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梅珍 林蘭 李婉珍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腦卒中抑郁患者的效果研究
韋梅珍 林蘭 李婉珍
目的 探討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腦卒中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 將 60例腦卒中抑郁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 30例,觀察組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根據(jù)健康信念模式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而對照組則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教育前和教育1個月后分別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領悟社會支持量表進行療效評價。結果 教育前兩組患者的抑郁及社會支持評分相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教育后 1個月隨訪觀察,兩組患者的抑郁及領悟社會支持評分相比較(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腦卒中抑郁患者的康復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腦卒中;抑郁;社會支持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為常見的心理障礙[1]。常因癱瘓、失語、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產(chǎn)生焦慮、情感脆弱、易怒等情感障礙[2],直接影響著疾病的康復[3]。有文獻報道,腦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發(fā)生率可高達40%[4],提示臨床上要注意觀察腦卒中后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早發(fā)現(xiàn)和治療 PSD。為此,我科自 2009年 6月至 2010年 6月對在神經(jīng)內科住院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實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 2009年 6月至 2010年 6月,在神經(jīng)內科住院,診斷為腦卒中抑郁的患者 60例。病例診斷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卒中診斷標準[5],并經(jīng)頭顱CT或MRI確診;PSD診斷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CCMD-3)的器質性抑郁診斷標準[6]。納入標準:①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檢查[7],得分>8分而<24分的輕、中度抑郁者;②首次發(fā)病,意識清楚,發(fā)病在 2周內,生命體征平穩(wěn),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偏癱,語言交流正常;③自愿參加。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智能障礙、偏癱側肢體殘疾者。將入選的 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1.2 方法
1.2.1 兩組患者藥物治療基本一致,對照組按腦卒中常規(guī)護理,即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包括患肢康復鍛煉方法、飲食、睡眠、自我護理、對疾病的認識、隨診等方面內容),及時地心理疏導,給予一般的安慰。
1.2.2 觀察組健康教育 指派高年資、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從觀察組患者入院后即開始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職業(yè) 、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社會背景、分析其心理狀態(tài)給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20~40min/次,1次/2~3 d,由組長負責。具體教育內容為:①向患者講解腦卒中的相關知識,讓其意識到腦卒中通過科學的治療和自身的努力可以恢復或基本恢復健康,以樹立治療的信心。并適當?shù)丶佑靡恍┌凳菊Z句暗示患者病情有改善,對小小進步也給予鼓勵,使患者處于成功的體驗當中;②幫助患者分析造成抑郁情緒的因素,指出抑郁與腦卒中的關系,指導患者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注意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緊張或抑郁,保持樂觀情緒;③向患者講授腦卒中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癥狀及健康知識,如早期康復時間、方法及意義、藥物知識、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等,幫助個體認識健康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健康信念;④向個體提供相關的報刊雜志、衛(wèi)生宣傳手冊、相關電視節(jié)目頻道及播放時間等,使個體從多個渠道及時獲得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⑤若患者允許,安排院內腦卒中病友康復團中已康復的自愿者與患者現(xiàn)場交流,利用他們對健康行為的正面評價以促進個體采納健康的行為。鼓勵其積極配合康復治療;⑥幫助個體之間形成互助小組,促進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相互督促、相互鼓勵,共同分享彼此的經(jīng)驗,共同采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⑦經(jīng)常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弄清影響患者治療的障礙,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腦卒中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堅持治療的益處。
1.3 評價內容及測量工具
1.3.1 抑郁障礙程度評價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 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項版本[7]評估患者抑郁程度。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臨床上評定抑郁狀態(tài)時較為普遍[8]。
1.3.2 社會支持系統(tǒng)評價 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Scale,PSSS)[9]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示領悟社會支持狀況越好,個體滿意程度高,PSD發(fā)生率越低。
1.4 數(shù)據(jù)采集 由經(jīng)過培訓的護士先向患者解釋問卷中各問題及填表要求,然后由患者自行填寫,如患者無法填寫,則由患者自述,護士代寫。分別于教育前和教育 1個月后對患者進行抑郁及領悟社會支持調查。
2.1 兩組患者教育前和教育 1個月后HAMD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和干預1個月時HAMD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干預前和干預1個月時HAMD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教育前 教育后 1個月觀察組 30 15.10±1.90 10.31±2.33對照組 30 14.80±1.67 12.23±1.43 t值 0.650 -3.863 P值 0.518 0.000
由上表可知,兩組患者教育前 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教育1個月后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觀察組在抑郁狀態(tài)方面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
2.2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PSSS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PSSS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PSSS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教育前教育1個月后領悟社會支持 家庭內支持 家庭外支持 領悟社會支持 家庭內支持 家庭外支持觀察組 30 50.50±5.84 19.20±3.39 31.30±4.77 61.31±7.08 23.66±2.79 37.66±5.83對照組 30 49.20±5.72 19.47±3.53 29.73±4.55 53.45±3.44 19.09±2.93 34.35±2.54 t值 0.871 -0.299 1.302 5.526 6.164 2.874 P值 0.387 0.766 0.198 0.000 0.000 0.006
由上表可知,兩組患者教育前PSSS評分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教育 1個月后 3項支持評分比較(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觀察組在提高領悟社會支持上要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發(fā)現(xiàn),對照組 1個月后家庭內支持得分較教育前有所下降,而觀察組干預 1個月后家庭內支持得分較教育前有所提高(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健康信念模式是從人們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解釋影響人們采取健康行為因素的重要理論模式,強調了個體的主觀心理過程對采取健康行為的主導作用。使患者對健康教育不僅達到“知”,更達到“信”和“行”[10],從而改變不利于健康的行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疾病的康復。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通過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后,患者抑郁情緒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健康信念模式教育使患者能主動調節(jié)不良情緒,盡可能發(fā)揮自己體內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恢復其喪失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由表3可見,我們發(fā)現(xiàn)對照組教育 1個月時,患者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和家庭外支持評分較治療前提高,但領悟家庭內支持分值卻有所下降,可能是因為患者對人際關系極為敏感,隨著患者角色的轉化和適應,對家屬照顧要求增高所致。而在觀察組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全過程中,我們強調家屬的互動參與,讓患者感悟到更多的來自家庭的支持,所以觀察組領悟家庭內支持較教育前提高。
綜上所述,應用健康信念模式對腦卒中抑郁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可以評估個體的健康信念及其影響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樹立和增強患者的健康信念,使患者能自覺自愿地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從而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1] 王永艷.腦卒中康復護理的進展.中國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8,7(9):33-35.
[2] 范秀珍.內科護理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404-464. [3] 李樹貞,趙曦光.康復護理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187.
[4] 徐佳敏,鐘麗紅,葉玉珠.背景音樂下軟刷療法對腦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13-415.
[5] 貝政平.內科疾病診斷標準.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36.
[6]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3-90.
[7] 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27-133.
[8] 蔡焯基,湯宜朗,馬辛.抑郁癥基礎與臨床.科學出版社,2001: 120-125.
[9] 繆鴻石,朱鏞連.腦卒中的康復評定和治療.華夏出版社,1996: 41-50.
[10] 何玉蘭,王景雪.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在神經(jīng)癥患者治療中的作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2):63-64.
The study of health beliefmodel education on patientswith stroke depression
WEIMei-zhen,LIN Lan,LI Wam-zhen.Shantou UniversityMedical College,Shantou515041,China
Objective Explored the effect of using health beliefmodel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stroke depression.Methods 60 cases of stroke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ed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group 30 cases,observed group wereheld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health beliefmodel while in the drug treatmentof patients,the controlgroup was conventionalhealth education.They were efficacy evaluated by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before and after onemonth of education.Results The dep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social support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education(P>0.05),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dep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coreswere compared(P<0.01)after education in onemonth ofobservation,there isgreatsignificantdifference.Conclusion Using health beliefeducation can take apositive role i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with stroke depression.
Health beliefmodel;Health education;Stroke;Depression;Social support
515041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