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震蕩,上證2600點失守,市場情緒再次轉入恐慌?!锻顿Y與理財》則認為,市場正在醞釀二八轉換,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或將成為市場熱點轉換的明星板塊。
9月13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8月份經濟數(shù)據(jù),CPI同比增長高達3.5%,創(chuàng)22個月以來新高,市場出現(xiàn)不對稱加息的傳言?;诖?,股市開始恐慌下跌,9月14日上證指數(shù)第五次沖擊2700點鎩羽而歸,隨后3天一路下行,跌破2600點大關。
市場有悲觀者,也有喜上眉梢者。9月14日當天,央視二套的市場分析室欄目中,以渤海證券為代表的券商機構全面唱空,提出“清倉”策略。而以京富融源為代表的私募機構,則表示“已經是重倉”。截然不同的策略,恐慌的情緒與冷靜的投資人相映成趣。
從技術上看,這一波較大的下跌,主要是由于前期漲幅過高的中小概念股沖高回落引起的,尤其新能源、消費等概念股連續(xù)飛漲,短期已經進入了階段性頭部,有回調的需要。而市場的中堅力量——低估藍籌,并沒有強烈下跌的欲望。
占據(jù)市場40%權重的銀行股也有下跌趨勢,但幅度小、量能萎縮。同時,股價跌破2.68元“生死線”的農業(yè)銀行,更有靴子落地的效果,去除神秘感后,反而更利于該股及銀行板塊定位。目前,國有四大行以及絕大多數(shù)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的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分析人士認為,銀行資產質量沒有出現(xiàn)大的惡化情況,估值則處低位,即使走勢不振,下跌空間也有限,對大盤逐漸企穩(wěn)有促進作用。
市場對銀行股的擔憂,無非是考慮到加息和資本充足率。加息或不對稱加息也只是傳言和猜測,即使加息,對市場資金面的影響也只是心理上的,實質影響并不大。而目前加息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
從CPI指數(shù)來看,8月份3.5%的增速基本將成為峰值,這是很多機構的分析判斷。巴菲特認為,由于各國政府釋放出巨量貨幣,這一輪經濟周期中通脹一定會出現(xiàn),但不是現(xiàn)在。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期貨創(chuàng)始人常清也持有相似觀點,他說高增長和高通脹形影相隨,除了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外,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是低增長而高通脹的。由此看來,剛剛開始復蘇的經濟,難以出現(xiàn)高通脹,擔心短期內加息或是庸人自擾。
另一個擔憂是提高資本充足率。日前,根據(jù)銀監(jiān)會的定量測算,新的《巴塞爾協(xié)議III》不會對當前中國銀行業(yè)產生直接沖擊。當然,資本壓力將是銀行業(yè)長期需要面對的壓力。銀監(jiān)會相關領導表示,中國銀行業(yè)將實施更加多元化的經營戰(zhàn)略,逐步改善“吃利差”的盈利模式。
近期市場又傳出房市將推出更加嚴厲的政策。房地產對銀行業(yè)的影響畢竟是間接的,而據(jù)測算,房價跌30%才有可能危及銀行利潤。一位資深投資人表示,目前房地產的癥結是如何增加住房供給,如果沒有有效的供給投入市場,即使再打壓房價也無濟于事。
上證指數(shù)已經盤整了將近2個月,在低估藍籌股的支撐下仍堅守在60日均線之上。中小盤概念股已經開始回落,下一步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板塊或將成為市場轉換的耀眼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