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梅
(湖南省新寧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湖南 新寧 422700)
尼莫地平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療效分析
鄭紅梅
(湖南省新寧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湖南 新寧 422700)
目的探討尼莫地平對大鼠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方法采用結扎頸總動脈的方法制備缺血再灌注模型,對缺血前、再灌注48h后對大鼠進行神經(jīng)功能評分和腦梗死體積,對正常組、缺血前注射尼莫地平組、未注射尼莫地平組及再灌注后注射尼莫地平組4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評分和腦梗死體積。結果與模型組組相比,缺血前及灌注后靜脈滴注尼莫地平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明顯減少,腦梗死體積明顯減少(P<0.05)。結論尼莫地平治療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有療效,對腦缺血大鼠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而且在缺血前給藥能減少大腦梗死的面積。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尼莫地平;神經(jīng)保護
腦血管病是由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以局部神經(jīng)功能缺失為特征的一組疾病。其病理生理學機制包含神經(jīng)細胞能量衰竭、酸中毒、細胞內離子失衡、興奮性毒性作用及自由基損傷等多方面因素[1]。目前,大多數(shù)報道是關于尼莫地平應用腦缺血性腦疾病的研究。本實驗觀察尼莫地平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
清沽級雄性SD大鼠48只(廣州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質量(250±20)g,隨機將大鼠分為4組:即正常組(A組)、模型組(B組)、缺血前給尼莫地平組(C組)、再灌注給尼莫地平組(D組)、每組12只大鼠。
動物模型具體的制作方法參照文獻[2,3]。將各組大鼠稱重后,2%戊巴比妥鈉(0.2mL/100g)麻醉。取頸部旁正中切口,分離氣管,找到雙側的頸總動脈,分離迷走神經(jīng)后,以手術縫合線結扎雙側的頸總動脈,結扎10min,松開線結,再結扎10min,再松開線結,此程序重復3次,嚴格記錄栓塞開始時間。手術結束后分層縫合肌肉和皮膚。再以絡活碘消毒外層皮膚。以上各個步驟完成即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制備完畢。術中對大鼠的血氣指標及血壓值進行監(jiān)測與記錄,各項指標均維持在正常范圍。
手術縫合線3-0,Ethicon lnc,日本)、尼莫地平(商品名:尼莫同,德國拜耳公司)、微量藥物泵(STC-527,日本)、光學顯微鏡(BX-60,Olympus,日本)。
尼莫地平(商品名:尼莫同,德國拜耳公司)。缺血前用藥組在第3次結扎頸總動脈造成腦缺血前,經(jīng)股靜脈注射尼莫地平(1.5mg/kg體質量)。再灌注后用藥組再從頸內動脈抽出栓線后,經(jīng)股靜脈注射尼莫地平(1.5 mg/kg體質量)。正常組以生理鹽水替代尼莫地平。
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備48h后進行神經(jīng)功能評分[2]:沒有神經(jīng)功能損傷計6分;不能完全伸展對側前肢計5分;不能伸展對側前肢計5分;輕度向對側轉圈計5分;嚴重向對側轉圈計3分;對側肢體偏癱計1分。
大鼠手術麻醉清醒后出現(xiàn)左側肢體無力,行走時向左側轉圈。
所有大鼠在缺血再灌注的48h后采用斷頭取腦,切片為連續(xù)等距的冠狀切片,切片厚約2mm,共8片;之后切片置于2%濃度的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中染色,不時翻動切片,以保證染色均勻,最后拍攝照片測定梗死范圍。梗塞的腦組織呈白色,其余呈紅色。使用圖像分析系統(tǒng)測量并計算大鼠大腦梗死體積。計算公式:腦梗死體積(只)= 各層梗死面積之和×層間隔。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兩組差異顯著性檢驗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模型組的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和腦梗死面積較其他組差,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C組、D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現(xiàn)代研究認為,腦缺血后主要的機體改變就是細胞內Ca2+顯著升高,而Ca2+在缺血性腦損傷的病理機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尼莫地平屬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可以穿過血腦屏障而作用于相應的腦血管及神經(jīng)細胞;還可以選擇性擴張腦血管,而無盜血現(xiàn)象,在提高腦血流量的同時卻不影響腦代謝??赊卓筀+、5-HT、花生四烯酸,過氧化氫、TXA2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所致腦血管痙攣。還具有抗抑郁和改善學習、記憶功能,降低紅細胞脆性,血漿黏稠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相關研究也顯示,尼莫地平可以有效地抑制細胞外Ca2+的內流,從而控制腦梗死的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減輕腦組織的損傷,其還可以通過降低缺血腦組織血腦屏障的通透性,有效降低腦水腫的發(fā)生率[4]。
表1 各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和腦梗死面積比較
本研究結果表明,尼莫地平能保護神經(jīng)元的缺血性損傷,所以它應該也能保護腦血管或者是腦微血管內皮細胞的缺血性損傷,從而減輕大腦死的面積。實驗證明,模型組的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和腦梗死面積較其他組差,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C組、D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腦缺血的早期就使用尼莫地平,不但可以有效保護神經(jīng)元的缺血性損傷,還可以減輕大腦梗死的面積。而在缺血再灌注后再使用尼莫地平,則是加重了血腦屏障的損傷,進一步加重腦梗的面積。
[1]Xu XS,Ma ZZ,Wang F,et a1.The antioxidant cerebralcare granule attenuates cerebral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duri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Shock,2009,32(2):201-209.
[2]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1.Reversible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rats[J].Stroke,1989,20(1):84-91.
[3]吉訓明,凌鋒,趙喜慶等.改良可逆性局灶性腦缺血模型建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5,14(2):178.182.
[4]Matthlas L,Hefmann D.Unastructural chanees in the bloodbraln barrler 1nrats after treatment with mmodlpine flunar Lzlne[J].Neurosurg Res,1 996,19(1):53.
R743.3
B
1671-8194(2011)03-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