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霞
曾幾何時,我們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抬花轎,在充滿綠色氣息的樹洞里打彈球,亦在灰塵飛揚的路邊跳格子……如今,這些令人難忘的游戲早已被形形色色的玩具所代替,孩子們也因此遠離了泥土的芬芳、鄉(xiāng)野的空曠、草場的廣袤,更遠離了大自然的歡樂。為了讓孩子的童年充滿陽光,讓孩子的身心徹底解放,我們呼吁讓孩子走進民間,攜手民間游戲。那么民間游戲對幼兒發(fā)展到底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
一、原汁原味,增強體質
陽光、空氣是自然環(huán)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鮮空氣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幼兒免疫力,充足的陽光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因此,為了讓幼兒享受充裕的陽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我們除了在固定的主題活動、戶外活動時間進行各種民間游戲外,還應充分利用各種零散間隙時間,如:晨間、午餐后、離園前我們進行“翻跟斗”、“貼燒
餅” 、“挑花線”、“手指游戲”、“石頭、剪子、布”……一系列的游戲,讓孩子們在體驗快樂的同時享受了陽光的溫暖,品嘗了空氣的清新。
另外,為了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進行鍛煉,我們還積極與家長互動,組織家長和孩子到“農耕園”“暨陽湖畔”郊游。在溫暖陽光的普照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家長們將曾經(jīng)玩過的民間游戲與孩子一起回味。孩子們戲耍的身影,大人們歡笑的聲音與大自然渾然一體,這樣的活動不僅愉悅了孩子們的身心,也讓家長們找回了童年的樂趣,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
二、十項全能,和諧發(fā)展
1.動作能力的發(fā)展
民間游戲品種繁多,富有興趣性、挑戰(zhàn)性,既能適應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可加強幼兒的體能訓練,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fā)展。如:“跳繩”、“跳皮筋”、“跳格”、“抓小兵”等游戲能發(fā)展跑、跳、投、躲閃等動作,可增強幼兒各器官的生理機能,促進幼兒心血管的正常發(fā)育。“挑棍”、 “抓包”、“彈球”、“跳格子”、“背月亮”等可發(fā)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協(xié)調,使幼兒的手、腳動作靈活協(xié)調。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幼兒骨骼肌肉的發(fā)育,鍛煉了他們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內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而“抽七打八”、“踩高蹺”等游戲能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使幼兒身體勻稱和諧地發(fā)育。
2.語言能力的提高
語言本身是一種概括化的符號。幼兒語言的學習不是單一的學習,而是學習用組合的方式把語言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工具。民間游戲中的兒歌節(jié)奏鮮明,趣味性強,如游戲“炒黃豆”,兩個幼兒在游戲的同時用語言表達“炒、炒、炒黃豆,噼嚦吧啦翻跟頭。”又如:游戲“拍大麥”中,
“一籮麥,兩籮麥,三籮開始拍大麥?!边@樣的兒歌既豐富了孩子的詞匯,又增進了同伴間的情感交流,愉悅了孩子的身心。
3.規(guī)則意識的形成
游戲的規(guī)則可以幫助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向社會合作發(fā)展。幼兒在一系列的民間游戲中能掌握多種規(guī)則,從而形成人際協(xié)調的合作關系。例如:游戲“城門幾丈高”,它的規(guī)則是:每個幼兒邊念兒歌邊一個一個從“城門”下鉆過??刂颇芰Σ畹暮⒆釉谕孢@個游戲時,容易觸犯規(guī)則從而失去玩耍的資格。為了能再次參加游戲,這部分孩子只能約束自己,遵守游戲規(guī)則。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行為,也學會了用規(guī)則協(xié)調關系。
三、合作交往,打造品質
21世紀是一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社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獨立的封閉式住房環(huán)境,現(xiàn)代化的家用電器,導致了幼兒交往能力的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因不會交朋友而感到孤獨;因不會和其他幼兒相處而發(fā)生與人打架的現(xiàn)象。在民間游戲中這種現(xiàn)象將不復存在。為了參加游戲,游戲時幼兒必須相互協(xié)調、合作,學會自己解決人際矛盾,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學會理解和照顧他人、平等待人等。在進行游戲時,我們給予幼兒選擇伙伴的權利,讓他們在自由結伴的游戲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評價。這樣做可以防止幼兒的心理朝極端自我中心方向發(fā)展。為此,我們在具體做法上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
1.自由結伴是基礎
我們在玩“趕大車”游戲時,一條繩圈套在前邊幼兒的腰部或腋下當馬,后面人拉著繩子當趕車人,好像馬拉車的模樣往前跑,也可以兩只“馬”拉一輛“車”,這個游戲是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合作玩的游戲。我們就請幼兒自由結伴,剛開始玩時,有個別性格內向的幼兒總是沒有伙伴,但經(jīng)老師的提示,那些善于交往的幼兒主動邀請內向的幼兒一起游戲,慢慢的,他們都成了好朋友,內向的幼兒在伙伴的帶領下也逐漸活潑起來了。
2.引領示范是關鍵
晨鍛時,我們和孩子一起玩起了“滾輪胎”的游戲。瞧!有的孩子邊滾邊唱,有的孩子神情專注,有的孩子則滾得飛快……但也有一些力量薄弱的孩子走走停停,總是把輪胎滾偏、滾倒。于是我們就請滾輪胎又快又穩(wěn)的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方法。通過同伴的引領示范,其他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游戲的要領,提升了自信心。
3.互幫互利促發(fā)展
打彈珠是孩子鐘愛的游戲之一。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會帶上自己的彈珠在大樹底下,或在食堂前的泥土上“大干一場”。但由于規(guī)則限制,一方輸了就要被淘汰。能力弱的孩子被淘汰后顯得非常的失落,久而久之就缺乏了自信心。如我們班的洋洋因為手中力量不夠總是輸,幾個回合后,洋洋選擇了放棄,大哭了起來。聞聲而來的萱萱在洋洋身邊蹲了下來,講起了自己打彈珠的心得,還拿起洋洋的手似模似樣教她打彈珠的技巧,其他幼兒看見了也紛紛圍攏過來幫助她,任務正在延續(xù)……瞧!一個小小的行為發(fā)展了幼兒間的分享與互助,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社會品質。
在民間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它對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增強幼兒體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目前我們正在嘗試、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它的價值。在以后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會繼續(xù)將民間游戲滲透進來,讓孩子回歸本真,讓童年多彩絢麗!
參考文獻:
[1]劉焱著:《幼兒園游戲教學論》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