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片
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妊娠流產術式的探討
夏片
目的 探討B(tài)超下微管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在終止瘢痕子宮再妊娠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128例瘢痕子宮合并早孕行流產的婦女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4例,觀察組B超下行微管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對照組給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妊娠,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對照組完全流產率為96.88%,觀察組為73.44%,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流產后陰道出血量、出血時間及感染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B超下微管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是終止瘢痕子宮早孕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微管;流產;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技術的改進、安全性提高及剖宮產指征的放寬和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妊娠產婦剖宮產率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妊娠易發(fā)生破裂,為人工流產的高危因素,不僅增加手術難度,且易造成宮頸的裂傷及子宮破裂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終止瘢痕子宮再妊娠日益受到婦產科醫(yī)師的重視[1]。作者通過對我院剖宮產術后再妊娠行人工流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剖宮產術后再妊娠流產方式的選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宮合并早孕行流產的婦女128例,年齡21~40歲,妊娠時間≤49 d。按流產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4例,對照組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產,觀察組行B超下微管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兩組孕婦年齡、孕周及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對照組 第1、2天各口服米非司酮30 mg,第3天空腹口服米非司酮600 μg并留院觀察,記錄孕婦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等。若孕婦服藥后3 h無陰道流血者,加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觀察6 h仍未排出孕囊者,行一般清宮術。觀察組術前膀胱半充盈狀態(tài),取截石位并常規(guī)消毒,術前30 min于直腸2 cm處置入雙氯芬酸鈉栓1枚,術中無需擴宮,在B超引導下依子宮方向將微管插入宮腔行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吸宮壓力50~65 kPa。
1.3 療效評價 完全流產:孕婦服藥后1周內妊娠物自行排出,B超檢查宮內無殘留;不全流產:服藥后妊娠物排出,1周后B超檢查宮內有組織殘留或出血持續(xù)不止,需行清宮術;流產失敗:服藥后1周內無孕囊排出,B超檢查宮腔內孕囊存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軟件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流產結果比較 觀察組完全流產率為96.88%,對照組為73.4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觀察組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出血時間及感染發(fā)生率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流產結果比較
2.2 不良反應 對照組服用米非司酮后4例出現輕度惡心、嘔吐及頭暈等癥狀,患者均可耐受,無停藥或改用其他方法終止妊娠。觀察組均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不斷上升,瘢痕子宮逐漸增多。傳統(tǒng)的負壓吸引術雖具有操作簡單、出血量少及完全流產率高等優(yōu)點,但因瘢痕子宮往往無陰道分娩史,宮頸擴張較困難及宮腔瘢痕的存在,易造成宮頸的裂傷及子宮破裂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終止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妊娠成為產科醫(yī)生面臨的普遍而棘手的問題。
目前瘢痕子宮再妊娠臨床多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藥物流產,由于子宮瘢痕的存在及可能與周圍組織的粘連,使子宮解剖位置和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影響宮縮及阻礙了妊娠物的排出,致使藥物完全流產率較低和流產后患者陰道流血時間較長且流血量較多,部分患者最終要通過清宮來解決不完全流產,因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2]。
微管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具有傳統(tǒng)負壓吸引術的優(yōu)點,微管采用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質軟、彈性好、易彎曲及耐擠壓等,術中患者無需擴張宮頸和刮宮,從而避免了對宮頸、宮腔及子宮內膜的損傷,尤其適用于高危孕婦、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哺乳期子宮及畸形子宮等[3]。與傳統(tǒng)的真空負壓吸引術比較,可直接吸入液體及氣體混合物,負壓系統(tǒng)容積小等,因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時患者術中在B超監(jiān)視下操作,可避免盲目手術操作引起的子宮穿孔、吸宮不全及人工流產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作者通過對兩組128例患者臨床療效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完全人工流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時間及感染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可避免患者因口服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適等其他不良反應。因此,B超下微管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是瘢痕子宮合并早孕婦女行人工流產的一種簡便、安全及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1] 蔣學風,羅新.剖宮產術后再妊娠前置胎盤的風險.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10):586-587.
[2] 梅朝霞,華玉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剖宮產后中期妊娠212例臨床觀察.感染、炎癥、修復,2008,9(4):235.
[3] 王愛珍,朱小麗.微創(chuàng)人工流產術的臨床探討.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17):2985-2986.
466100河南省商水縣計劃生育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