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新教師自身、學生、工作三個主題,闡述了在新課程背景下新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分析了新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并介紹了筆者在成長過程中的諸多感悟。
關鍵詞:成長感悟;新教師;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1)2(S)-0019-3
光陰似箭,我走上三尺講臺已經(jīng)有一年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完成了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人民教師的轉變。在與學生接觸的一年時間里,我揮灑了汗水,收獲了感動,也體驗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作為一個新教師,我在茁壯成長,有一些心得體會和成長感悟。我用以下三點來總結,愿和青年同行們一起分享。
1 對于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后
1.1 磨礪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給學生樹立榜樣
中學生正處于自我塑造、自我定位、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教師能夠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頭腦,避免使學生心理上受到不良的刺激,同時能有效地組織教學,把教師優(yōu)良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潛移默化地投射到學生身上。因此,我們應該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課,即使我們在課前受了委屈,我們也應該把這些拋在腦后,不應該把絲毫不滿情緒帶進課堂。因為那些事情和學生無關,我們要對他們的未來負責,給他們作榜樣。新教師在完成由學生向教師的角色轉變過程中存在許多障礙,因而有不小的壓力,面對壓力,邊教邊學,教學相長。納爾遜?曼德拉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沒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潛能。”
1.2 具有廣博的興趣愛好是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動力
具有廣博的興趣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動力。只有具備廣泛而豐富的興趣愛好,才能熟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才能研究、探索并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比如,你有攝影的愛好就可以用相機或DV記錄孩子們生活、學習、比賽中的精彩瞬間,偶爾選些片段展示給他們看,孩子們會倍受鼓舞。這樣就會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他們會更加踴躍地參加各種活動。對于教師自身,有了自己的愛好就等于擁有了自己的一片精神領地,自己的精神就有了寄托,輔助自己專業(yè)的成長,使我們的業(yè)余時間在健康的快樂的環(huán)境中度過,是對教育教學的一種有益的補充。
1.3 上進心,讓我們在成長路上走得更遠
上進心是教師工作的內(nèi)驅(qū)動力,新教師要具有不斷追求博學的信念,保持上進的心態(tài)。真正有發(fā)展前途的教師,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教師。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管現(xiàn)在的你看起來有多么優(yōu)秀,如果不追求上進,也許十年、也許五年、甚至二到三年之后,你會成為井底之蛙,被學生拋棄、被學校拋棄、被社會拋棄?!皩W不難,不厭卻難”,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不厭其煩、不斷完善,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并時刻做好準備迎接挑戰(zhàn),這樣,才能由合格走向優(yōu)秀,最終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2 對于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2.1 樹立威信,才有執(zhí)行力
“學高為師”,學生最佩服的是知識淵博的教師。新教師要樹立威信,首先就要用過硬的業(yè)務素質(zhì)去征服學生的不信任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新教師常常會遇到以下情形:當對所講授的內(nèi)容鉆研不透徹,學生一質(zhì)疑,教師就不知所措,回答起來模棱兩可,這時,學生投來的是“不信服”的眼神。相反,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深入淺出,能幫助學生解決疑難,能結合教學內(nèi)容談古論今,能介紹學科發(fā)展的新成果,有一定的應變能力以及教育藝術和教育機智,就能被學生看成是很有智慧,自然能在學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吧碚秊榉丁?,新教師要樹立威信更要具備崇高的人格魅力。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們,無一不是具備了完美的人格魅力?!耙粤Ψ苏?,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鄙斫讨赜谘越?,一個好的教師應有健康的價值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響學生,點燃學生心靈中那支待燃的火把。
2.2 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自己處理偶發(fā)事件的智慧和能力
由于新教師教育教學經(jīng)驗不足,一些課堂偶發(fā)事件會讓新教師陷于窘境。所以我們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己處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偶發(fā)事件的智慧和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闭n堂中學生的心理活動是千變?nèi)f化的,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難以預料的、但又必須特殊對待的問題,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準確迅速地判斷其性質(zhì),細致地觀察課堂中出現(xiàn)的任何變化,抓住教育契機,因勢利導,則可以將之轉化為有價值的課堂教學資源。
2.3 放大學生優(yōu)點,這個世界不缺乏美,只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誨人不難,不倦?yún)s難”,新教師進入工作崗位時間短,血氣方剛,性格往往急躁,我們應培養(yǎng)自己對待學生的耐心和寬容之心。比如學生來請教問題,千萬不能因題目太簡單或是講了許多遍學生還是不懂,有情緒上的不滿或是語言上的刺激行為。這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還要會關愛學生,具體地說就是尊重、理解、欣賞、信任學生。“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期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及時地進行表揚,鼓勵式的教育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愛是事業(yè)的支撐點。
2.4 是學生,更是朋友,“親其師,信其道”
我們和學生年齡相近,有很多共同語言,對我們,他們不會有像對老教師那樣的因其在學術中的權威而心生敬畏的心理,所以和他們代溝淺,可以很容易走近他們。比如說,參加他們的主題班會,做他們籃球比賽的裁判,和他們一起策劃活動、表演節(jié)目、搞一些小的研究性課題。周末還可以請那些不回家的學生到家里一起做晚餐。學生也愿意和我們交流,新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成為他們心靈的溝通者,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一些心理問題,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總之,我們和學生關系親近,學生會因為喜歡你而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
3 對于工作——態(tài)度決定高度
3.1 聽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我們拿到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思路不明朗的時候,聽了其他教師的課會讓我們感到豁然開朗。新教師授課的內(nèi)容可能前后聯(lián)系不到位,知識點不夠全面,重難點突破得不夠好,那么,聽課就是彌補這些缺點的最好的方法。但我們要注意的是:聽課前自己應備好本節(jié)課,切忌不能自己先不分析教材,聽了指導教師的課后,再整理聽課記錄制成教案。這樣的話增加了對指導教師的依賴,其結果是自己沒動腦筋,不能形成獨立處理教材的能力。還有,聽課記錄是潦草的,寫下的隨想或符號是模糊的,因此聽課后要整理聽課記錄,而后將整個教學過程做一個完整的回顧,并反思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的優(yōu)缺點,揣摩他設計的意圖,換成自己該如何處理。
3.2 備課,給學生一研碗水,教師應當有一桶水
備課是新教師最費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是因為我們肚子里的“墨水”還不夠。所以備課時要參閱大量資料,寫詳案,聽了其他教師的課后,對自己的教案做進一步的補充和修改。通常一節(jié)45分鐘的課,新教師需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去準備,平時時間緊,可以在寒暑假就把下學期的課備好,提前備課可以讓我們在講授新課內(nèi)容之前進一步了解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備課時還應當先把要布置給學生的作業(yè)完成后再備課,作業(yè)中復雜的問題可以提取出來穿插在課堂中講解,這樣可以減小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的阻力。在準備習題時,要把習題進行深度地思考和挖掘。比如:解這個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如果變一變條件,這個結果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這個題和以前哪些題類似?可以為以后做什么鋪墊?像這樣對題目進行拓展和引申后就做到了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
3.3 加強自身解題能力的訓練
新教師有時會面臨無法回答學生問題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做習題,加強自己的解題能力。習題直接地反映了我們對知識和概念、規(guī)律掌握和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能力常常是在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中逐步形成的。新教師在高一高二時就可以做一本高三的一輪復習用書,教到哪做到哪,這有助于我們把握高考考點和教學重難點。解題時也應當有好的習慣,應當迅速地把要完成的題目解完再和答案比對。如果解一題就去看參考答案,這樣既浪費時間又不利于自己解題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3.4 教學反思,用文字留住自己的教學足跡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 反思的本質(zhì)是理解與實踐的對話,既是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心靈上的溝通。隨著新課程的推進, 教學反思逐步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記得大學畢業(yè)時,教學法教師在畢業(yè)紀念冊上給我們的留言只有四個字“教學反思”。工作后我的指導老師告訴我,講完課后,把你自認為講得最精彩的地方記錄下來,把講得不好的地方也記下來,教學后記也應認真填寫。因為再隔三年,我們已經(jīng)忘記當時是如何講的了,現(xiàn)在作一些記錄,為以后的教學作參照。我們還可以準備一個難題、易錯題筆記本,記錄平時遇到的難題、易錯題。還準備一個積累素材的筆記本,在教學過程中,腦子里出現(xiàn)一些靈感,但這些靈感會轉瞬即逝,及時地記錄這些見解。寫是一個過程,一個成長的過程,不追求什么,只是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jīng)成長了。
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悟,對于教學我們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年輕是我們的優(yōu)點,也是我們的缺點,因為年輕,我們擁有希望,因為年輕,我們?nèi)狈?jīng)驗,這就需要在時間、空間上不斷地積累。這個過程我們須要認真地去對待,季羨林先生說過:“認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在路上,正待我們?nèi)フ碱I。作為21世紀的青年教師,我用以下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與各位共勉:身肩科教興國重任,承擔民族復興使命,志存高遠,有所作為,爭做時代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黃希庭. 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73.
?。?]黃鶴松.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具有怎樣的“一桶水”[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0,39(10):14-15.
?。?]王安民. 中學物理教學策略[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256.
(欄目編輯黃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