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 生 胡高權 薛永虹
民主權利的豐富,法治力量的彰顯,人大作用的發(fā)揮……“十一五”時期,浙江民主與法治的腳步和著共和國的主旋律鏗鏘前行。
民主法治 足音鏗鏘
■哲 生 胡高權 薛永虹
5年里,“法治浙江”的提出與推進,地方立法對峙豐田霸權、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證落地、人大監(jiān)督守衛(wèi)生命之源、杭州民主促民生、溫嶺民主懇談、樂清“人民聽證”……一個個強有力的音符,奏響了浙江民主法治建設的和諧旋律。
2010年“浙江工商單挑豐田”,被社會公認為是我國消費維權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浙江的一部地方性法規(guī)——《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出臺的直接成果即是:豐田“不賠錢”,在浙江“已無路”。
“浙江的地方性立法頗有前瞻性,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有明確的預期和詳盡的規(guī)范與指引”,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的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友根教授指出。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法治,是社會和諧的基石、社會穩(wěn)定的保證。5年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努力把地方黨委的重大決策和戰(zhàn)略部署上升為法規(guī),為浙江省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法制保障。據統(tǒng)計,“十一五”期間,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共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52件,修改和廢止50件。
立法不僅要注重內容,更要注重質量。不少學者指出,公眾參與可以避免由于“關門立法”可能產生的恣意專橫和立法偏私現象,降低立法和執(zhí)法成本。5年里,浙江省人大在開門立法、民主立法道路上積極探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2009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浙江省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條例》首次將網民建議直接轉化為地方性法規(guī),在浙江立法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據了解,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通過浙江在線等媒體就上述條例草案進行了兩個多月的網絡聽民意活動。其中,網民提出的“禁止辦證搭車收費”、“與戶籍掛鉤”、“享受待遇”這3個方面的建議,被以不同的方式寫入條例之中。
“地方立法聽取網絡民意,并將網民建議寫入法規(guī),不僅是立法部門開門立法的一大進步,而且可以幫助法規(guī)更科學、更完美、更有效地體現和維護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這種做法對今后地方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闭憬髮W光華法學院教授夏立安說。
立法的成效究竟如何?對老百姓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006年,浙江省人大法委、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開展了《浙江省殯葬管理條例》立法質量評估工作。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行使地方立法權以來,第一次開展地方性法規(guī)的立法質量評估工作。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的同志表示:“建設法治社會、‘法治浙江’,不僅應重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更應關注法律、法規(guī)制定后的實際運作狀態(tài)、所取得的績效及存在的問題,以反觀立法中的得與失,促進地方立法的不斷完善和法規(guī)實施效果的不斷提升。”
此外,5年來,浙江省人大還建立和完善了專家參與立法工作機制,通過論證會、座談會、委托起草等多種方式吸納專家參與立法工作,從而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科學性。
“農村教育投入和學校發(fā)展不平衡,優(yōu)秀的教師留不??;要為在浙的外來務工人員辦職業(yè)教育;要解決外來務工子女的就學問題……”2008年7月2日,15位來自全省各行各業(yè)的普通公民,被邀請到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敞開心扉、各抒己見,就與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的教育問題,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為審議教育專項工作而首次舉行的公民座談會。這些公民的意見和建議經過整理后,印發(fā)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供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教育專項工作報告時參閱。
近年來,浙江省人大在增強人大工作透明度上下了一番功夫,作出了一些嘗試。除了公民座談以外,道路交通安全執(zhí)法檢查公聽會、常委會視頻直播、公民旁聽會、對話網民、審計報告“原版”公開等,都開展得有聲有色。而地方人大,如溫嶺的參與式預算,讓選民代表參與預算的民主懇談;樂清的人民聽證,人大搭臺讓民眾和官員來“唱戲”,等等,在增強人大工作的民意分量,提高民聲“分貝”上走出了一條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人大的工作必須要在法律的框架下依靠制度發(fā)力,通過法定的職能推動各項工作。2006年以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共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65個,組織開展執(zhí)法檢查和執(zhí)法調研18次,還采取統(tǒng)一部署、上下配合方式就多部法律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
百姓的錢要用在刀刃上。5年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加強預算審查與監(jiān)督執(zhí)行相結合,特別關注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先后對公共衛(wèi)生、水利、環(huán)保、科技等專項資金進行績效評價。在推進部門預算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開展政府非稅收入、政府性債務的監(jiān)督。
創(chuàng)新是人大工作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源泉。近年來,浙江省各級人大為增強監(jiān)督實效,創(chuàng)新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2010年5月舉行的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對省政府關于農業(y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實施情況審議意見處理落實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這是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對政府某項工作進行測評。
“以往,省人大常委會提出審議意見,省政府落實就行了。但是落實得怎么樣沒有個說法?!笔∪舜蟪N瘯泵貢L、研究室主任洪建新說,通過測評可以對省政府落實情況進行評價,如果滿意度沒有過半,還將發(fā)回去重新落實?!斑@不僅體現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監(jiān)督政府,更重要的是督促政府將人大審議意見落到實處,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p>
5年中,省人大常委會還建立與“一府兩院”定期協(xié)調、通報制度,加強和規(guī)范審議意見與決議決定起草工作。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同志表示,這些監(jiān)督工作組織形式上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有利于進一步增強監(jiān)督實效。此外,2010年以來,浙江各地人大開展的專題詢問,更是體現了人大監(jiān)督的勇氣和決心,同時也將人大的監(jiān)督工作引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就是這3棟樓,明年就能用了?!痹谂_州市溫嶺市溫嶠鎮(zhèn)2010年政府財政預算聽證會上,當地農民高云斌和其他多位普通選民一起,動用自己參與財政預算修改的權利,成功說服鎮(zhèn)里壓縮公路建設費用,在當年的鎮(zhèn)財政預算中爭取到1000多萬元,為“溫嶠鎮(zhèn)第二小學”建這幾棟教學樓。這是他覺得甚為自豪的事。
多年來,溫嶺當地政府一直堅持著這樣的民主實踐:引入民主懇談方式,讓普通百姓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參與政府年度財政預算的討論、修改和監(jiān)督。
有專家指出,這種生長于基層的“草根”民主,顯示出其持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
5年里,浙江基層民主建設實踐中產生了多種扎根于本地土壤的民主創(chuàng)新模式,如紹興縣的“夏履程序”、衢州的“五步工作法”、金華的“五個由民”、新昌縣的“鄉(xiāng)村典章”,等等,成為培養(yǎng)和訓練基層干部和群眾民主素質的課堂。
與鄉(xiāng)村民主蓬勃發(fā)展遙相輝映的是,浙江的城市民主也開始向縱深推進。2009年12月28日,杭州湖濱街道成立了國內首個“民主促民生”社區(qū)平臺——“湖濱晴雨”工作室。一個政策出臺后,當地的居民可以在工作室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會將搜集到的民情民意傳達給有關部門,并將部門的反饋意見傳達給民眾。
這僅僅是杭州民主促民生工作的一部分。自2008年杭州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確定把“民主促民生”作為城市發(fā)展的六大戰(zhàn)略之一之后,杭州市委、人大、政府積極探索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機制,努力使民主成為改善民生的保障和動力,極大地促進了民生問題的解決,促進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此外,“十一五”期間,浙江省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反腐倡廉等方面,也取得了驕人的業(yè)績。
5年時間,轉瞬即逝。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目前的民主法治建設狀況與“法治浙江”建設的內在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腐敗、賄選、司法不公、強權特權等民主法治領域所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依然有待我們在“十二五”期間進一步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