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中辛巳,始?xì)w趙氏。時先君作禮部員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學(xué)作學(xué)生。趙、李族寒,素貧儉。每之朔望謁告出,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shí)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綀,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將,漸益堆積。丞相居政府,親舊或在館閣,多有亡詩、逸史,魯壁、汲冢所未見之書,遂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一代奇器,亦復(fù)脫衣市易。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dāng)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shù)日。
(選自《金石錄》)
譯文: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我嫁給趙氏。當(dāng)時先父在做禮部員外郎,丞相公公在做禮部侍郎,我夫明誠年方二十一歲,正在太學(xué)當(dāng)學(xué)生。趙、李兩家本是寒族,向來清貧儉樸。每月初一、十五,明誠都請假出去,把衣服押在當(dāng)鋪里,取五百銅錢,走進(jìn)大相國寺,購買碑文和果實(shí),我們面對面地坐著,一邊展玩碑文,一邊咀嚼果實(shí),自己覺得很像遠(yuǎn)古時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樣自由和快樂。后二年,明誠出仕做官,便節(jié)衣縮食,極力追尋遙遠(yuǎn)偏僻的地方(的古玩),搜盡天下各種用古文、奇字記載的文獻(xiàn)。日積月累,資料越積越多。丞相在位的時候,親戚故舊中也有人在秘書省的,常常有《詩經(jīng)》以外的佚詩、正史以外的逸史,以及從魯國孔子舊壁中、汲郡魏安釐王墓中發(fā)掘出來的古文經(jīng)傳和竹簡文字,于是就盡力抄寫,漸漸感到趣味無窮,以致欲罷不能。后來偶爾看到古今名人的書畫和夏、商、周三代的奇器,也還是脫下衣服把它買下來。曾記得崇寧年間,有一個人拿來一幅南唐徐熙所畫的《牡丹圖》要二十萬錢才肯賣。當(dāng)時就是貴家子弟,要籌備二十萬銅錢,談何容易啊!我們把它留了兩夜,終于因?yàn)橄氩怀龇ㄗ佣€給了他。我們夫婦倆為此惋惜悵惘了好幾天。
問題: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始歸趙氏(出嫁)B.亦復(fù)脫衣市易(交換)
C.每之朔望謁告出(農(nóng)歷初一)D.質(zhì)衣取半千錢(賣掉)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頭/供稿】
參考答案
《清照自語》
1.D(質(zhì):抵押)
2.(1)極力追尋遙遠(yuǎn)偏僻的地方(的古玩),搜盡天下各種用古文、奇字記載的文獻(xiàn)。(2)我們把它留了兩夜,終于因?yàn)橄氩怀龇ㄗ佣€給了他。