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情事,無論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總是過去時,總要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義山的那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磩e人的情事,體悟曾經(jīng)轟轟烈烈的風(fēng)花雪月就這樣化為薄薄幾頁精致的文字,別有一種幽愁凄楚,是一種對照,毫發(fā)畢現(xiàn),歷歷在目。
那些翻騰于歷史煙云之中的女子,自愿或不自愿地將自己的情感活生生地喧騰與渙散于歲月中,無論當(dāng)時她在愛著的時候有多喜悅,而今來看,都別有一種悲意,如涼玉潤于清水。
看葉細(xì)細(xì)的《民國女子——此情可待成追憶》,是在一個泛著微雨的涼秋午后,一口氣讀完,已過黃昏,合上書本,深嘆一口氣。民國女子的情事,總是不圓滿的多,悲凄歸悲凄,但對于今天的女子,一字一句融情人理對照著看下去,在合上書的那一刻閉目靜思,最終映現(xiàn)在腦海里的女子,一定是自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事守時年年有,不過是換了女容罷了,而一顆在愛情中百轉(zhuǎn)千回的心,卻是千古不變的。
書中有三處最令我動容。
一是關(guān)于林徽因的章節(jié),其中寫到最愛林徽因的金岳霖。自古才女必定情路多舛,再冠之以一個“美”字,這美便有了一種動蕩飄搖之意。且往往就是因為她太美,反而較之于平素女子徒令人生怯意,于是不敢用盡全力去珍惜,所以總是紅顏薄命的多。但林徽因到底是幸運的,她的一生與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三個大才子有過交集,最終選定與梁思成相守,也與她骨子里對于理想與理性的堅守一脈相承。金岳霖,這個終生未娶的哲學(xué)家,選擇了一種最理智也最高貴的方式堅守自己對林徽因不渝的愛情:逐林而居,很坦蕩大方地與梁林夫婦結(jié)為好友。他對林徽因并無半點要求,只求兩人共生于世,便是最大的好。如此平和而深厚的情感,不是不令人感動,日子久了,終于有一天,梁思成自外地回來后,林徽因便對他直言自己因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痛苦而震驚,想了一夜告訴她: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老金,祝愿你們幸福。說畢,兩人都哭了。但當(dāng)林徽因?qū)⑦@些話轉(zhuǎn)告給金岳霖后,他卻說: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yīng)該退出。金岳霖的言行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他用行動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徐志摩的那句詩: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于林徽因來說,被這樣一個深情的男人如此靜默地愛著,這是她今生的福分。
二是關(guān)于陸小曼與胡適之間一段鮮為人知的情事,他們以師生的方式相遇。彼時,陸小曼已嫁作王庚婦,卻不快樂,后來她與徐志摩一見如故,很快便陷入熱戀。王庚知道后,十分氣憤,徐志摩為避免激化矛盾,只好暫赴歐洲。內(nèi)心苦悶無處訴的陸小曼,與剛結(jié)束與曹誠英之婚外戀情的胡適,無論以怎樣的姿態(tài)相逢,便都“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說不上是愛情,更像是暖昧,有些“游戲人生”的意思,只不過是彼此于情感低谷中相逢時一種互相依靠的安慰,更像是膩友。且彼此的交集短如煙花,轉(zhuǎn)瞬即逝。徐志摩辭世,陸小曼給胡適寫信,試圖請胡適幫忙周轉(zhuǎn)經(jīng)濟(jì),答應(yīng)是答應(yīng)了,但開出了三個條件:一是希望戒除嗜好;二是遠(yuǎn)離翁瑞午;三是速來南京,由胡適安排新的生活。結(jié)果,陸小曼一條也沒聽,繼續(xù)與翁瑞午在一起,對芙蓉枕,醉鴉片香。胡適不是不知道,陸小曼曾是曠世妖嬈的京城名媛,她需要過一種沒有經(jīng)濟(jì)負(fù)擔(dān)的溫軟生活,而這樣的女人注定會如鴉片一樣一步步軟化男人的意志,使他與她一并頹靡。胡適何其理智,即便小曼再妖嬈,他亦鐵了心的不要。胡適在那個時代算是一個杰出的“有為青年”,有明確的人生目標(biāo),有既定的人生道路,加之他懼內(nèi),所以他與陸小曼的這一段情事便不了了之。彼此之間,再無留戀,形同陌路。
最打動我的,是阮玲玉的一句話。阮玲玉在演戲方面頗有天賦,這一點,即便是當(dāng)時備受追捧的電影皇后胡蝶,也不得不承認(rèn)。一次,演員黎麗麗向阮玲玉請教如何演戲,阮玲玉只回了一句話:演戲是教不來的,她演的就是自己。阮玲玉一生情路艱辛,流離于張達(dá)民、唐季珊和蔡楚生這三個男人之間,自殺于“人言可畏”。其實,她是死于一顆無處收留卻又自卑、敏感、脆弱的心。無論是演戲、跳舞、抑或?qū)懽郑ㄓ腥橥度敕讲抛蠲?,正可謂“當(dāng)痛苦化為詩意,藝術(shù)會打動靈魂”。只是這震顫靈魂的藝術(shù),需耗盡太多的苦痛糾纏,實在是冷暖自知。阮玲玉之死,亦在于她毫無保留的至情至性。她與胡蝶不同,胡蝶之所以成為當(dāng)時的電影皇后,長相美、演技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交際、善于周旋,并深諳一個“忍”字,能夠有定力熬過生命中的低谷。阮玲玉長相并不亞于胡蝶,演技亦在胡之上,但她生性率直、不善周旋,演戲所得報酬遠(yuǎn)不及胡蝶,且總飾演配角,她也都是心甘情愿的。起初,阮玲玉只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而演戲,演戲時之所以能夠很快入戲,亦只因劇中人與自己的遭遇十分相似,而當(dāng)她終于“冠蓋滿京華”時,內(nèi)心并不真正滿足,唯有“斯人獨憔悴”。
一個女人,無論她再擁有怎樣華麗的名分,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要的總不過是一份沁入骨髓的懂得與細(xì)水長流的相守。縱觀民國女子之情事,穿越恍惚歲月之塵煙,對照之際,有憐惜,有惘然,亦有慶幸。
一切古今情事之對照,皆只為今人在情途中能走得更坦蕩、更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