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介紹:“輪渡是武漢最悠久的公共交通方式,至今已走過了106年?,F(xiàn)今往來于武漢三鎮(zhèn)間的輪渡達十余條,有粵漢、武漢關(guān)、中華路、漢陽門、集家嘴、晴川、南岸嘴等近二十處配套碼頭?!?/p>
“十余條”已是過去式。如今的武漢,一共有7條輪渡線路。它們分別是:武漢關(guān)—中華路;快順航線(武漢關(guān)—中華路);王家巷—黃鶴樓;青山—天興洲;王家巷—曾家巷;黃鶴樓—晴川;漢陽門—集家嘴。
再加上“兩江游白天游”和“夜游”,武漢人共有9種渡江方式。
武漢關(guān)-中華路線路:
驕傲的輪渡5號
在輪渡客運分公司做綜合干事的陳彪,在這個行業(yè)已經(jīng)15年。乘坐輪渡無數(shù)次,問他最喜歡哪條線路,答案是:武漢關(guān)-中華路。理由是:它是乘客量最大的輪渡線路,也是最能感受到武漢味的線路。電影《江城夏日》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在此取景。
走這條線路,大抵都會搭上這艘輪渡5號。
輪渡5號看似普通,其實歷史悠久,所獲榮譽多多(國內(nèi)第一批“全國青年文明號”),還曾出過一位著名的船長——魏又明(曾榮獲武漢市公交系統(tǒng)“服務明星”,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最重要的是,這個年近30歲的輪渡5號再過不久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相關(guān)規(guī)定輪船的報廢年限是30年)。
輪渡5號每趟20分鐘,每天在江上來回跑40趟。1995年長江二橋通車前,輪渡5號的最高日載客量成為武漢輪渡交通的傳奇——30萬人次。當時輪渡5號一趟的載客量是1000多人;而現(xiàn)在,一般一趟只有幾十人,最少的甚至只有1人。
現(xiàn)任船長楊朔潮,干這一行已經(jīng)30多年了。他的船員一共12名,實行輪班制。每天6人一班,包括水手、舵手、大副、輪機人員。早上6點半上班,晚上8點下班,一天都呆在船上。
工作的日子,楊朔潮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駕駛艙。他坐在舵手的旁邊,一只高腳凳上,望著前面的江面。間或有其他工作人員來向他請教問題。
楊朔潮說,當年他剛上船時,長江兩邊都是低矮的房子,江上唯一的風景就是長江大橋了。80年代初晴川飯店豎起來了,1985年蛇山上有了黃鶴樓,1986年龜山上有了電視塔,90年代漢口有了佳麗廣場……在這片江面上來來回回30多年,兩岸風景他看過千遍萬遍,早就爛熟于胸了。
還有一些奇特的風景,只有在江上生活的人才看得到?!跋奶欤幸淮挝野汛T跐h口,雨下得蠻大,10多分鐘后開到武昌,天卻晴得好好的,我的船一邊濕,一邊干。冬天一下雪,江面上就有一層霧把水面罩住,船像騰云駕霧,開船就像開飛機。”
楊朔潮最喜歡在輪渡上看日升日落了。在他眼里,早上太陽從武昌江灘升起,傍晚太陽在漢陽江灘落下??菰锏耐担驗檫@些風景,變得有趣起來。
楊朔潮休息的時候,輪渡5號就由大副周光書領(lǐng)導。他說,他更喜歡武昌江邊的變化:“以前武昌江邊都是平房,現(xiàn)在都蓋了高樓。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真漂亮!雖然我們工資太低,但每天都有免費的江景看!”他笑言。
周光書帶我們進入船艙最下層的“乘客免入”區(qū),居然別有洞天——除了工作室,還有寢室和廚房。寢室用來給每天值班照看船只的人睡覺。廚房主要負責每天的中餐和晚餐。離晚飯還有一個小時,做飯的阿姨早早地洗好切好菜,簡簡單單的五菜一湯,就是六個人的一頓飯。就這么參觀著,竟然忘記了自己身在輪渡,而像是到了朋友家中做客。
開飯了,問他們好吃嗎,“好吃!”大家邊抹嘴邊嘿嘿笑。
貼士:
武漢關(guān)-中華路線路的普通輪渡是20分鐘一班,早上6:30至晚上8:10,票價2元;晚上8:10——12:00還有空調(diào)輪渡可乘,票價5元。
集家嘴-漢陽門線路:
武漢舊時光
集家嘴-漢陽門一線的乘客多為“漢正街人”,讓這條線路的老武漢味更足。坐在這條線路的輪渡上,會聯(lián)想到父輩們當年的生活——挑著扁擔籮筐坐著輪渡去打貨,頗有一番碼頭文化的氣息。
集家嘴輪渡碼頭的附近,是著名的龍王廟,建于清乾隆年間,位于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曾經(jīng)是江上的險段。當然,它在以前最大的作用是用來祭拜龍王——舊時人們心中的長江保護神。
集家嘴的輪渡碼頭在龍王廟上游不遠處,藏在集家嘴長途汽車客運站里,從外面看沒有明顯的標志。從布滿水果攤、物流貨運公司、大巴車的汽車站里走過,來到長江邊,這一帶的江灘還很原生態(tài),一部分種著菜,估計是以漁業(yè)為生的附近居民所種;更大的一部分荒蕪著,星星點點地開著油菜花。
江上橫跨著漂亮的晴川橋,看到對面不遠的漢陽江邊,一瞬間以為時光在倒流。
船來了——不似武漢關(guān)-中華路線路的輪渡那么大,只有一層船艙,人也沒那么多。但大家好像都是熟客,一上來就各自占好位置。這個年代,扁擔籮筐自是沒有了,倒是有幾個拎著蛇皮袋子的中年人,徑直到艙外走廊上靠著護欄,慢悠悠地整理貨袋,很是悠然。
貼士:
集家嘴-漢陽門線路的輪渡每20分鐘一班,從早上7:00至晚上7:00,票價2元。
青山-天興洲線路:
鮮為人知的“野”輪渡
說它是“野輪渡”,是因為這里的長江更為野生。
這是一條鮮為人知的輪渡線路,曾經(jīng)是為天興洲的居民上下島而開,后來有一些武漢市民專程上天興洲旅游,這條“野輪渡”也就成了“旅游”項目之一了。走過這條線路的人都說,這只輪渡能帶你發(fā)現(xiàn)城中一片不出名的安靜美好之地,仿佛世外桃源。
天興洲現(xiàn)在正值踏青的好時節(jié),也是許多人組織集體春游的首選。要問這里有什么好,那就是足夠淳樸,它的關(guān)鍵詞有:油菜花、野泥蒿、野炊、風箏……
貼士:
青山-天興洲線路的輪渡一個小時一班,時間表比較獨特,分別是:上午6:50;7:50;8:50;10:50;11:50;下午3:50;4:50;5:50。票價1.5元。
另外,這條線路分為客渡與汽渡兩種方式,如果是自駕游去天興洲,可以攜帶私家車一起渡江,費用根據(jù)車型而定,20元以上。
快順航線武漢關(guān)-中華路:
活力新輪渡
不知是不是因為它的輕便小巧與時代感,它的船員們工作起來也格外放松。
快艇上的船員有三名,一名在乘客艙尾負責乘客的安全,另外兩位在駕駛艙掌舵。在駕駛艙參觀時,發(fā)現(xiàn)右邊的柜子上放著一小盆綠色植物,舵手大叔開心地介紹:“這是我在花鳥市場買的,很便宜的,呵呵。”
快艇并不是每時每刻都在開,靠江邊檢修的時候,船員們曬著太陽、聊聊天、看看報紙,興致來了,就種花養(yǎng)草。工作枯燥了點,情趣頗濃。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關(guān)—中華路的線路因為客流量大,同時也為了乘客的方便,如今有兩種方式過江,一是乘坐輪渡5號一樣的普通輪渡,二是可以乘坐快順航線(快艇),過江只需要8分鐘。
快順航線的乘客其實已經(jīng)不少,既是因為武漢關(guān)至中華路的航線好,更是因為它的確比路上交通要快也要便宜。陳彪介紹,快艇的資金都是輪渡公司自己籌資的(而很多普通輪渡則是國家撥款),雖然現(xiàn)在只有一條航線有快艇,但輪渡公司希望以后逐漸在各個航線都會增加,當然,前提是有客流。
說起輪渡,陳彪一臉的自豪,“以前大家都認為輪渡慢,其實現(xiàn)在堵車比輪渡還要慢得多。而且我們的設(shè)備也在變得更加先進,我們有了電子籌碼系統(tǒng)——全市只有輕軌和我們在用。我們還可以使用武漢通等電子卡?!?/p>
誰說輪渡代表了古舊和落后?輪渡也有活力、與時俱進的一面。
貼士:
快順航線的輪渡碼頭就在武漢關(guān)-中華路線路普通輪渡的旁邊,20分鐘一班,開班時間是早上8:30,收班時間是下午6:00,票價5元。
王家巷-曾家巷
黃鶴樓-晴川
王家巷-黃鶴樓:
平日只有早晚開
盡管這三條線路平時只有早晚才開,為的是方便附近居民,但還是有不少武漢人也把它們當作旅游的線路。
王家巷碼頭在王家巷,集家嘴碼頭的下游;曾家巷碼頭在武昌的臨江大道,錦江國際城的對面;黃鶴樓碼頭在臨江大道漢陽門碼頭的上游,國美電器中華路店對面;晴川碼頭則在漢陽晴川閣的禹稷行宮外。
貼士:
平日為早上7:00至8:40,下午4:00至5:40,每半個小時一班,票價1.5元。黃鶴樓-晴川;王家巷-黃鶴樓兩條線路,因為黃鶴樓景區(qū)的關(guān)系,周末會全天開,每半小時一班。
輪渡兩江游:
濃縮的長江風景
武廣高鐵通車以后,事實證明,輪渡的旅游功能的確顯著了起來。高鐵旅游團來武漢,新推出的“兩江游”項目已經(jīng)吸引了幾批廣東高鐵團游客,乘船一覽兩江四岸人文自然勝景。
兩江四岸的景點有武昌黃鶴樓、首義文化園、戶部巷旅游區(qū)、漢陽晴川閣、龜山、大禹神話園旅游區(qū)……上文提到過的那位著名船長魏又明如今就在這里供職。
貼士:
兩江游分為白天游與夜游,粵漢碼頭上船。白天游一般在每周六、日,從早上9:30至下午1:30,45分鐘一班,全程1個小時。夜游則從晚上7:10至9:30,每半個小時一班,你可以選擇45元的輪渡20號,也可以選擇60元的漢陽門號,80元、120元(帶餐)的晴川閣號。
除了粵漢碼頭外,武漢關(guān)碼頭也即將在輪渡兩江游中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