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人們都在說“健康”,還衍生出“不健康”、“亞健康”等詞匯。大多數(shù)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仔細分析下“健康”的含義,便能夠理解古人有關身體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
“健”從人從建,含義是“有力的”。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之意,比如“腱”是堅韌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繃緊發(fā)力的肌肉;“犍”是力大無窮的公牛?!对鲰崱?“健,強有力也?!笨梢宰餍稳菰~,比如杜甫《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濒斞浮兜織钽尅?“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币部勺鞲痹~,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康”的含義是五個方向的道路都通暢?!稜栄拧め寣m》云:“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惫湃嗣宦窌惩椤暗缆贰?,一分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達四個方向叫做“衢”,通達五個方向叫做“康”,通達六個方向叫做“莊”,通達九個方向叫做“逵”(馗)。人們常說的“康莊大道”就是通達各個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義就是有路子,行得通。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钡缆吠〞沉?,物質和能量才可能交換、交流。人的身體想維持正常的運轉也是如此。中醫(yī)認為人不僅有肉眼可見的血在脈管里流動,還有一種無形的能量,也就是氣,它在體內有蓄積、流動,這種流動是有規(guī)律的,有著各自的節(jié)奏、方向和時間。這種能量流動經過的路線稱之為“經絡”,大路為“經”,小徑為“絡”。人的先天之氣,由精化生。蓄積在丹田,流行運動在七經八脈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脈最終注于腦,營養(yǎng)神明。后天之氣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氣,由肺而起,逐次按時行于十二正經,循環(huán)往復,并且散布于三百六十五個小的絡脈之中,覆蓋滲透全身。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比绻浢}不通,或者絡脈不暢,人的氣血運行就會停滯,輕則出現(xiàn)疼痛,重則出現(xiàn)麻痹,久而成患,出現(xiàn)地方割據(jù),也就是受中央(心神)節(jié)制的自我膨脹,形成癌瘤。
以任脈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濟稱為“泰”;而任脈郁阻,上下隔絕不通,上熱下寒,稱為“痞”(否)。我們常說的“康泰”,就是人體的經絡上下交通,五路旁達的意思。而“康寧”就是經絡通暢,神魂得歸,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康”的反義詞應該是“塞”、“阻”、“絕”、“斷”,反正就是不通。
總而言之,中國人對身體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醫(yī)的氣血理論,也就是說,氣足有力為健,經絡通暢順達為康。徒有氣而經絡不通,人會暴躁、疼痛、氣沖牛斗、血溢脈外,或出現(xiàn)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的瘋狂也未可知。經絡通暢而無氣力者,就像缺乏營養(yǎng)的嬰兒一樣,難免夭折。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氣、有動力,還要想得開、想得通?,F(xiàn)在大多數(shù)神志病的患者,要么是沒心氣,壓抑過度,喪失欲望,干什么都沒意思,包括活著;要么就是想不開,鉆牛角尖,一根筋,一條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