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云 樊哲禮
(1 南昌市第三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09;2 南昌市衛(wèi)生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6)
人文關懷護理對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
樊曉云1樊哲禮2
(1 南昌市第三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09;2 南昌市衛(wèi)生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討人文關懷對緩解手術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作用。方法 72例擇期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實施術前訪視,給予心理疏導等人文關懷措施。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結果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擔心術中危及生命,術后產生后遺癥,手術疼痛,影響形體容貌,術前失眠恐懼等6項指標。觀察指標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 手術前后人文關懷對減輕手術患者焦慮心理具有重要輔助作用。
人文關懷;手術患者;焦慮心理
每個人對手術都存在極大的恐懼心理,他們在心理上、精神上的壓力很大,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后,進行人文護理,對患者進行疏導和心理安慰,使患者安全渡過手術關,才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圍手術期應激反應在手術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機制和重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對患者的循環(huán)、內分泌及神經系統(tǒng)產生不利影響[1]。通過心理上的恐懼和生理上的創(chuàng)傷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動,甚至影響到手術的成敗和術后的康復。因此有效的人文關懷,解除患者顧慮,對安全渡過手術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患者的焦慮心理。選取擇期手術患者100例。于術前、術中、術后進行一系列的人文關懷護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對100例患者分組進行效果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南昌市第三醫(yī)院手術的100例圍手術期患者。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5.2歲。男性47例,女性53例。擬行手術包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6例,乳腺癌根治術22例,剖宮產手術18例,經皮腎鏡碎石術12例,肝葉切除術5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12例,腹腔鏡附件切除術10例,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5例。將擇期手術患者按手術方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兩組擬行手術種類相近,具有較好的可比性。兩組在年齡、性別、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的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自擬《圍術期心理評定量表》內容包括:擔心醫(yī)療技術差,手術意外危及生命;害怕手術疼痛;感到緊張恐懼;難以入睡;擔心費用過高;渴望醫(yī)護人員關心安慰。對兩組患者采用《圍術期心理評定量表》分別評定術前1h、術后6h心理狀態(tài)的總分。典型癥狀及分級評分:①失眠;②頭痛、頭暈;③緊張、情緒煩躁、易怒;④坐立不安、表情呆滯、注意力不集中;⑤胸悶氣短、心跳加快;⑥擔心醫(yī)療技術差或手術意外危及生命;⑦害怕手術疼痛;⑧擔心醫(yī)療費用過高。并對上述8類癥狀進行分級評分:無癥狀,計0分;有輕微癥狀3項以下,計1分;有明顯癥狀,5項以下,計2分;癥狀嚴重,自覺痛苦難以忍受,6項以上,計3分。8項癥狀分數(shù)相加除以8為平均分。觀察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
1.3.1 術前人文關懷護理
術前認知護理:術前1d,手術室護士根據手術通知單,進入病房訪視手術者。向患者自我介紹,了解一般情況。語言溫和的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講解術中監(jiān)測及可能聽到的聲音。如何禁食、禁飲及必要的手術體位指導。麻醉方式,麻醉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反應。手術的過程,交待術中配合要點。
術前支持性心理護理:針對患者存在的焦慮恐懼心理,給予合理的解釋,真誠撫慰,如告訴患者手術是在安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不必擔心。進入手術室有護士全程陪護,手術醫(yī)師、麻醉醫(yī)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足以應對術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讓患者心理得到適當?shù)恼{整和放松。
1.3.2 術中人文關懷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手術室護士熱情接待,以關切的話語詢問患者術前休息情況、心理是否焦慮,扶著或推著患者進入手術間。
實施麻醉時,護士應輕柔并帶有保護式扶好患者。一直陪在患者身邊,給患者以安全感。通過與患者交談、暗示,緩解其緊張情緒。對于高度緊張的患者握住他的手,緩解其恐懼感。囑患者“請放松”,囑其“別怕,我隨時在你身邊”,輸液時對患者說:“進針時,也許會有些痛,我會輕些,請不要緊張”,如果患者是清醒的,隨時注意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安慰和鼓勵,使患者心情放松,并安靜下來,促進手術順利完成。對幼兒則給予慈母般的愛,善于誘導鼓勵其勇敢精神或找玩具給他們,使之能較好地配合,順利進入麻醉階段。
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液體是否通暢,并及時更換;做好暴露肢體的保暖工作,不時詢問患者舒適度,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許多意識清醒的患者都有緊張焦慮心理,此時適當撫摸患者的肌膚。如撫摸患兒的額頭,輕握患者的雙手,使患者焦慮減輕。
如遇危重患者,病情突變,情況危急,護士及時準確有效的執(zhí)行各種口頭醫(yī)囑,及時供應一切急救器材,并保證輸液通道暢通。用柔和、自然的面部表情和敏捷、沉著的舉止給患者以信心。
1.3.3 術后人文關懷護理
手術結束后,祝賀患者手術成功,用溫水擦凈患者皮膚上的血漬和碘伏痕跡。為患者穿好衣褲,蓋好被子,注意保暖。搬運患者時注意動作巧柔,保護切口。妥善安置好引流管,導尿管,鎮(zhèn)痛泵,保證各輸液管通暢,搬移患者時動作輕柔。巡回護士同麻醉醫(yī)師一同將患者送回病房或ICU,將患者安置在床上。并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術后應注意體位,保暖,輸液通暢,并?;颊咴缛湛祻汀Pg后2~3d,巡回護士再次來到患者床前詢問術后經過,如體溫、排氣、飲食、大小便、切口愈合情況,了解患者的手術感受。
見表1、2。
表1 觀察組人文關懷前后癥狀積分比較(n=50)
由表1可見,觀察組人文關懷前后癥狀積分比較,χ2=10.08,P<0.01,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說明對圍術期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緊張焦慮心理,降低癥狀積分。
表 2 兩組患者心理癥狀積分比較
由表2可見,兩組結果比較,人文關懷可明顯減輕患者緊張恐懼、難以入睡、手術疼痛、胸悶氣短、心跳加快等心理癥狀,χ2=10.19,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有可比性。觀察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手術事件、手術室的陌生環(huán)境、孤獨等對患者來說都是應激源,可引起患者身體的非特異性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等生理反應,產生應激綜合征,加重病情[2]。通過術前人文關懷,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患者對手術的了解程度,向患者提供有關手術治療的信息、注意事項、手術室的環(huán)境、監(jiān)護儀器等,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
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病情,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術中如何配合,使其精神放松,減少生命體征波動,并且護士在手術前為患者準備適當?shù)氖中g器械,對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準備,能緊急配合搶救,可有效減少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表1顯示觀察組的癥狀積分小于對照組(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核心,患者在術前、術后護理中感受的關懷越深對護理的滿意度就越高[3]。手術室護士通過術前、術后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拉近了關系,整個手術過程都陪伴在患者身邊,使患者處在較好的人文環(huán)境中,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傳統(tǒng)的手術室護理工作是針對患者在實施手術的短暫時間內所采取的護理措施,也就是對各類外科疾病手術步驟上的配合,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手術室護理活動范圍在不斷擴展、更新和完善,由術中的階段護理向圍手術期護理擴展[4]。根據患者的身心、社會、文化需求,于術前、術中、術后提供適合于個人的最佳的人文關懷護理是手術室護理工作努力發(fā)展的方向。
[1] 呂鳳珍.術前訪視及心理疏導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1,15(2):99-100.
[2] 錢玉秀.中日兩國手術室護理的比較[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2):17-18.
[3] Willams SA.The relationship of patients perceptions of holistic nurse caring to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J].J Nursing Care Qual,1997,11(5):15-29.
[4] 趙淑妹.手術室護理人員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2-33.
R473.6
B
1671-8194(2011)04-0144-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