150m以外,C15順槽超前施工錨索+鋼帶進行加固,鋼帶采用M5型鋼帶:280mm×3 600mm(孔中心距為1.6m),鋼帶長3.6m,壓茬150mm;錨索為?22mm×8m的鋼絞線,托盤為δ16mm厚的特制蓋板,規(guī)格為300mm×300mm;錨固劑為4支K2355樹脂藥卷;錨索間排距為2(2.5)m×1.6m,每排3根。采用專配的風動張拉儀張拉,預緊力不小于120kN,抗拔力不小于300kN,見圖3。
圖3 采前巷道頂板加固平面布置圖
(2)在距工作面煤壁前方20~80m范圍,在巷道中間用DZ系列單體和HDJA-1000金屬鉸接頂梁挑單排挑棚,單體間距為1m。煤壁前方20m范圍內(nèi)用DZ系列單體和HDJA-1000金屬鉸接頂梁挑三排挑棚,轉(zhuǎn)載機下側(cè)幫兩排,排間距不小于1m,轉(zhuǎn)載機上側(cè)幫一排,單體間距為1m。
(3)工作面下端頭超前煤壁5.0m施工錨桿、錨索+鋼帶及金屬網(wǎng)支護,鋼帶采用M5型鋼帶,長3.4m,排距800mm,錨桿采用?22mm×2.5m的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間排距800mm×800mm,錨桿均采用加長錨固,每根錨桿采用的樹脂藥卷為1支K2360和1支Z2380;安裝預緊力矩≮150N·m,預緊力≮50kN,錨固力≮120kN;網(wǎng)片為?10鐵絲網(wǎng),搭接長度100mm;錨索為?22-6.5m的鋼絞線,抗拔力不小于300kN,托盤為δ16mm的鋼板加工的特殊蓋板,規(guī)格300mm×300mm,錨索按“2-1-2”布置,1支K2360三支Z2380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以保證錨固效果。錨索預緊力80~100kN,錨固力不低于200kN,見圖4。
圖4 工作面下端頭超前支護平面圖
(1)為防止采空區(qū)冒落矸石對充填垛產(chǎn)生強烈側(cè)沖力,在充填框架搭設前框架上方2m處架設單排木支柱,木支柱采用?20cm×2.4m圓木,間距600mm。留巷充填框架上方頂板變形嚴重、承壓大,緊貼充填框架外側(cè)采用順山木棚加固,梁子為?20cm×2.4m圓木,腿子為單體液壓支柱,棚距400~600mm。
(2)緊跟工作面回采進度,在支架后方1~2處架設充填框架,進行充填留巷。留巷充填墻垛為寬×高=3m×2m,一次充填長度3m。充填材料選用膏體混凝土,其強度一天不低于3MPa,28天不低于14MPa。采用BSM1002E混凝土泵進行充填,充填工藝流程:干混充填材料制備→干混充填材料運輸→干混充填材料上料→充填模板支護→充填料漿的制備與泵送→料漿入模自流平密實→拆模,待充填區(qū)巷道斷面見圖5。
(3)充填前,在順槽緊隨工作面下出口綜采支架后方,超前套架U型棚,U型棚凈寬×凈高=4.6m× 3m,棚間距600mm,拉桿三道,緊靠上幫U型棚棚腿支設充填模板。充填時充填垛與U型棚聯(lián)合形成支護整體,并滯后對充填留巷段進行臥底。充填后,對U型棚正頂處用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挑頂加固,待巷道來壓穩(wěn)定后,再由后向前逐步卸去單體支柱(一般滯后工作面不小于200m)。
圖5 待充填區(qū)巷道斷面圖
由于受采動壓力影響,回風系統(tǒng)原支護體在回采后變形嚴重,巷道斷面變小,影響正?;仫L,須提前采取加固措施。
(1)回風聯(lián)巷回采前進行套架U型棚進行加固,套架后,進行噴漿封閉圍巖,并注漿加固。聯(lián)巷要定期進行清理臥底,確?;仫L斷面不能小于11m2,滿足回風要求。
(2)-780m C15頂板巷回采期間作為Y型通風的回風巷,在留巷使用期間要保持完好,且斷面不能小于11m2,由于-780m C15頂板巷與下順槽平行,平距40m,經(jīng)計算,頂板巷距采動影響線的最小距離為10.007m,受采動影響較大?;夭善陂g必須進行擴修加固,提高頂板支護強度,并加固兩幫,采用底角高強預應力錨桿,控制巷道底臌量。采取先臥底、擴幫、找頂?shù)确椒ㄋ⒋笙锏?,待斷面尺寸符合要求后再對頂板、巷幫及底角進行打錨桿、錨索、掛網(wǎng)、噴漿。
通過對謝一礦5121(5)回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加固技術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觀測、分析,采用以上充填加固支護技術沿空留巷支護穩(wěn)定、可靠,留巷后斷面維持在4.2m×2.6m,回采期間杜絕了瓦斯超限事故,保證了安全生產(chǎn),實現(xiàn)了薄煤層工作面高產(chǎn)高效。
[1] 孫恒虎,趙炳利.沿空留巷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3.
[2] 陳 陽,柏建彪,陳 勇.錨桿支護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術研究[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