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只能用這種辦法篩選真正愛她們的人——她們的理論是,真愛她們的人,必然是勇敢的,就像童話中的王子,會為熟睡的美人穿過整片荊棘。
她被稱為“孫教授”是因為她上相親節(jié)目——22歲,北京女孩,平面模特,參加過很多雜志封面的拍攝以及形象大賽,父母均是私營業(yè)主,有自己的“買賣”。談過三次戀愛,獨身三個月,在節(jié)目現(xiàn)場,她常常對那些“應征”男性冷嘲熱諷,從來沒有站在被選席上,有一次,面對一個中科院博士生,故意說自己是“孫教授”,從此之后,她就被戲稱為“孫教授”。她幾乎是相親節(jié)目的“釘子戶”,挑剔,強勢,毒舌,也喜歡挑逗,撒嬌,甚至放出點“女性手段”,調(diào)戲一下為她“心動”的男生,但卻從來沒有為任何人把燈亮到最后,所以她被評為最難帶走的女生。
于是很多人說“孫教授”根本不是真的要相親,想嫁人不是她那個樣子。也有很多人說她是在作秀,在借著相親節(jié)目秀自己。還有人說她肯定是受過什么刺激,故意在這兒發(fā)泄內(nèi)心的憤懣。否則,那么多好男生把她選為心動女生,她憑什么一個都看不上?她不就是仗著自己年輕漂亮,有大把青春可以揮霍,到這兒來“玩一玩”,“消遣”“消遣”?
“孫教授”在臺上呆了16期,16期大約是三個月的時間,對敢于沖上來的男生,手起刀落毫不留情,幾乎是見一個滅一個,那些被她挖苦貶損以至滅了燈走人的男生其實應該慶幸,幸虧遇到的不是 “圖蘭朵”公主,否則滅掉的就不僅僅是燈了,可能早就腦袋搬家身首異處。
這樣一個又美麗又年輕又經(jīng)濟獨立且性格又如此之“圖蘭朵”的女孩子,誰能把她帶走呢?在全國人民的監(jiān)督下,我們看到了那個26歲的“海綿寶寶”——香港人,26歲,在英國讀的書,現(xiàn)在北京工作。僅僅從電視上的短片看,“海綿寶寶”屬于“可愛型”的大男孩。他有夢想,夢想在四五年后,能在北京有一家自己的西餐廳。從這個夢想推斷,他應該不是那種豪門或者富二代,對于有錢人來說,開一家自己的西餐廳,是分分鐘的事。但他也不是那種勒緊褲腰帶為每一平米房子而苦苦奮斗的年輕人,因為他喜歡搜集玩具,目前已經(jīng)搜集了上千種積木玩具。為生存發(fā)愁家境貧寒的男生一般不會有這樣的雅好,現(xiàn)在玩具多貴啊,大人為孩子買個玩具都要考慮考慮,而他是為自己喜歡耶!
“海綿寶寶”在臺上說:“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強勢女生,我喜歡像孫雅莉那樣的甜美系女生,小鳥依人的那種。孫雅莉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女生,我覺得她好可愛。今天我還為她帶來了一套《玩具總動員》的模型,決定送給她。”此話一出,全場大跌眼鏡。一向毒舌的“孫教授”竟然熱淚盈眶,邊流淌著幸福的淚水,邊哽咽的說:“你敢選我,說明你內(nèi)心足夠強大!”“你敢選我,我就敢跟你走!”“很多人問我什么樣的人才能把你帶走,你敢選我,我很感動,我其實內(nèi)心是很脆弱的……”
哭泣,淚水,歡笑,牽手。主持人說,孫雅莉是史上最假最假的悍婦!
呵呵,如果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個心愛的男人,哪一個女生又愿意上“相親節(jié)目”?而哪一個上了相親節(jié)目的女生,又是愿意隨隨便便就把自己嫁掉的?如果僅僅是想找個樂意把自己娶回家的男人,根本沒必要上相親節(jié)目,尤其對于年輕美麗且經(jīng)濟獨立的女生來說,之所以打定主意上這樣的節(jié)目,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如果哪個男人大腦進水,認為這是女生在做促銷,那他就是找“滅”!
都已經(jīng)上了相親節(jié)目,那就非得是特別動心的了。否則,如果要湊合,何必到全國人民面前湊合呢?女人只要想清楚這一層,那基本上各個是“圖蘭朵”,對于看不上眼而又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你著急嫁人,他來領(lǐng)你下臺是拯救你于水火,這種男人不等著被滅還等什么呢?
"不要責怪女人挑剔,強勢,那是因為你沒有打動她的心,如果你讓她動心了,你就是董永,賣身葬父,一貧如洗,她就是七仙女,她也會從天上飛下來!
而多數(shù)男人,尤其是一直在指責女人勢利的男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女人的內(nèi)心,他們總以為女人不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不夠有錢不夠有權(quán)有勢,于是他們要么自暴自棄,要么發(fā)奮圖強,等有朝一日強大了,像選襯衣一樣選女人,喜歡就穿,不喜歡就扔。我們得承認,女人的確是更容易被有錢有權(quán)的男人打動,但是,這不是說普通人家的男孩子就沒有機會——他們之所以喪失機會,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錢和權(quán),而是因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打動一個女人的心,或者說,他們面對強大競爭的時候,他們自己先退了場。這樣的男人看上去保存了尊嚴,實際上他們是怯弱,他們連雄性動物的原始本能都丟掉了。
有一次看郎咸平的一個采訪,說到現(xiàn)在女孩子嫁人都要求男人有車有房,郎咸平作為一個經(jīng)濟學家,首先承認女孩子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但他自己也說,他在三十歲的時候,肯定是沒房沒車沒有這樣經(jīng)濟條件的,但他會給女孩子希望和遠景,讓女孩子愿意為此跟他在一起。
那篇文章我看了感觸很深,郎咸平說出了一個“真理”——你得給女人一個動心的理由。你可以沒有錢沒有權(quán)甚至沒有太好的工作,但你得懂得你要愛的女人的心。而多數(shù)中國男人是不懂得這一點的,他們總在埋怨女人不夠溫柔,太挑剔,其實女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她沒有遇到動心的男人。
而傳統(tǒng)社會,多數(shù)時候更容易把責任推到女人自己身上,怎么別的女人都能嫁掉就你嫁不掉?你這樣的性格怎么有男人要你?那意思就是說,只要你有出息,討個老婆有什么難的?而中國女人不一樣,老死閨房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被休回家更是丟了祖宗八代的顏面。即便是現(xiàn)代社會,一個女人事業(yè)風聲水起,但只要沒有嫁掉,就被稱為“敗犬”——我認識一群“敗犬女王”,各個獨當一面,但就是沒有人追,即便是追,也就是給點小暗示,一看沒動靜,直接就撤。我對“敗犬女王”說,你們太優(yōu)秀了,男人要追你們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們就不能低姿態(tài)一點嗎?“敗犬女王”的回答是:我們也很累也很辛苦,我們?nèi)绻乙粋€丈夫,他連追我們的勇氣都沒有,我們還指靠他什么呢?白天上班像上戰(zhàn)場一樣,晚上回家還得面對一個連愛我們都不敢主動的軟弱男,我們?yōu)槭裁匆@樣的婚姻?
不肯,不愿意,甚至有些挑剔,是因為沒有動心。而多數(shù)男人往往簡單地把讓女人動心理解為“條件”,女人沒動心,是自己條件不好,女人動心,是因為自己條件好。于是,有錢有權(quán)的直接用錢和權(quán)去搞掂,沒錢沒權(quán)的普通人家的男孩子,肩負著振興家庭經(jīng)濟的重任,他們接受的教育也不是“動心”教育,而是“好媳婦”教育,傳統(tǒng)教育告訴他們,像他們這樣的男孩子,把時間和心思花在女人身上是不值得的,他們應該找一個“春蠶型”和“蠟燭型”的“好媳婦”,他們不能找那種一天到晚要求男人關(guān)心自己愛自己的“敗家女孩兒”,他們應該找那種把自己主動奉獻給男人和男人的一家的女人,男人要去干事業(yè),自己一個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的那種。這是普通人家男孩子的“好媳婦”要求,這樣的要求,“孫教授”顯然是不屑的——憑什么???怎么就得我當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你的人生?怎么你就不能當我的蠟燭呢?在我孤單黑暗的時刻,陪伴我溫暖我給我光明和希望?
所以,孫教授在遇到海綿寶寶之前,一直是強勢的,在多數(shù)人面前也是難以對付的,她根本不可愛,而且她也不屑于讓你覺得可愛,她是在等一個真正覺得她可愛的男人,一個無論她多么無理,多么霸道,多么胡攪蠻纏,都說她好可愛好甜美好溫柔的男人——而女人想要的男人,想要的愛,多數(shù)時候就是這樣的。全世界都可以反對我,但你不可以。幾乎所有強勢的女人,她們都很不策略的把自己偽裝為“鋼鐵戰(zhàn)士”,她們之所以惡毒對待每一個人,只是為了挑選出“真愛”,因為她們曾經(jīng)失敗過,被傷害過,所以她們只能用這種辦法篩選真正愛她們的人——她們的理論是,真愛她們的人,必然是勇敢的,就像童話中的王子,會為熟睡的美人穿過整片荊棘。而這樣的愛,在現(xiàn)實社會里,恰巧是為多數(shù)人認為不應該屬于婚姻的,而這也是為什么“孫教授”在遇到海綿寶寶的時候會哭——她要的不過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東西,而為了這個東西,她受了那么多委屈,那么那么多的人在咒罵她,說她這說她那,她干什么了?她不過是要一份真愛而已,要一個敢于在她身披鎧甲威風凜凜的時候,沖上去對她說,你很可愛,我覺得就是你了,你很真實!
特邀編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